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哺乳期用药、避孕、特殊检查、免疫接种的问题

(2013-01-11 10:16:55)
标签:

哺乳期

用药

避孕

疫苗

特殊检查

分类: 儿童保健
哺乳期用药、避孕、特殊检查、免疫接种的问题

在不了解母乳喂养优点的情况下,人们通常不会去关注讨论哺乳期的母亲用药、接受特殊检查、接受免疫接种等安全问题。

全球范围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母乳喂养率曾出现大幅下降,此后,为了改变人们“瓶喂奶粉”的方式,许多团体和组织做了很大的努力,现在母乳喂养率在全球范围内又开始缓慢上升。

许多哺乳期的母亲,因为药物治疗、特殊检查等需要,被医师要求暂停或停止哺乳,而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暂停或停止哺乳是不必要的。以下内容来源于近年来较有影响力的研究进展,可供大家参考、讨论。


有关哺乳期用药的问题

哺乳期用药安全性的主要考虑因素:

一、药物本身的各项参数,如给药方式、药物吸收率、药物半衰期、药物解离常数、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等。

二、药物在乳汁中的相对剂量,即婴儿每千克体重从乳汁中摄入的药物剂量占母亲每千克体重药物摄入剂量的比值,较乳汁/血浆(M/P)比列,更为可靠。

三、婴儿的成熟度,婴儿尤其是早产儿、新生儿,肝肾功能尚未成熟,排泄能力差。

四、婴儿的母乳摄入量。


药物在母乳中的浓度和毒性:

大多数药物在母乳中的浓度远远低于婴儿的治疗剂量。所以期望通过母亲吃药,从乳汁给孩子授药,只是很多母亲的美好愿望,现实并不可行。

少数药物在母乳中的浓度会达到毒性剂量,但即使药物在母乳中的浓度未达到毒性剂量,还是要当心长期用药,因为即使药物在乳汁中的相对剂量较低,如果药物半衰期较长,长期用药,仍有可能在婴儿体内蓄积,到达毒性剂量。

哺乳期的母亲用药后,如果孩子的吃奶情况发生了改变,并不一定意味着对孩子产生了毒性作用。与饮食一样,药物也可以改变母乳的特性,如气味、口味等,从而引起“哺乳障碍”。


哺乳期安全用药一些可供参考的事项:

第一,哺乳期用药应具有明确指针,如能选择口服给药,不选择静脉给药。

第二,哺乳期用药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进入乳汁最少的药物,和对新生儿影响最小的药物。

第三,哺乳期长期或大剂量用药,需严密监控。

第四,哺乳期用药可选择在一次哺乳结束后,并将下次哺乳时间间隔到4小时或以上(主要根据药物的半衰期来调整间隔时间),避开血药浓度的峰值时间。

第五,哺乳期用药时,若确实不了解该药物对新生儿的安全性,可考虑暂停哺乳。


哺乳期常用药物:(具体到每个药物的使用,请详细咨询医师和药师)

解热镇痛类药物:哺乳期的母亲如有使用指征,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为常用。

抗变态反应药物:哺乳期的母亲如有使用指征,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为首选,但长期使用时,需考虑婴儿或可能产生轻度镇静、轻度烦躁、吮吸乏力等副作用。

吸入性平喘药:哺乳期的母亲如有使用指征,沙丁胺醇、特布他林为首选,吸入给药(不要过量)进入乳汁较少。

止咳药:哺乳期的母亲如有使用指征,可单次给予右美沙芬或可待因治疗,但重复给药时,应密切观察婴儿嗜睡等症状。

增强胃动力药物:哺乳期的母亲如有使用指征,多潘立酮、西沙必利常用,均可少量促使乳汁分泌。

抗生素类药物:哺乳期的母亲如有使用指征,常见青霉菌素类、头孢菌素类为首选,乳儿可能产生暂时性稀便(肠道菌群紊乱引起,一般不需要治疗)

局部抗真菌药物:哺乳期的母亲如有使用指征,可选择制霉菌素、克霉唑、咪康唑,小面积应用对乳儿无影响。

局麻药物:哺乳期的母亲因口腔手术、外科小手术等使用常规局麻药,不需要中断哺乳。

雌激素避孕药:中小剂量的雌激素能抑制乳汁产生,仅用于泌乳量少的回奶。大剂量雌激素可能造成血栓形成,已不再用于停止泌乳。

溴隐亭:由于其在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美国FDA早些年已禁止将其用于停止泌乳。冷敷,适当排空乳房等物理方法,实际上比用药物停止泌乳更为可取。


有关哺乳期接受免疫接种的问题

女性在产后可以接种疫苗,并不影响哺乳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2006年对传染病的报道,哺乳期可以接种活疫苗也可以接种死疫苗,即使接种活疫苗,进入母乳中的病原微生物已经衰弱,并不会引起母婴疾病。所有用于母亲的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对于哺乳期的婴儿都是安全的。哺乳期的女性可以接种成人标准剂量的疫苗来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流感、链球菌肺炎、奈瑟菌脑炎、甲肝、乙肝、和水痘。

一些疫苗通过母乳喂养后免疫原性的确会加强,但是目前还没有探测到增强的幅度和效果,所以即使哺乳期的母亲接种了疫苗,婴儿的免疫接种还是应该按照原计划进行。


哺乳期接种疫苗的问题:

脊髓灰质炎疫苗:如果确有必要,哺乳期的母亲可以注射灭活疫苗;无论是否在哺乳期,都应在婴儿已经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6周或者更大)后,母亲才可以口服活疫苗。

狂犬病疫苗:如果确有需要,可以接种狂犬病疫苗,这是一种灭活疫苗,即使出现在乳汁中,对婴儿不会有太大威胁。

风疹疫苗:如果确有需要,哺乳期的母亲可以在婴儿足月后接受免疫。

伤寒疫苗:如果要进入疫区,哺乳期的母亲可以选择注射灭活疫苗。


有关哺乳期接受特殊检查的问题

目前认为X射线、超声、磁共振成像(MRI)均可被用于检查哺乳期母亲身体的任何部位——包括乳房,不会影响母乳;服用含碘造影剂的检查,须暂停哺乳24~48小时,期间要将乳汁吸出丢弃;接受诊断性或者治疗性的放射性同位素后,应持续检查乳汁中有无放射性物质,直到完全清除,期间要将乳汁吸出丢弃。


有关哺乳期避孕的问题

哺乳期催乳素水平较高,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排卵,但是不来月经不代表没排卵,所以哺乳期,如果暂时不准备迎接下一个宝宝,还是要采取必要的避孕措施。

哺乳期的避孕原则是安全有效、不抑制乳汁分泌、不影响乳儿发育。中小剂量的雌激素会抑制乳汁产生,服用没有雌激素的紧急避孕药(应避免反复使用)也只能是无可奈何的“下策”,工具类避孕是哺乳期最好的选择,女方可选用宫内节育器,或男方可使用避孕套。


微博、微信或微访谈,都只是给大家补充一些医院以外的养护知识,不能代替医院就诊,在此提醒家长,如果无法自行处理或对宝宝的病情拿捏不准,请及时就医!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有文章,皆为原创,任何媒体使用,请务必私信联系新浪微博:@虾米妈咪的微博。没有取得授权而刊登的任何媒体,我们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虾米妈咪】儿科医生,知名公益科普作者。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童保健硕士。先后学习工作于上海市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市儿童保健所。新浪微博上最受家长信赖的儿科医生妈妈(新浪微博:@虾米妈咪的微博),搜狐医疗类行业最佳自媒体人(搜狐自媒体:儿科医生虾米妈咪)。


哺乳期用药、避孕、特殊检查、免疫接种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