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齐遂林:红妆摇曳男儿心

(2009-09-27 13:55:06)
标签:

婉约

红妆

男人

拷问

齐遂林

诗词

书法

文化

分类: 尘间事

写这个文章前我还是小心地与齐先生沟通了一次,他爽快的说:“姐姐高兴,写吧。哪天找我喝酒!”关于齐遂林,从我的接触面来谈,大家对他褒贬皆有,有人说他另类,有人说他个性,还有人说人生苦短,为自由而活等等。

知道先生大概是14年前,就是曾经在旧书摊上见过他的诗集。王不天老师后来开办“西窗夜话”网站后,曾经受邀在行宫二楼做关于电脑网络的讲座,下来闲聊的时候知道了开封有个“异装诗人”,纯爷们穿戴女人的衣裙,并且还戴胸罩照相。当时我也是略有吃惊,但是马上还是归于平静。心想,不过偶尔玩玩而已,不足为奇。再后来,齐先生编辑晚报副刊汴梁今古版,那时年轻的我时间很充足,精力也充沛就不断投稿,刊发率较高。虽然我使用笔名在他编辑的版上发了不少文章,但是我们却未曾见过面。

 齐遂林:红妆摇曳男儿心

后来的见面是齐先生约的。我收到了他从报社发来的一封信,他说因为一篇稿子的事情叫我到编辑部找他一次,并留下了他的电话号码。我按时到达,先生从抽屉里拿出一封信,慢慢地说道,前段晚报发你的一篇关于开封道教的文章出了问题,现在宗教界的人士抗议,严正要求报纸刊发此信。打开信件,原是本市无量庙的鲍道长写的关于长春派弟子辈分排名问题,说我那篇文章有错误。那时我吓的不轻,以为小文惹起大祸。齐先生说,这信我压住了,你抽空去找找这位道长解释一下,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就算真的出错也会谅解的。后来见到鲍道长,沟通之后,他很高兴,因为我所引方志就有谬误,道长不再追究,我们竟然成了忘年交,这是后话。

为了生存,疲于奔命,日渐远离曾经钟爱的文学,也就很少投稿了。与齐先生竟没再联系。

今年8月在新浪开博,见到了很多旧友和前辈。其中就有齐先生。我进入他的博客(汴梁骚客http://blog.sina.com.cn/bianliangsaoke),阅读里面的文章和图片见到另一种齐遂林。沉醉红妆,爱上婉约。并且我也看到了先生的率真与真我。在我看来,齐先生这种做法其实就是文学中的“男子作闺音”现象。

齐遂林:红妆摇曳男儿心

“男子作闺音”语出清人田同之《西圃词说》:“若词则男子而作闺音,其写景也,忽发离别之悲。咏物也,全寓弃捐之恨。无其事有其情,所谓情生于文也”。“男子作闺音”就是男性词拟作女音,诉闺情,写闺怨,表闺思。自《诗经》、《楚辞》以来的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中,“男子作闺音”是一个普遍而又特异的文学命题。如《诗经•硕人》描写卫夫人:“手如柔黄,肤如凝脂,领如蟠蜻,齿如瓤犀,嵘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屈原在《离骚》中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因为我有“蛾眉”这样的美丽,那些女孩子就嫉妒我。屈原不是女子,屈原也没有蛾眉,但是屈原自比为女子。汉魏乐府中的《有所思》、《上邪》,齐梁宫体诗……到了唐宋,随着词的发展,原本微不足道的女人形象,俨然成为词体的主要内容。《花间集》温庭筠的《更漏子》就是其中一个代表:“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兰露重,柳风料,满庭堆落花。虚阁上,倚栏望还似去年惆怅。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下阙触及到女主人公的内心“虚阁上”,因房子大而空才会有虚的感觉,房子的空无又引发了心情的空虚当倚栏遥望时,无限情事盘旋在波涛滚滚的内心:年复一年,在希望中等待,在等待中失望,可良人还没有返乡,漫长的孤处消耗了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年华她内心充满“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忧虑和“悔叫夫婿觅封侯”的懊悔,也不乏“悔当初,不把雕鞍锁”的懊恼和“低炜昵枕”的渴望。主公的内心盛满了辛酸的浮想,然而过往之事,恍如梦逝,可思而不可即。“欢如梦中”的内心独白,再次表明了她思极而迷惘的心理。

 

读过以上文学史中的婉约派作品,再看齐遂林词作,就不会有其他想法了。

齐先生词作,上溯五代、衣承北宋,试看这首《夜空寂》“夜来无聊弄云子,绣鞋向谁悄移?枰上寂寞自杀戮,难改小姐脾气。阿郎今夜又负约,想是无奈恶妻。却当初,图快意,半推就,神迷离。转瞬春去秋来,情伤绵绵无期。”乃模仿女人口气写出思春之苦。《梦横塘• 垂钓》:“云游碧水,鸟啼花中,竿钓一湖秋色。人间心事,抛鱼浮、石上打坐。幼鲤无知,飞上钩来,含笑放过。只待那肥尾,腰束锦鳞,浑不觉、贪之错。  忽忆姜公直钩,垂丝弦高雅,夕阳独卧。钓得贤君,才尽施、满朝丰硕。叹渔翁、空煮篝火。蓦然不知谁是我!且收竿去,对月长啸,枯叶簌簌落。”里面无论用典还是意境都显示出高超水平。

齐遂林:红妆摇曳男儿心

 

《卅年一把荒唐诗》中他这样写道:“卅年一把荒唐诗,无人理睬自痴迷。为解柔情做粉黛,欲探空门慕僧衣。笔下悲喜三魂散,书上浮沉九魄瘀。不知王朝和权贵,长发短裙步云霓。”分明就是个人写照。可叹的是“前世修错,偏偏是男子模样。”“衣柜有西装,人逼急了,才扎巴一下,在所谓庄重场合露露脸。余则荆钗貌招摇于市,为正派人士所不齿。”但他却是红裙紫钗浪天下,青灯黄卷笑古今!依旧的歌哭无拘,依旧的行为羁放,漫而不浪,放而不荡。在《自画像》中描绘自己道:“半痴半呆半傻蛋,半男半女半妖精。半姻半缘半推就,半喜半乐半调情。半醒半醉半睁眼,半僧半俗半撞钟。半诗半词半放浪,半书半画半颠疯。半死半活半息怒,半饥半饱半觅空。”他认为人生太累,又是何分雌雄。偷学梳妆,自陪美丽逐欢。习惯当女人的时候就会风情万种,实乃细腰白裙真丈夫也!齐先生第一次穿女装在大庭广众下招摇,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兰考东坝头卫生院,当时有孔令更。齐先生“一袭白裙,一顶宽边女式遮阳帽,一双高跟女鞋,”拉开了“癫狂疯傻”的序幕。那时花开,一种奇妙的感觉引领着他开始蜕变,后来写了很多幻男化女的诗作。街邻侧目,亲朋窃语。今生谁像你?

 

“从最熟悉的目光中,我读到了陌生,那种陌生刻骨铭心,如云似雾,忽浓忽淡,鬼魅一般直到追赶到我的梦里,冰冷与炽热勾结,阴柔和阳刚同体。我恐惧极了。我用鞭子抽打着自己的灵魂,反复逼问自己,你到底是谁?”在《拷问自己》一文中,齐先生看似堕入痛苦之中,实在在拷问我们每一个人的良知?为什么他会“读到了陌生”,甚至于“恐惧”,我们是否也在拷问过自己?诗人是痛苦的,在现实社会中,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在约束世人,道德的外衣异常鲜美,权势的清香异常迷人,向上的道路总是充满台阶。大千世界自由呼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遥想当年,米元章性情狂放,见一怪石,形状奇特,随即整理衣冠,拜之再三,并呼之为兄,于是,被传为“米颠”。齐遂林写的一手好字,填的一手好词,婉约词、狂草书,真爷们,大胆异装,敢爱敢恨,“这风骨,千秋仍,留待后生思量。”

齐遂林:红妆摇曳男儿心

 

  文中图片选自汴梁骚客的BLOG

                                  (9月27日中午草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