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段时间,“双非”孕妇到港分娩占用香港医疗资源一事,曾炒得沸沸扬扬。为什么内地孕妇要花费大量钱财到港生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香港福利条件好,具有优质教育资源,有利小孩未来享受良好教育。那么,父母都不在香港的双非儿童是怎样享受香港优质教育资源的呢?笔者春节后曾到深港一游,顺便注意了这个可能引起公众兴趣的问题。
走读,是深圳港籍“双非”儿童享受香港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重要方式。据【香港商報訊】,跨境學童從2001年至2010年,由620人增至3.2萬人,上升50倍,其中大部分為「雙非港童」。
早春清晨6时多,当不少人还在沉睡中时,在深圳罗湖口岸三楼港澳居民入境处,一群孩子早已忙起来了:他们年龄由几岁到十多岁不等,身着样式各异的香港校服,挂着大大的胸牌,背着小书包,排列成队。叽叽喳喳的队伍,在几个阿姨的护送下,穿过熙熙攘攘的大人群,分别从七八个“中国港澳居民”通道紧凑有序地通过。一些陪孩子来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看着他们顺利通关,才放心离开。“这些孩子都是去香港上学的。”三楼入境处管理员早已见怪不怪了。
护送孩子上下学的阿姨都是来自各保姆公司的雇员,保姆车公司成了“托运机”。活跃在深圳四大关口的保姆车公司主要有三家:叶太保姆车公司、礼姨保姆车公司、莲姨保姆车公司。孩子区别保姆车公司的方法就是看阿姨衣服的颜色,蓝色为叶太,大红色为礼姨,莲姨是绿色。孩子每天归队靠颜色来分辨,保姆公司区分孩子也得靠颜色,每个孩子的胸牌都是特制的。
保姆车的收费分为三种:一是,把孩子从家里送到教室一条龙服务;二是,家长把孩子送到关口,保姆车带孩子过关;最后一种是,孩子自己过关后,乘坐保姆车去学校,类似于自由行;价格从每月几百元到1千多元不等。幼儿园的价格略高于小学生的收费。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则可能选择自由行了,也有家长自己直接接送陪同的。
1.清晨,学童们或三五成群或家长陪同或自行来到罗湖口岸。


2.年龄较小的学童挂着胸牌到达边检大楼集合,排队通过普通港澳居民通道或深港走读学童专用通道过关。





3.过关后学童在香港一侧,搭乘保姆车公司的巴士到各校区上学。

4.下午放学后,走读学童又陆续过关返回深圳。
5.学童们通过深圳地铁或公交系统回到分散在市内的各自家中。

谢谢金中曰博友成功推荐本博文到新浪草根博客!截屏记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