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尔虎蒙古部落民俗旅游度假景区是呼伦贝尔规模最大的巴尔虎部落AAA级景区。她位于呼伦贝尔巴尔虎草原的腹地,地处国道301(这一段是海满一级公路)和满洲里至额尔古纳公路交界处,西距边城满洲里36公里。夏秋这季,这里绿草如茵,牛羊肥壮,气候凉爽,幽静宜人。
景区是以游牧部落为景观的旅游景点,全方位、多角度向游人展示蒙古民族博大精湛的文化。游客在景区可以身着蒙古袍,脚蹬蒙古靴,跨上追风的骏马,或乘上稳健的骆驼在草原上漫游;可以在篝火的映衬下,欣赏蒙古民族歌舞;可以在热情的敬酒歌声中,品偿醇厚清香的马奶酒,清香扑鼻的手把肉;烤全羊使你在大饱口福之时大开眼界;立足敖包,不仅使您想起《敖包相会》的恋情,更叫人视野开阔,心旷神怡;醇香的奶茶、传统的奶食品会使您遐想游牧民族的生活历程。中心区的蒙古包分别用成吉思汗及其将领、子嗣和影响蒙古历史的重要人物的名字命名,每个蒙古包的装饰风格各不相同,每一个蒙古包都在诉说着不同的蒙古族重要人物的故事,讲述着一段历史,展示着不同的蒙古族风情。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而其中的巴尔虎草原是呼伦贝尔最好的天然牧场,巴尔虎蒙古部落是蒙古族中最古老的一支,巴尔虎草原也是因到这里驻牧的巴尔虎蒙古部落而得名。景区是呼伦贝尔唯一家以展现原生态巴尔虎民族、民风、民俗为特点的民族风情旅游景点。
巴尔虎草原西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北与俄罗斯毗邻,东与鄂温克草原山水相依,牧草相连,是呼伦贝尔草原最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巴尔虎草原曾是成吉思汗的历史舞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的几次重要战役均发生在这里。这里又是元王朝最后消亡之地,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后,元朝残余势力被迫退回蒙古草原,并不时派兵攻袭内地,直到20年后,明朝才在巴尔虎草原将元朝残余势力彻底打败。由于历史悠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这里野阔草平、苍茫浩荡,聚居着蒙古族最古老的一支——巴尔虎蒙古族人。每年的夏秋季节,这里气候温和、天高地阔、风光旖旎,牛羊散布草原间、放牧人高亢、嘹亮的歌声远远的传向天际……,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完美的画卷。
海满高等级公路上隔车窗玻璃向北方眺望巴尔虎蒙古部落民俗旅游度假景区。
来到景区大门口,先喝充满浓郁蒙古族风情的下马酒。




景区内还有部分游乐项目是在门口售票的。

大门内侧的景区介绍和导游图,一条笔直的水泥路向北一直通向景区中心。




景区左侧是篝火广场,远处是一大片供游客住宿的高档蒙古包旅馆,这些白顶的蒙古包相当于3星级。


右侧一排十根不锈钢旗杆的彩旗迎风飘扬。旁边是射箭区。

右侧的远处是一排高档豪华的红顶蒙古包旅馆,据说相当于4星级。


继续向前,右侧的一个大帐是魂系巴尔虎演绎大帐,这里演出大型原生态蒙族歌舞。


景区的中心,就是巴尔虎大帐-景区最大的一个蒙古包。


里面除了蒙族风情展示,也是一个巨大的餐厅,可同时容纳700人就餐,我们就是在这里品尝手把羊肉的。



中心区的右侧,还有几个白顶的展示蒙古族风情的蒙古包及蓝白相间顶的高档餐包。

这是成吉思汗祭祀包。

民俗展包。

金帐。


王爷府。
豪华餐包,

服务生正在送烤全羊。

中心区的左侧,有纪念品商店,商店斜对面是一片休闲烧烤区。

左侧继续向前,西北方草原深处是一片敖包区。

经典的蒙古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地方。


这里也是蒙古族传统祭祀天地的地方:祭敖包。



敖包回拍景区。天高云淡、草原辽阔,绵长的高速公路显得那么渺小,远山显得那么低矮。

影视剧中经常见到的蒙古族运输工具——勒勒车。


逆光拍摄的景区大门。

景区南眺,近处是游客在野花遍地的草场上骑马漫步的拉近镜头;横在中间的是大型货车行驶的高速公路;路南本应是一大片湿地,由于气候的原因已经没有水的踪影,只有悠闲吃草的牛羊;远处的草原、青山、白云和蓝天融为一体,本应如诗如画,可惜是逆光。

最后再来一张草原不知名的野花特写,也是那么美丽动人。

后记:上载完最后一张照片,打完最后几个字,总算松了一口气,本篇博文终于完成了。好累啊!作为“好摄之徒”,拍了那么多照片,准备好了的照片,上不上、上那几张难以取舍哦!尤其最近这两篇呼伦贝尔草原的博文,上载照片怎么就那么难呢?不知是个人电脑问题、本地网络问题还是博客系统问题......,最近上载照片实在是太难了。速度慢一点也就忍了,怎么还老是在上载过程中不停自动断开博客网络呢,一张一张不断重复登录上载,太花费时间了(还不能同时做其他的事情,否则博客系统必然断开登录)。本博文包括构思总共消耗掉了我差不多一周的很大部分的业余时间,不可能长此以往喔,如果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以后就只能用尽量少上照片来解决了,痛苦啊!博友们最近不知遇到同样的问题没有?哪位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法,请一定告诉我哦。我在这里先谢谢了,谢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