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祖庭-南岳衡山
(2013-08-31 23:54:30)分类: 湖湘人文地理 |
六祖慧能--→南岳怀让→衡山福严寺
↓
青原行思
↓
石头希迁
↓
衡山南台寺
福严寺是六朝陈代光大元年(567)由高僧慧思和尚创建。当时名叫般若禅寺,又名般若寺。唐朝先天三年,怀让禅师来到南岳衡山,驻锡于此。今天福严寺的山门上有“天下法院[1]”的横额,两边有“六朝古刹”、“七祖道场”的竖联,即是指这一段历史。宋朝时,改名为福严寺,一直沿用至今。当时,寺中有位名叫福严的僧人增修寺院,并栽柏树10株,福严寺因此得名。
它在中国佛教史上颇有名气,是禅宗的南宗著名的传法胜地,现在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南岳志》记载:福严寺原名般若寺,又名般若台,是佛教天台宗二祖慧思禅师在陈光大元年(公元五六七年)创建的,为南岳最古的名刹之一。唐太宗曾赐御书梵经五十卷给该寺收藏。唐先天二年(公元七一三年),怀让禅师到南岳后,将般若寺辟为禅宗道场,通过他的弟子道一禅师传法,南宗的“顿悟”佛法弘传天下,天下佛子以该寺为传法的佛院,可见它在南宗中的显赫地位。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九七六年至九八四年),任该寺住持,他率领僧徒,在寺院周围广种松杉,重修扩建寺宇,将般若寺改名为“福严寺”。佛教禅宗七祖怀让法师在此大阐宗风,宣扬“顿悟法门”,所以又称“天下法院”。[2]现在的福严寺保持了清代的规模。1983年,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福严寺不但寺古、佛古、树古,而且历史上出现了如楚圆、保宗、慈感、文演等一代宗师。福严寺现与南台、祝圣、上封三寺并称“南岳四大名蓝”。
南台寺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瑞应峰下。这里海拔600余米,夏季平均气温28摄氏度。
南台寺在于瑞应峰下的三生塔南面,号称“天下法源”,距福严寺2公里不到。南朝梁天监年间创建,唐天宝年间禅宗七祖弟子希迁和尚将它定名为南台寺。南台寺风景宜人,古寺四周绿树环抱,寺内有虎耳草、七里香等奇特植物,最稀奇的是一种叫雪花的高山植物,它枝干低矮,开着金黄色的花,却不长叶子。南台寺被日本佛教曹洞宗视为祖庭,曹洞宗和南台寺所属的临济宗同出禅宗南宗创始人惠能一宗。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日本曹洞宗高僧梅晓来南台寺接连宗源,赠了不少藏经给南台寺,留下了“梅晓赠经”的佳话。南台寺在福严寺下方两里许,于瑞应峰下,素有“天下法源”之称。它建于梁天监年间,原是海印和尚修行的处所,在寺院后左边的南山岩壁上,有一如台的大石。据说当年海印和尚常在这块石上坐禅念经,所以寺名“南台”。现在台边还清晰可见“南台寺”三个径大二尺的大字,左边有“梁天监年建”,右边有“沙门海印”两行直刻小字,该寺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