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第一场大雪初降北京,起床后的清晨户外一片银白,2号、3号连续两天的降雪让整座城市披上洁白的外衣,过新年的气氛又浓了几分。这才是北方的冬天,这才是北方的雪!
漫天厚厚的积雪掩盖了这座城,随处可见堆雪人的孩子,不禁想起小时候打雪仗的快乐,以及那个白色的童年记忆,呼吸着冰冷新鲜的空气,彷佛又像是回到了家,回到了美丽的冰城,不过,现在北京也开始慢慢的变得晶莹剔透起来,这里也是我的家,是我们一家三口幸福的家。

午后,雪依然在下,便约了公公和哥哥嫂子一同去大观园赏雪拍雪,我们这群爱好摄影以及旅游的人拿了3部相机走哪拍哪,嫂子成了我们的模特,每到一处3部相机一同拍摄,那场景相当壮观。
大观园门口敬业的石狮,不畏狂风与暴雪依然伫立在门前,敬业指数5颗星!
左侧红色大门是公园的一个侧门,中国传统建筑的房顶,厚厚的积雪,朱红色的大门,还有满天飞舞的大雪,如果门口再贴副对联及门神,就更有过年的感觉了,所以,看到这扇门我的脑海里就浮想联翩,过年的喜庆、孩子们放爆竹的快乐、串的高高的糖葫芦、热闹的庙会……这样想着想着,就好像明儿个过年一样,不过下个月就是春节,临近腊月,这年味儿也要开始浓了。
房顶上、灯上、树枝上都落满了厚厚的雪,映衬着院子里的红灯笼,白雪红灯的大观园。


滴翠亭是一座卧水而建的双层湖心亭,四面游廊,曲桥通岸。《红楼梦》中“宝钗扑蝶”、“金蝉脱壳”等故事发生之地,宝、黛读《西厢记》亦在此处。位于大观园西南角水中,北面是怡红院。1984年建成。亭为双层,垂檐四角,游廊曲栏,3座石桥通往亭中。亭南岸有桃树19株,林边有石碑,上刻“花冢”,为黛玉葬花之处。



栊翠庵——《红楼梦》中妙玉的住所。园中惟一的佛寺尼庵景区。位于园西部,南边是怡红院。1985年建成。占地面积688平方米。院门为青砖石阶。院内正殿3间为佛宇,上悬“妙音香界”匾额,门挂对联为“龛焰荧青参月指,炉香袅白悟梅心”。正殿宽18米,进深10米,殿内正中是观音坐像。殿前台阶上有11米长、5米宽的月台,上置玉石香炉。左右回廊连接西耳房和东禅房,禅房内有妙玉蜡像。院内植有七叶树、红梅、腊梅、榆叶梅等,“白雪红梅”为此处一景。

潇湘馆——《红楼梦》中黛玉进园后的住所。位于大观园中南部,在沁芳亭桥以东,西与怡红院相对,东与秋爽斋为邻。1984年建成。占地面积318平方米。院门上悬挂“潇湘馆”匾额,院内回廊曲折,阶下石子墁路,阶上房舍一明两暗,淡绿色门窗绘有斑竹。房檐前悬匾上写“有凤来仪”,楹联为“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室内西面为书房,有黛玉抚琴及丫环紫娟的蜡像,靠窗有卧榻一个。堂屋有桌一张,鼓形凳两个,桌上有围棋。东面为黛玉卧室,床头木几上摆放药包、药罐和石臼,整个室内清雅简洁。院内清溪一脉,绕阶缘屋,种有淡竹、刚竹、枣园竹、紫竹等6000余竿。

曲径通幽——由太湖石包土堆砌而成的假山。位于正门内。1984年建成。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以一带翠嶂遮住满园景色。该处石峰林立,有一羊肠小道穿山而过,道旁有镜面白石,上书“曲径通幽”。山上植迎客松、沙地柏等常绿树和藤萝、灵霄等攀缘植物。
风景篇就介绍到这里,改天续写人物篇,以及其他两位发烧友的精彩镜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