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渔樵耕读江南电影《左右》影评王小帅娱乐 |
分类: 江南杂谈 |
真实的谎言
——电影《左右》独家影评
据说王小帅执导的电影《左右》给人的震撼在于它取材于关于阎英的一个真实的故事。电影中女主角枚竹在三年前和丈夫离婚,独自抚养着他们5岁的女儿禾禾。再婚的枚竹有了一个既爱自己又疼女儿的丈夫,可禾禾却被查出得了白血病。惟一的治疗方法就是自己与前夫再生一个孩子,通过干细胞移植来救女儿,但尴尬的是,两人都已有了新的家庭。为了救女儿,枚竹需要再次怀上前夫的孩子。两个已经离婚的男女不顾现有的家庭婚姻而再次发生关系,尽管披着拯救孩子生命的人性外衣,但还是违背社会伦理与道德的。
《左右》作为导演坚持的现实主义风格电影,在画面、场景、配乐、表演等方面都很朴实到位,电影中对人物内心的细节描写相当有功底的,我非常喜欢一些细节,比如老谢抽吸四包烟的痛苦完成了思想的解放。但玫竹绝对是一个失败的角色,正因为她对孩子所谓的“爱”,四个大人才为救孩子不得不妥协,造就了残酷的温暖。或许她能从身体上救好一个孩子,但是她在心灵上伤害了两个孩子。《左右》这样一个人性复杂、感情纠结,挑战传统伦理道德的故事,让王小帅整的太过直白和简单,影片没有停下来让观众去体会一下那种反复和挣扎,一切都在玫竹的不容商量的语气下被推动,包括观众。
影片《左右》的核心情节是性的禁忌,对于四个人来说,这都是对某种禁忌的突破,离异者不愿意相互深交,更不要说性的交往,第二任妻子不愿意让丈夫与前妻发生关系。这个故事坏就坏在,导演王小帅把观众带入了他自己规定的线路,我们无可选择,因为几乎任何思维和情感较为正常的人,都会用相同的办法来处理,事实上,如果不想当一个“残忍的母亲”,根本没有第二种选择。这个决定姑且不论法律是否允许,更主要的是带来两对夫妻的心理障碍。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看到自己的丈夫要和别人的妻子生一个孩子,这是很难接受的。
《左右》公映海报上,满眼的红色,大红锦被下的女主角,悲喜交织的表情传达着复杂的想像。导演王小帅更是渲染说,“这是人类历史上最苦涩的一夜。”电影海报上两行不起眼的小字——“温情挑战伦理最极限”、“离婚了,我们还能再爱一夜吗?”
江南说实话,这真是个坏典型,因为它把一个特例加以渲染,套上人性的外衣,强行去打碎两个家庭的平静,这让我想到了借种生子的概念。如果借种生子,最理想的对像应是前夫。这好比买一件东西,在亲戚开的店子里买同样的商品,总比到一个陌生人开的店子里买同一件商品要好,至少有情有义。前夫不管怎么说,有过夫妻生活,况且,中国人传统的观念是,一日夫妻百日恩。尽管离婚了,至少还有不能完全割弃的东西。于是,片中的母亲最后突破了道德的底线,与前夫发生了性关系。在中国这样一个已经情人铺天盖地的境况下,这位母亲的“出轨”好像应算是最佳的选择。然而,江南要问片中人工授精尚且不能受孕,天然性交却能够怀孕生子,这个基本架设合理么?女主角为救女儿和前夫的“一夜情”能否一次成功?假如夜夜上床却不得其果,怎么办?难道玫竹这个女人要长期一女侍二夫吗?即使有幸怀上了,再生一个孩子至少需要9个月,等待移植可能还要三五年,更何况配型能否成功尚未可知。但两个家庭之间的裂痕,则像是那扇被打碎的镜子,还能完美的还原吗?
毫无疑问,王小帅向观众演绎了一个真实的谎言,借助一个生活中真实的特例,有意无意地引导我们去默认一些婚外情,纵容一夜情。如果今后感情的多元化盛行,王小帅绝对功不可没,呵呵!
江南在片中注意到一个情节,伴随着男女主人公的剧烈喘息声和上下起伏的身躯,一条红色的被子适时地遮住了张嘉译的臀部,这条被子绝对是体制的产物,就像X片中的马赛克。但愿这条遮羞的红被子能掩饰住王小帅先生的春光不泄,谎言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