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西湖国家风景名胜区地处广东省东南部惠州市惠城中心区,由西湖景区和红花湖景区组成,总面积20.9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13平方公里,是以素雅幽深的山水为特征、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以休闲和观光为主要功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其山川秀邃、幽胜曲折、浮洲四起、青山似黛,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隐现于树木葱茏之中,景域妙在天成,有“苎萝西子”、“岭南明珠”之美誉,并有“大中国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
的史载。历代以苏东坡、李商隐、杨万里、祝枝山、陈尧佐、白玉蟾、梁鼎芬、丘逢甲为代表的400多位文人墨客曾踏足惠州,为西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近代孙中山、周恩来等领导人在惠州从事过革命运动,在西湖留下了光辉的足迹。这些历史古迹和革命胜迹与西湖的青山秀水融为一体,相得益彰。2009年10月22日,祥云挂榜(高榜山)、玉塔微澜(泗洲塔)、西湖苏迹(东坡园·苏堤)、丰渚孝感(丰渚园)
、碧湖书香(丰湖书院)、留丹点翠(点翠洲)等景点被选为“惠州十大名胜”。2018年10月30日,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消息,惠州西湖风景区晋升为5A级风景名胜区。以六湖九桥十八景成为罗浮山风景区之后惠州第二个5A级风景名胜区。
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朝廷贬至惠州安置,携妻妾王朝云和儿子苏过在惠州度过了三年,期间时常游览西湖,写下了许多咏吟西湖山水的诗词。他在绍圣二年(1095年)写下的《江月五首》是最早以惠州西湖为主题的诗,当中更有
“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
的名句。他在《赠昙秀》诗中,将丰湖称作西湖,是“西湖”这一名称最早的来源。惠州西湖也因此在苏轼诗词的传播下得以扬名。苏轼寓惠期间,写(画)下各类作品五百八十八首(篇、幅),其中许多佳作永垂于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而不朽。苏轼在惠州传播文明,并提升了惠州的文化品位,对惠州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