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自行车就在中国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时刻。那时候,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是跨入富裕生活的象征。女子结婚,如果陪嫁品中有辆自行车是很风光的,很多姑娘是坐着自行车出嫁的。拥有一辆永久、凤凰自行车是多少人心中的梦想。中国曾以惊人的自行车保有量获称“自行车王国”。
现在谁是自行车王国,在我的印象中应该还是非中国莫属。但2011年夏天到访北欧西欧几国之后,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在我脑海里成了问题。欧洲目前至少不止一个国家被称为是自行车王国,包括荷兰、芬兰。
荷兰有1600万人口,却拥有1800万辆自行车。整个荷兰地势平坦,特别适合自行车的骑行。到了阿姆斯特丹和海牙之后发现这里的确名不虚传。大街小巷到处都停放着自行车。荷兰属于人口密集型国家,政府为减轻交通压力,也积极引导人们尽量选择自行车出行。多年来,荷兰政府在修建自行车专用车道、制定交规和道路管理方面采取了大量措施,进一步推动荷兰成为欧洲的自行车王国。据说荷兰人不论贫富或社会地位高低,对自行车都十分喜爱。女王贝娅特丽克丝对骑自行车情有独钟,王室全家及许多政府高官都是荷兰骑自行车的“带头人”。在假日里,女王一家人会乘车到风景优美的郊外,换上自行车,一个个精神抖擞,你追我赶来个“御驾亲征”。而在海牙工作的政府内阁大臣或国会议员也经常骑自行车上班。在政府官员的引领下,百姓生活与自行车的“因缘”就更加密切了。家庭主妇骑车去买菜、工薪阶层骑车上班,甚至警察骑着自行车巡逻在荷兰都是十分平常的事。在很多家庭,自行车就是他们出行的交通工具。
丹麦自行车多,多到500多万人口,有400多万辆自行车。停车方便也是一大特点,在城市的地铁站、商店超市旁边、酒店门前,都有专门的自行车停车场。就连政府机构门前,也照样堂而行之地,有自行车的位置,(反而没有汽车的停车位),而且,还为自行车设计了存车架。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哪儿,停自行车全部免费。在丹麦、瑞典等国的地铁和轻轨火车上,也允许乘客携带自行车,这样就更加方便了骑车出行。交通法规规定;只有斑马线没有红绿灯的路口,规定汽车要让自行车先行,拐弯也如此。
尽管几乎没人能说清目前中国社会存有多少辆自行车,但2008年底的数据显示,中国私人汽车的保有量已经突破4000万,全中国有汽车驾驶资格的人已经超过1.2亿。而1978年,中国的汽车销量仅有约14.9万台。随着汽车走进普通人家,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与自行车告别。即使在农村,自行车也被摩托车取代。在城市居民楼或大学宿舍楼下的车棚里,上锈甚至快要烂掉的自行车也不足为奇。
中国拥有自行车的绝对数量肯定当之无愧排名世界第一。但是,在人均拥有自行车数量和骑车出行的比例上,荷兰就远远超过中国。“骑车很健康”是荷兰人通用的一句口头禅。中国人骑自行车往往是迫不得已,一有机会,就尽早更换成轿车。所以,中国无疑是自行车大国,但是“自行车王国”这个称号,荷兰当之无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交通工具的自行车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人们通过自行车运动强健身心、亲近自然、绿色出行。自行车运动以其“流动、流行、流畅”和低碳、环保、绿色的特点迎合了现代社会的健康生活理念,自行车运动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健身强体、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绿色、低碳、环保是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的主要特点,目前在欧洲很流行。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重新骑起自行车,一些城市开始发展公众自行车租赁业务。返璞归真,好!
我们在阿姆斯特丹乘坐的运河游船刚刚通过的桥上挤满了自行车
荷兰王宫广场上的电线杆子上也停靠着几辆自行车
阿姆斯特丹街头的自行车
阿姆斯特丹红灯区的街边也停放着自行车
丹麦王宫广场骑自行车的人们
哥本哈根的国王花园草坪上日光浴的不少年轻人也带着自行车

哥本哈根最高饭店皇家饭店裙楼廊檐下摆满自行车
这是哥本哈根新港运河边的自行车租车点
哥本哈根市政厅傍停放的自行车

丹麦国家博物馆门边也摆放自行车

德国科隆火车站前大街上停放的自行车

波恩街头的自行车

德国小城特里尔街头汽车在等自行车先行

法国兰斯大教堂前停放有自行车

卢森堡大公府门前也停有自行车
瑞典卡罗琳斯卡医院门前的自行车
斯德哥尔摩轻轨列车上乘客随带有自行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