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河水面开阔,河中有数个小岛,而最大的小岛,就是高出水面仅20厘米的浮庄。浮庄的得名,
是因为这一片坐落于包河之中的建筑,远看如一片飘浮于水上的荷叶,又因粉 墙黛瓦,屋架
连绵,颇似徽派风格的古村落,故名“浮庄”。浮庄不是古代建筑遗迹,是香港船王包玉刚先生1985年出资建造,包先生是包拯后裔。浮庄建成之后,是前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取的名,南大门那块金匾上的“浮庄”二字,也是将军亲笔所书。张爱萍将军是很有些古典文学功底的,他自己的名字“爱萍”,就是一把古剑的名字。虽说浮庄的建筑不很古老,浮庄所在“香花墩”的历史却十分古老,据《庐州府志》记载,此地原为包公书院旧址,是少年包公读书的地方。
浮庄在包河公园内,位于一个湖心的小岛上,通过一座小桥,来到岛上,岛上是中国的古典园林,曲径通幽,环境优美,掩于幽静、通幽之处,临水而建,外面有一个很大的亲水平台,是个闲来无事,喝茶晒太阳的好地方,此处就是浮庄茶楼。
浮庄是博采苏、扬、徽派园林艺术精华,依水就势的一座古典建筑物。占地约0.53公顷,建筑面积近600平方米,因建筑物相似中国古代村庄,又像一片荷叶浮在包河水中,故称“浮庄”。南大门上镶嵌一块金黄匾额,上书“浮庄”两个醒目大字,为原国防部长张爱萍手书。内有一座徽派风格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四合院,有二层楼房,楼名“寄畅”,内设茶社。从院后东行,有一座仿苏派造莲舫,置于包河中,上舱配以“穿过花世界,划破云水天”楹联,显得古朴典雅。从莲舫东行数步,便是浮庄园林建筑的主体,有一组环水而建的秀丽的楼台亭阁,首当其冲的是“镜中天”,内里妙联有:“东西岛影含楼影,上下天光透水光”。“楼眼波翻天地窄,放怀月映水云宽”。“一堤杨柳莺啼树,四面荷花蝶戏鱼”。整个浮庄景物,匠心独运,古色古香,游人曾以“桃花浮庄溶溶月,柳絮包河淡淡风”赞美浮庄胜境。与她相邻的景点有包公墓园、清风阁、包公祠等。古代香花墩“蒲荷数里,鱼凫上下,长桥径渡,竹树阴翳”;如今浮庄绿水潆洄,莲荷盈盈,南与包公墓、清风阁相邻,西与包公祠遥相呼应。在喧嚣的闹市之中,在高大的城市建筑之后,浮庄也算一处别样的胜景。
包公墓园和清风阁之间广场往北下一段台阶,就是包河。

浮庄位于一个湖心的小岛上,通过一座小桥,来到岛上。南大门上镶嵌一块金黄匾额,上书“浮庄”两个醒目大字,为原国防部长张爱萍手书。


浮庄不是古代建筑遗迹,是香港船王包玉刚先生1985年出资建造,包先生是包拯后裔。
西南方向隔水是清风阁。
从风雨廊返回。
走出荷香居继续东行。
浮庄南侧的徽派风格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四合院,有二层楼房,楼名“寄畅”,内设茶社,外有观景平台。
小岛东侧的莲舫。

莲舫是一个岛中小湖。

浮庄小岛最东侧也是岛中湖:镜中天。

曲桥和青松明月亭。
浮庄不大,粉墙黛瓦,屋架连绵,秀丽的楼台亭阁,是博采苏、扬、徽派园林艺术精华。在喧嚣的闹市之中,在高大的城市建筑之后,浮庄也算一处别样的胜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