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帝是中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位于陕北延安市黄陵县城郊桥山。陕西黄帝陵为《史记》正史记载的唯一一个黄帝陵。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为全国首批确定的5A级旅游景区。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自汉武帝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和唐大历五年(770年)建庙祀典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陵前的“黄帝手植柏”树龄高达五千年以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见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售票处旁边展示的黄帝陵国家级荣誉称号。

景区导游图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标志石碑。


通过轩辕桥进入景区,桥下及其左右水面为印池。


轩辕桥上远眺黄陵县城。地处陕北的黄陵县环境保护很好,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很是养眼。

景区大门就是轩辕庙。庙门两边的“开天辟地始祖神圣通四海
人文光辉千秋永照遍九州”和“院内千秋柏祥云浮紫阁
亭中诚心人喜气绕朱轩”两幅对联,基本概况了景区的内容。

进入轩辕庙后,首先就可以看到树龄5000年的黄帝手植柏。轩辕庙院面积约10亩。院内有古柏14棵,右侧有一株古柏特别粗树枝像虬龙在空中盘绕,一部分树根露在地面上,叶子四季不衰,层层密密,像个巨大的绿伞。树旁有一碑楼,内嵌石碑一块,上写:“此柏高五十八市尺,下围三十一市尺,中围十九市尺,上围六市尺,为群柏之冠。相传是轩辕黄帝手植,距今约有五千余年。谚云:‘七楼八擤半,圪里圪瘩不上算,’即指此柏。”据说,不久前对此树重测了一次,下围已达到三十市尺,据说此柏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一株,称为“柏树之王”,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这里多拍几张柏树王不同角度的照片。






院内的夸父追日景点。
香港和澳门回归纪念碑。

继续向前就是诚心亭。


过了诚心亭继续前行就到了碑亭。





过了碑亭就是人文初祖殿。

这个院子里有一块黄帝脚印石板。凡是来黄陵县谒陵拜祖的人,几乎都要到轩辕庙院内看一看黄帝的脚印。这双脚印留在约一米见方的青石上。看的人总爱把自己的双脚,与黄帝脚印比一比,这是“踩着黄帝的脚印前进。”
这个院子里有一株挂甲柏。据说,汉武帝修起九转祈仙台的第二天,旭日东升,汉武帝命令18万大军列队桥山,俯首默祭。武帝卸下盔甲,挂在一棵柏树上,然后独自登上祈仙台,祈祷黄帝保佑他长生不老,日后成仙升天;也保佑大汉江山永远太平。祭祀完毕,当天领兵返回长安。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18万大军祭黄陵”。从这以后,汉武帝挂过盔甲的这棵柏树,周身上下,斑痕密布,纵横成行,柏液中出,似有断钉在内,枝干皆然。这就是桥山柏中独一无二的“挂甲柏。”特别是每年清明节前,这棵古柏枝干上流出的柏液凝结为球状,就像挂满了珍珠宝石,闪闪发光,晶莹夺目,经阳光反射尤为壮观,吸引着各地前来谒陵拜祖的人。然而清明节一过,柏液中断,古柏从枝到杆又恢复了原来密密麻麻的甲痕。




最后就是轩辕殿了,这里就是祭祀的地方。



轩辕殿屋顶具有“天圆地方”、“天地相合”的象征意义。


殿后的山上有轩辕黄帝墓。

轩辕殿前俯瞰整个景区。

景区两边还有碑廊,这是说明。限于篇幅,只能留待以后介绍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