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松书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东南凤凰山北万松岭上。据史料记载:唐朝曾在万松岭上修报恩寺,明弘治十一年(
1498年),浙江右参政周木在报恩寺原址改建万松书院,奉孔子像,并聘请孔子的后代孔衢、孔绩主持院务,世代相袭,明清时期已成为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浙江省文人会聚之地。明代理学家王阳明曾在此讲学。清康熙帝为书院题写“浙水敷文”匾额,遂改称为敷文书院。
现名为万松书院的敷文书院,是传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相恋之处。相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此求学苦读、朝夕相处、并演绎出一段旷世绝恋。
1.书院入口处的万松门上,雕有“梁祝”三年同窗浮雕。以及其后的书院牌楼。


2.清康熙帝为书院题写的“浙水敷文”匾额,遂改称为敷文书院。清代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时,分别赐额“浙水敷文”、“湖山萃秀”。
3.明道堂为书院讲堂,现陈设展示中国历代科举文化。



4.万松书院得天独厚的是它的一面环水,旁边即是“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站在书院的高处往下凝望,“烟波浩渺”的杭州西湖自然山水尽收眼底。下面各图是历代书院的宏大历史画卷。





5.大成殿是万松书院最核心的建筑之一,取“孔子之谓集大成者”之语意,赞叹孔子的思想已经达到了集古圣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这里是师生们祭祀孔子及历代儒家先贤的场所。
这是大成殿内“至圣先师孔子”的木雕坐像。

6.毓秀阁是一座独具江南民居风格的四合小院,内设有客厅和书房,相传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起读书的地方。如今书房内以东阳木雕塑造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共读的塑像。

7.由于世俗的原因,梁祝生前未能结为夫妻。梁山伯因病去世之后,祝英台殉情而去,双双化蝶比翼双飞。这是中国最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

8.万松书院的其他建筑。


后记:
2001年7月,杭州市启动万松书院复建工程,按明代建筑风格样式修复。书院主体建筑包括仰圣门、明道堂、大成殿、毓秀阁等。其中毓秀阁原为接待各地访问学者的处所,现辟有“梁祝书房”,展现梁祝当年刻苦攻读、“促膝并肩两无猜”的场景。明道堂为书院讲堂,陈设展示中国历代科举文化。大成殿为祭祀孔子处,设有“孔子行教图”壁画。
2007年10月20日西博会开幕式晚会上,宣布了“三评西湖十景”的结果。万松书院被誉为万松书缘,成为新一代西湖十景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