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隔二十一年,2023年6月28日再次游览黄山。不同的是上次黄山只有后山索道,后山上前山下,现在黄山有了四条索道,上山下山都可以乘坐索道了。此次正好走了相反的游程,前山上后山下,都坐索道,毕竟已经古稀年龄了。本以为是错峰淡季,由于周三是免门票日,游客预约超过了三万,从汤口镇交通车总站到前山索道下站,再到前往黄山第一景观迎客松的好汉坡,都是游人如织。迎客松景点哪哪都是人,加上大雾弥漫,爬上爬下几次,换了不同角度,效果都不是太好。但幸运的是没有下雨、风也不大,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迎客松在黄山玉屏楼右侧、文殊洞之上,倚青狮石破石而生,高10.2米,胸径0.64米,地径75厘米,枝下高2.5米,树龄至少已有1300年,是黄山“五绝”之一。其一侧枝桠伸出,如人伸出一只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另一只手优雅地斜插在裤兜里,雍容大度,姿态优美。迎客松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也是安徽省的象征之一,从人民大会堂铁画《迎客松》至车站码头,都有它的身影。迎客松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象征。
黄山迎客松屹立在海拔1680米处。树高9.91米,胸围2.05米,枝下高2.54米。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地欢迎五湖四海的宾客来黄山游览。游客到此,顿时游兴倍增,纷纷摄影留念,引以为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