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扶轮小学的传承学校以及开封孩子剧团团员
(2015-07-27 16:06:01)分类: 媒体采访 |
本报讯 记者王兰兰报道 7月27日,记者从市委宣传部获悉,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人事处王秀清发来资料,帮助李永明寻找抗战时期开封孩子剧团的团员以及当年扶轮小学的传承学校。
经了解,求助人李永明是当年开封孩子剧团团员李冀之子。李永明表示,作为开封孩子剧团团员的后代,他希望找到当年开封扶轮小学的原址或者传承学校,将开封 孩子剧团的抗日历史写入校史,并愿捐款在当年的校址位置建立一个“开封孩子剧团抗日救国纪念雕塑”,以纪念这些儿童当年参加抗日救国的壮举。
1939年11月,剧团解散后,大部分团员或去延安或参军,继续他们的抗日和革命生涯。新中国成立后,团员们分别在全国各地从事行政、教育、外交、科技等 不同领域的工作。开封孩子剧团团员们数年来一直保持联系,以兄弟相称,但很少有机会相聚。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有关开封孩子剧团的史料记录是不完整的。因 此,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李永明希望能寻找到当年开封孩子剧团还健在的团员或者团员后代,搜集整理更多关于开封孩子剧团的资料,于是发出 求助。
为了解开封孩子剧团的历史,记者联系到我市文史研究者刘海永。刘海永告诉记者,1938年2月,开封扶轮小学受上海成立孩子剧团的启发,决定以扶轮小学学 生为主成立一个孩子剧团,以适应当时日益高涨的救亡运动的需要。中共河南省委根据工作需要派省委秘书长危拱之同志化名魏晨到扶轮小学任教,负责组建剧团。 学生们踊跃报名参加,经过简单测试定下了名单,共23人,大多数都是从五、六年级学生中选拔出来的。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孩子剧团的演出频繁起来。在危拱 之的带领下,孩子剧团不仅活跃在开封,还到郑州等地慰问铁路员工。
如果有读者知道当年扶轮小学的传承学校以及开封孩子剧团团员的相关情况与线索,可拨打22960000、18317896399与记者联系。
http://www.kf.cn/blwb/html/2015-07/27/content_2264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