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承载两代人回忆的地方,我的20余年,你的一天。
从果戈理大街往回走,准备从儿童公园穿过去回家,儿童公园的正门在果戈理大街上,后门就是我家,所以,从公园穿过去既能逛逛公园,又能走捷径回家,主要还想带泊宁转转看看妈妈小时候游玩的公园,这里可都是我儿时无限的回忆。

儿童公园最著名的就是这里的小火车,从北京站开往哈尔滨站,小时候每每在儿童公园游玩时,都会和伙伴们模拟火车开动,从北京到哈尔滨,再从哈尔滨到北京,
现在居然在实现着儿时的一个游戏,我不就是从这里到的北京嘛!两地之间又包含了多少深情和感动,想与刚子交往时,周末为了见我,周五晚上坐火车来,周日晚上再坐火车回去赶着周一上班,为了解决这两地之间的思念,毅然带着自己所有的家当来到北京,扎根在这里,开始一段新的生活和旅程。
作为资深的北京人,刚子在看到这个微缩火车站时都不禁惊叹,确实和北京站一模一样,小样的,中国人什么智慧没有啊,这点山寨临摹还学不会嘛!哈哈!

“北京站”广场钱的鸽子,需要花钱喂食,我这种金牛座的鸡妈妈怎会掏钱让他喂这个,如果要喂的话我们回北京去动物园喂,那动物才叫多呢,不过泊宁也没张口要钱喂鸽子,索性由着他追鸽子玩去。

这就是儿童公园最最著名的小火车,1956年,哈尔滨组织修建全国第一条儿童铁路,同年5月17日儿童铁路正式开工,当时小火车设的两个站点,并不是现在的北京站与哈尔滨站,而是北京站与莫斯科站,当时的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

1956年6月1日,儿童铁路正式通车。当时的车体是由三节小车厢和一节瞭望式车厢组成。从站长、列车长、乘警、司机、列车员到广播员、售票员、检票员、巡道员和道口管理员等,14个工种全部由270名十三四岁的少年儿童组成,那时候学生们身着特制的铁路小制服,红领巾在胸前飘扬,英姿勃勃,自行管理儿童铁路的运行和服务。
我小时候的一个梦想就是当小火车的工作人员,但一直没有实现,着实是一种遗憾啊!

泊宁对火车也有着某种莫名的喜欢,因为住在鸭子桥,离西站很近,他只要听到火车声总会跑到阳台去看火车,然后告诉我们是什么颜色,开往哪里。在他两岁生日时,给他买了一组托马斯的玩具,从此以后他就对托马斯爱不释手,所有用品只要带托马斯的图案他都喜欢的不得了,还会告诉我们这是谁。
这次回哈坐的卧铺,早上他也是早早的就醒了,然后拿着我的相机对着窗外一番乱拍,等我们回来时坐的动车,他又开始不老实,到处拍拍,走到哪里问到哪里,所以他第一次坐火车的经历一定要单独为他记录一下,因为他到现在还记得是如何去外婆家,又怎样回来的,所以我相信即使我不说,他也会记得深刻的。

这次逛儿童公园很遗憾的是没带他坐趟小火车,主要原因在于票价,大人小孩一律20元,孩子自己不能单坐,需要大人陪同,无形中就要花费2个人的票价,所以思前想后还是罢了,我的观点,大火车都坐了,小火车就免了。
不知道泊宁同学是否也认同妈妈的观点呢,不过至少他没强烈的要求,孩子很听话,没有让我为难,现在想来,为了不要留有遗憾,为自己也为孩子,什么事情都要让他尝试和体验,毕竟,很多事情无法轮回。

类似“神州飞船”,“疯狂老鼠”这种设施在儿童公园真的不吃香,就好比在北京的陶然亭一般,来这个公园遛弯的多属附近的居民,或者儿童节小朋友在此组织活动,其他时间真的不适合这种设施的开放,尤其是3站地之外的文化公园,设施比这里多几倍,所以,在这的设施就属于风吹日晒熬年头了。
相比之下,下面的这些设施我可是再熟悉不过,这都是我儿时的“伙伴”,几乎是和我一同成长的,现在我已经进入而立之年,不知道它们又要在这里经历多少风雨,见证多少孩子的成长。

吊环、转椅、秋千、大象滑梯……太多太多童年的记忆,走进这里仿佛又看到童年的那个我,穿着花裙子,和同学们翻墙而进,结果把心爱的裙子弄坏又不敢和妈妈提起的往事所有所有的回忆,一时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那些曾经的过往就在眼前一幕幕回访,这里就像是我的老朋友一般,多年未见,依然在这里默默的等候,等候。



让孩子参与妈妈的成长最好的办法就是带他去妈妈小时候的游乐环境,看着他就像是看着当年的自己,稚嫩的小脸都写着快乐与幸福。


这位小司机开车还很怡然自得,这是他进公园后主动要求玩的设施,为了满足他我们在跑道上跑了两圈。男孩子对车和球有着天生的喜好,这些是不用人教和传授他,他每天看着爸爸开车接他,也知道怎样转方向盘和使用车上的按钮,看来这个家伙也会是个优秀的驾驶员,我的司机又多了一位!

这条马路走了多年,现在我的孩子又在这条路上奔跑,时光啊时光,不要走的这么快好吗!

前方到站:哈尔滨站,请旅客朋友们携带好个人物品,有序下车,欢迎您再次乘坐北京至哈尔滨次列车!

已进黄昏,走在归家的路上,这里是哈尔滨,也是我的家,在儿童公园的下午好像是乘坐了时光机,又回到曾经的年少无知,曾经的无忧无虑,当一切过后,才发现这只是一个梦,一个回忆的梦,在梦里又看到我的伙伴们,我们奔跑的身影,我们欢乐的童年。
好像赶工期一样连着几个晚上不间断的把泊宁在哈尔滨的故事都一并发了上来,因为明天是个分水岭的日子,他将又长大一岁,又增添一年满满的回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