忧郁的上海

标签:
城隍庙庑殿顶玉玲珑夜上海上海话旅游 |
分类: 心情故事 |
第一次到上海,伴着濛濛细雨,小住的几日,有雨,离开这里时,依然在下雨。来时雨,走时亦是雨,这是个有雨的上海,犹豫的上海。
上海这座城市,夹杂了很多的情怀和思绪。上大学时学到关于上海的地理地貌,风土人情,从这里开始往南的城市就没有了暖气,所以这里的冬天是冷的,没有暖气的温暖,上海豫园的美是曾经在书本中见到的,南方园林的秀美与精致都不及玉玲珑的瘦皱漏透,还有关于城隍庙的小吃,足不出城隍庙便可吃到各地美食,还有浦东浦西截然不同的风格建筑,以及夜上海的灯红酒绿与繁华,这是作为一个北方人,一个外地人观念中的上海。
刚下飞机,扑面而来的暖风已经吹去在北京的寒冷,顿时觉得身上的衣服穿的过多,为此,还编了条段子调侃同样坐飞机来上海出差,又准备去海南的妹妹,“王洋同学今天到上海,过几天去海南,她这从最北边到最南端,衣服是一件一件脱,等再往回走的时候,衣服再一件件穿,南北气候差异啊,太悬殊了!”气候真的是这样,这个时节到上海,不仅仅是与北方截然不同的温度,更是那股潮气与湿气。
上海接着下了几天雨,雨不太,却细细密密的落了下来,打在身上稍后便湿透了,不似北方的雨狂暴而热烈的下,雨后便是晴空万里和天边的彩虹,或许这雨也分北方与南方吧。北方人豪爽,热情,雨也如同这里的人一般,疾风来疾风去,去后不见雨落的痕迹,而南方人婉约,内涵,这里的雨也像极了这里的人,细雨绵绵,打在身上不大,然而稍后却已浑身湿透。
去了趟外滩、南京路、城隍庙与豫园,见到了上海的街道与文化,这是一座繁华都市,与北京的历史古城略有不同,在北京住久了,倒不觉得横平竖直的街道,庑殿顶的建筑有多么的不同,似乎已是看惯了,然而在上海,看到了多是3、4层楼的小洋楼,以及高耸入云端的高楼大厦,街道上穿着短裙丝袜的时髦女性,操着侬来侬去的上海话,这些都是与北京豪爽的“吃了吗您呐”不同的。然而,只有当离开后才知道的那份想念与思念,却是最深切与浓郁的,在哪里,若没有所在的人,都只是一个驿站,我们也都是万千都市中行色匆匆的路人,从哪里来又将回哪里去,中途都只是路人。
雾色已深,窗外依旧下着雨,雾气水气湿气一同夹杂在空气中,呼进来的是上海的空气,呼出去的是北京的思念。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