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离我们有多远?
(2009-12-01 17:52:25)
标签:
大船灾难末日总统戈登杰克逊杂谈 |
分类: 心情故事 |
跟风看了一场《2012》,电影效果确实堪称灾难之首,火山、地震、海啸轮番上演,看样子不把地球折磨的从圆变成方就誓不罢休。
电影看的很震撼,人们经历离别、经历灭亡与毁灭,又得以新生,这个圣经里的故事被搬到了荧屏,连诺亚方舟都被复制到了电影里,壮观无比,而无法花重金登上方舟的人就只能等待灭亡,看着不免觉得心酸,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是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
从《后天》到《2012》,从地震到火山、海啸,地球面临着一系列自然灾害,尽管最后有存活下来的人,但是家园毁灭了,地球大多数物种也都灭亡,生存只是活下去的理由,但从另一个侧面来看,这样的灾难性电影无非也是编剧和导演对大众的一个暗示,如果再继续浪费能源,破坏生态平衡,那么2012年的后天就真的是地球的末日。
影片开始的30分钟介绍故事背景,以及灾难发生的先兆,所以很多朋友都说头30分钟睡觉,睡醒之后再看灾难大片,我觉得一部电影完整的看下来会更接近故事的精髓,了解整部故事所要表达的含义,所以,这部电影尽管中间有的地方断断续续的看,但每个故事情节都是看了又仔细回味。晚上老公回来又陪他看了一遍,他没有看到漏掉的部分我又仔细的讲解一番,一部电影看了两遍,也算是看的透彻了。
在影片当中也有几个片断是让我感动的,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留意。
首先关于灾难来临,白宫参员让总统与其他各国元首一同登上大船,但是美国总统却怡然的放弃了这个机会,并在白宫召开公众视频会,告知广大民众末日的到来,并下到灾区与所有流离失所的人一同等候末日的到来。直到最后一个画面,昏迷总统从地面醒来,他看着身边仍在昏迷的同胞,这时远处突然涌来一艘被海啸卷来的大船(或者城市),总统没有选择逃避,而是轻声说,我来了(他老婆的名字)。在这样一个时刻,没有选择离开已经是放弃了新生,而且是完全没有生还的可能,与此同时又与广大民众站在一起接受末日的到来,这种精神是登上大船的其他各国元首所没有的。在此,向影片中“最后一位美利坚共和国总统”致敬!
影片中的父亲杰克逊和妻子离异,妻子带着两个孩子与男友戈登住在一起(故事情节应该是这样,我乐子编剧有时编的也很准),杰克逊的大儿子与父亲的关系不是很好,总直呼父亲的名字,而不叫爸爸。影片讲到正当杰克逊找大船地址的时候,灾难开始了,天边远处巨大的蘑菇云,地面被无情裂开的口子,已经从天而降的火情肆意的袭击地面和他们的小飞机,这时戈登要起飞,不准备再继续等可能没有生还机会的杰克逊,而他的内心浅台词无非是,“马上起飞,反正他也是死,这样他老婆孩子就名正言顺的跟我了”,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杰克逊的大儿子制止了他的起飞的计划,并大声呼喊要等他,那是他的爸爸。说实话,看到这里我流泪了,这是感动的泪,尽管父母的分离早就了孩子的早熟心理,尽管对父亲的感情不是那么深刻,但是在最关键的时刻还是挺身而出,“等爸爸,那是我爸爸!”血浓于水,这是万古不变的道理。影片在最后见代戈登的死亡也是为一家四口在新生之后的重新团聚埋下了附笔。
最先发现地壳变化引发灾难来临的黑人博士(忘记了名字)曾把这项国家机密偷偷泄漏给他的父亲,但是他父亲却没将这个秘密公之与众,而是与好友在海上的时候将它埋沉大海。影片中父子的对话,关于生死离别的对话,看着不免揪心,想努力改变却无从下手,只能借由一通电话来安慰彼此最后的沟通。
灾难会发生,只是一个时间长短的过程,也许是后天,也许是2012,也许就是某天睡醒觉后的清晨、傍晚,没准儿什么时候,灾难来临固然可怕,但怎样淡定的面对这一切,就像总统,就像黑人博士的父亲,我们无力去改变什么,只有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把生态平衡努力维持到最优状态,这样至少能保证我们和子女的百年,但未来的千秋后代就需要他们去努力维持了。
其实,细细想来,2012离我们又有多远,说的遥远可能我们一辈子都不会遇到,但又离的很近,也许就在某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