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8国道起点为上海人民广场,途径江苏、浙江、安徽、湖北、重庆、四川、终点为西藏聂拉木县樟木镇友谊桥,全长5476千米,是中国目前最长的国道。因其横跨中国东中西部,揽括了平原、丘陵、盆地、高原景观,包含了江浙水乡文化、天府盆地文化、西藏人文景观,拥有从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的高山峡谷,一路的惊、险、绝、美、雄、壮的景观,而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2006年第10期评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条美景高度集中的景观长廊,自然景观类型之齐全多样,异彩纷呈世所罕见;从海平面的长江口到地球之巅的珠穆朗玛;从中国地势的第三阶梯到第一阶梯;从盆地到平原、高原;从丘陵到低山、中山、高山、极高山;从淡水湖到咸水湖;从雨林到灌丛、草原、荒漠……;优美壮丽同在,幽景旷景并存。这样一条大道,路虽人为,景乃天造,钟自然之大美,显人文之深奥。完全可以称之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尼洋河发源于西藏自治区米拉山,由西向东,全程沿318国道滚滚东流,在林芝县东南汇入雅鲁藏布江,全长307.5公里,落差2273米,其源头为古冰川作用的围谷,海拔5000米左右。藏语称河为“曲”,称湖为“错”。尼洋河,藏人叫它尼洋曲。尼洋河是藏族工布地区的“母亲河”,又称“娘曲”,藏语意为“神女的眼泪”。尼洋河流域面积15459平方公里,由西向东,与雅鲁藏布江并行而下,途径工布江达县加兴乡、金达镇、工布江达镇、巴河镇,林芝县百巴镇、八一镇、普久乡,在林芝县则们附近汇入雅鲁藏布江,是位于雅鲁藏布江北侧的最大支流,水量在诸多支流中位居第二。尼洋河受印度洋暖流与北方寒流的影响,形成了林芝地区特殊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湿润和半湿润并存的多种气候带,形成了流域地区奇特的雪山和森林的世界,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河谷风光,人们将其称为西藏的江南。
博主乘车从拉萨出发,沿川藏公路318南线翻过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从尼洋河源头起,全程伴随尼洋河一路向东到林芝八一镇,饱览了尼洋河全程绮旎风光,下面和朋友们分享。
暮春四月,我们从拉萨乘车前往林芝观光,顺着拉萨河河谷的318国道一路向东,渐走渐高。拉萨出发时天气晴朗,中途天气变阴、快到米拉山时大雪纷飞,继而转晴,真是变脸快啊!
接近山顶时地面又是雪雾迷朦,但空中露出了蓝天。
到米拉山口时又是雪雾茫茫,稍远的地方什么也看不见。米拉山是拉萨河与尼洋河的分水岭。翻过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继续往东,就进入了尼洋河河谷。
米拉山是雅鲁藏布江谷地东西两侧地貌、植被和气候的重要界山,不但是西北边的拉萨河水系与东南面的尼洋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林芝地区海洋性气候与拉萨地区内陆性气候的自然分野,具有显著的地理分界意义,米拉山以西地区气候干燥寒冷,而东部地区则是温暖潮湿、植被茂盛。山口处常年积雪,发育有远古时期冰川活动遗迹。川藏公路318南线翻过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就踏进林芝地区的工布江达县,伴随尼洋河一路向东到林芝八一镇。
这是回程时的米拉山口照片。


这里是从米拉山东坡下山、回眸尼洋河的源头:雪山之中、冰雪之下隐现河水源头的踪迹。

继续顺山路而下,路边坡下已经形成了连续的地表水流。

尼洋河源头,水汪汪的草甸是高山牧场,没有树。

水流渐成规模,宗宗细流已经汇成小溪。

邦杰塘草原位于318国道附近,距离工布江达县城100公里。在藏语中,“塘”即是平坦宽阔的坝子,邦杰塘草原就是一处水草丰美的大草坝。海拔4500余米,草场面积约15平方公里。清澈见底的尼洋河水在草原中蜿蜒轻淌,周围羣山连绵,雪峯映照。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绿草、繁花浑然一体,让人心旷神怡,是工布江达县西部第一景及林芝第一纯牧草原风光。



再顺坡一路往下、往东,两岸山上渐渐有了疏朗的树林。树叶绿得发黑,黛色,是另一种美。

尼洋河之美,美在它的水色。尼洋河的水色是翡翠般的绿,清澈、翠绿、洁白,这三种视觉效果是纷纷攘攘、难分难辨地交融在一起的。藏族人崇拜大自然,他们祖祖辈辈用神话故事、美妙歌舞膜拜大山、赞美江河。他们形容西藏的江河用了一个词:飞花碎玉。



尼洋河岸边彩色屋顶的藏族村寨在白云蓝天的映衬下,更显迷人。


茶马古道上、往昔商贾云集繁华的太昭古城遗址,位于尼洋河畔318国道旁,地处工布江达县城西面,距县城20公里。




中流砥柱位于川藏路318的尼洋河上游,海拔3530米,距县城20公里。山高沟深,河流湍急,一巨石兀然立于江中,背靠神佛山,相传这块巨石是工布地区的守护神工尊德姆修炼时的座椅。中流砥柱就像一牧带纽的四方印章,有一幢别墅大小,矗立在尼洋河激流中心。河水冲击到这块巨石上,溅起一片浪花,翻滚激荡,夺路而去。只是现在的四月仍是枯水季节,水势不像6-9月丰水季那么壮观。

中流砥柱后面的河水青翠碧玉,真像翡翠一样,煞是迷人。

下面是林芝地区西大门工布江达县城。尼洋河从源头开始由西向东流,在林芝附近转为南流,总落差2080米,平均坡降7.3‰。源头至工布江达为上游段,上段为宽谷,下段为峡谷,长125公里,落差1570米,平均坡降12.6‰;工布江达至八一镇为中游段,为宽谷山地地貌,阶地发育,长125公里,落差430米,平均坡降3.4‰;八一镇至河口为下游段,为宽广的河谷盆地,河床摆动大,多汊流、滩地、江心洲,长36公里,落差80米,平均坡降2.2‰。


尼洋河在源头是一条细流,它奔流向前,越流越急。到了中游以下,河面已越流越宽,水流也渐渐平缓了下来。这时的尼洋河已渐入佳境,河水中,可以看到对岸青山绿树的清晰倒影。中游地段,我们下到河滩,静静地看着清澈河水向我们滚滚而来、又奔腾向东而去。


林则村猕猴观赏点,也是一处藏东南民族民俗家访的一个旅游点。


这里海拔3200米,是巴河镇的賽卧村小吊桥景点,潭水碧绿。
尼洋河时而深潭漫流,时而滩浅流急,波光粼粼。

秀巴古堡建于唐朝后期,为古代防御的重要军事建筑。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其历史比布达拉宫还早300年。


尼洋河中游段为宽谷山地地貌,阶地发育,两岸群山环抱、雪峰耸立,山坡上、河滩地,三、四月间,到处都是盛开的野桃花。白云衬蓝天,白雪映桃花,美丽异常。


接近林芝八一镇,是尼洋河中游向下游接近的河段,河水流量加大,河床变得宽广,河床摆动大,多汊流、滩地。

尼洋河畔的林芝地区行署所在地八一镇,是尼洋河中游和下游的分界处。

八一镇东南方向的噶啦桃花村观景阁,向西、向东南方向看到的尼洋河下游宽广的河谷。

尼洋河从照片中间——东南方向的山谷中向东南流出汇入雅鲁藏布江,走完了其三百余公里的全程,随雅江水流一起继续远行,流出国境,流向印度洋。

这是318国道继续东行,色季拉山尼洋河风光观景台俯瞰尼洋河下游风光。
尼洋河从照片右侧流向左侧,汇入雅鲁藏布江。

因为时间所限,博主没有亲自追踪到尼洋河口游览。下面是尼洋河下游到河口30多公里的卫星地图照片。

网上看到的网友拍摄的尼洋河口风光照片一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