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澳门历史城区:中国之最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澳门19

(2014-05-16 05:58:59)
标签:

旅游

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之最

中国第一

澳门历史城区

分类: 走遍神州大地-港澳特区篇

 

澳门历史城区:中国之最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澳门19

澳门历史城区:中国之最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澳门19

 

澳门历史城区:中国之最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澳门19

       澳门历史城区是由一片以澳门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以及相邻的广场和街道连接而成,共有22处历史建筑,8个广场空间。当中既有中国第一所西式大学(圣保禄学院)、第一所西式剧院,也有中国海岸第一座现代灯塔,还有具岭南风格的庙宇、清末富商的院落等。

       澳门历史城区保存了澳门400多年中西交流的文化精髓,它是中国境内现存年代最远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集中以西式建筑为主中西式建筑相互映辉的历史城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9届遗产委员会大会于2005年将中国澳门历史城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博主几次到澳门旅行,下面将到访的主要景点编辑成一篇博文,和朋友们一起分享。

 

 

 

 

       妈阁庙,是澳门现存庙宇中有实物可考的最古老的庙宇,也是澳门文物中原建筑物保存至今时间最长的。16世纪中叶,当第一批葡萄牙人在妈阁庙附近登岸,居民误指庙宇媽阁为当地名称,葡萄牙人以其音译成“Macau”,澳门葡文之名因而得来。 

澳门历史城区:中国之最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澳门19

             
澳门历史城区:中国之最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澳门19

澳门历史城区:中国之最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澳门19

 

         妈阁庙前地,位于著名的妈阁庙前,濒临内港,前地由著名的葡萄牙小石砖铺设而成,主要有土红及深灰两种颜色。石砖铺设成波浪形态,配合邻近江流,整体感观浑然天成,极富海岸城市风情。
澳门历史城区:中国之最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澳门19

 

       大三巴牌坊,是天主之母教堂(圣保禄教堂)正面前壁的遗址,教堂建于1602—1640年。圣保禄教堂附属于圣保禄学院,该学院是远东地区第一所西式大学,1835年的一场大火烧得只剩教堂前壁、大部分地基和石阶。自此,这里便成为世界闻名的圣保禄教堂遗址。本地人因教堂前壁形似中国传统牌坊,将之称为大三巴牌坊。这座全世界独一无二、中西合璧的石壁也是象征着澳门的地标。
澳门历史城区:中国之最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澳门19

澳门历史城区:中国之最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澳门19

澳门历史城区:中国之最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澳门19

 

        耶稣会纪念广场,位于大三巴牌坊的石阶下,广场由古老的小碎石铺成,与雄伟的大三巴牌坊连城一体,形成古朴优雅的文化环境。
澳门历史城区:中国之最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澳门19

澳门历史城区:中国之最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澳门19

 

 

       旧城墙遗址,葡人在澳门修建城墙最早可追溯至明隆庆年间(1569年)。现存的旧城墙遗址接近大三巴牌坊,正是当时所建的一部分。
澳门历史城区:中国之最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澳门19

 

        哪吒庙哪吒庙与大三巴牌坊同在一山坡上,依附在旧城墙一侧。哪吒庙虽小,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是一妙。哪吒自17世纪后期开始受澳门居民供奉,是极具地方色彩的民间信仰。澳门历史城区:中国之最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澳门19


         大炮台又名圣保禄炮台、中央炮台或大三巴炮台。大炮台坐落在大三巴牌坊侧,是澳门主要名胜古迹之一。大炮台建于公元1616年明神宗年间,本属教会所有,为保护圣保禄教堂内的教士而兴建,用以防范海盗,后转为军事设施区。炮台上有大片空地,绿草如茵;参天古树,生长茂盛;巨型钢炮,雄踞于旁。炮台上并置有不少古迹文物和历史性建筑物,如炮台上的古塔,便是当年耶稣会的会址之一。    
澳门历史城区:中国之最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澳门19

澳门历史城区:中国之最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澳门19

 

       
       澳门民政总署大楼的位置在历史上原为一座中式亭楼建筑的议事亭,为明朝政府宣读政府命令和作为中葡官员会面的场所。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葡萄牙人购买了该地皮,并兴建具葡萄牙风格的议事公局大楼,成为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地方政治心脏,一切市政事宜,以至葡萄牙的集会和庆典,都会在此举行。后曾多次重修,现规模是1874年重修时形成的,具明显的南欧建筑艺术特色。澳门历史城区:中国之最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澳门19

 

 

        
         议事亭前地俗称「喷水池」,是澳门的一个广场,位居澳门半岛中区,面积3,700平方米,是澳门四大广场之一。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议事亭前地北连板樟堂前地,南临新马路,南阔北窄,呈狭长的三角形,为热闹的商业及文化活动区。

议事亭前地坐落在民政总署总部对面,整个广场由碎石子铺成波浪状,附近道路已辟为行人专用区,周围有长椅,所以人们都喜欢聚集在这里憩息和休闲。
在广场的中央矗立著一座喷泉,同时它是这里的标志。在广场的建筑物都是重建或重新装修的,包括有旅游司,邮政局和仁慈堂,其中,仁慈堂是亚洲地区最古老的慈善机构。

澳门历史城区:中国之最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澳门19

 

        仁慈堂位于议事亭前地,是澳门第一所慈善组织,于1569年由澳门首任主教贾尼路创立,负责慈善救济的工作,故名“仁慈堂”。成立之后,仁慈堂开办了中国第一间西式医院白马行医院,并设育婴堂、麻疯院、老人院、孤儿院等机构。仁慈堂大楼修建于1 8 世纪中叶,立面线条最初极为简洁, 19 世纪末根据新古典的表现方式加建现有立面之拱廊部分,至今外貌基本保持不变。2005年以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仁慈堂大楼的地下是澳门政府部门公证署的办公室,二楼则为仁慈堂博物馆。澳门历史城区:中国之最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澳门19

 

       
       玫瑰堂正名为玫瑰圣母堂及圣多明我教堂,位于澳门的市中心,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教堂于1587年由西班牙圣多明我会所建,奉祀玫瑰圣母,次年由该会的葡萄牙教士所接管。由于起初只由木板搭建,故被华人称为「板樟堂」,直至17世纪方改为砖石的结构。1874年曾因火灾而焚毁,当年重建后则成现在的规模。

整座教堂建筑富丽堂皇,其巴罗克建筑风格的祭坛更是典雅精致。教堂旁的“圣物宝库"收藏了三百多件澳门天主教珍贵文物。

澳门历史城区:中国之最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澳门19

澳门历史城区:中国之最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澳门19

澳门历史城区:中国之最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澳门19

 

        板樟堂前地位於澳门半岛市中心的一个广场,位置在玫瑰圣母堂(又称板樟堂)前面。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板樟堂前地南接议事亭前地,西连米糙巷,东通板樟堂街。1990年代,澳葡政府铺上黑白两色碎石,使之与周边街道成为一个行人专用区。
澳门历史城区:中国之最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澳门19

     

澳门历史城区:中国之最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澳门19

 

        

东望洋炮台又称松山炮台、东望洋山炮台,是位于澳门半岛最高的东望洋山上之古老炮台,为澳门八景之一,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筑群之一。东望洋炮台是东望洋山上三大名胜古迹之一,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炮台上设有一灯塔及小教堂等建筑。灯塔于1864年建成,为中国海岸第一座灯塔,其所在地面位置之坐标值亦为澳门于世界地图上之地理定位。

澳门历史城区:中国之最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澳门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