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要实现超光速飞行,需要哪些技术?科学家提出了三种猜想技术

(2019-09-20 09:52:13)

想要实现超光速飞行,需要哪些技术?科学家提出了三种猜想技术


如果要问想要探索世界,探索宇宙,什么最重要?可能很多人会说出一大堆的理论和答案,可是小编要告诉朋友们,只有速度才是王者。只要有了速度,探索世界,探索宇宙才有可能,否则一切都将是梦想。

人类诞生于数百万年前的地球,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其实也是不断的速度提升史。古时候,人们出行基本靠走,快一点的交通工具也是马车,所以速度限制了人们探索地球,大部分人一辈子也无法走出很远,就在方圆百里的范围内活动。

随着人类的发展,走进科技发展的道路之后,各种交通工具开始出现,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火车,飞机等,它们的速度也在不断提升,有了速度的优势,人们终于可以走得更远,领略世界各处的风采。火箭的出现,让速度更进一步,人类终于走出了地球看到了浩瀚的宇宙,也看到了地球的真面貌。


由此可见,速度才是王者,没有速度的优势一切都是白说。人类走出地球之后,想要探索整个宇宙,主要的依靠同样是速度,可能有人会说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得很远,可以看到数百亿光年之外。可事实上,天文望远镜的局限性是非常多的,它能够看到数百光年外的星球,可能够看到那个星球的具体情况吗?

想要真正了解远处星球到处是什么情况,只有走到近前才可以。我们了解认知火星,也是依靠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才行,天文望远镜只能确定那个位置有一个星球,却不知道星球上面是什么样子。可是进入太空之后,我们才发现,我们在地球上引以为傲的速度在宇宙中根本不算什么。

浩瀚的宇宙距离以光年为单位,那么对应的基本速度也是光速,即使飞船以光速飞行,我们能够探索的范围也是非常有限的,想要探索整个银河系,只有超越光速的速度才行。可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早已告诉我们,任何有静止质量的物体速度都不可能超过光速,“光速不可超越”在很多人心里面已经根深蒂固。


如果光速不能超越,那人类探索宇宙的期望不是将永远只是是一个梦想吗?无论人类如何发展,发展多少年,我们将永远只能困在一个小小的空间范围内,那人类的科技发展还有什么意义?事实上,光速并不是不可以超越的,宇宙中并不缺少超光速现象。

宇宙诞生于138亿光年的奇点大爆炸,大爆炸之后,宇宙开始快速膨胀,这种膨胀速度就远超光速,直到现在宇宙的膨胀速度仍然超越了光速。人类目前的可观测范围达930亿光年就可以证明宇宙的膨胀速度超越了光速,当然,930亿光年只是人类目前的可观测范围,真实的宇宙到底有多大,无人知道,相信远远超越930亿光年。

除了宇宙膨胀的速度远超光速之外,科学家在观测宇宙的过程中,还发现过一些超光速现象,这些宇宙中存在的超光速现象告诉我们,光速并不是不可超越的,那么想要超越光速,需要什么样的技术理论和方法呢?科学家通过研究探索,提出了三种可能超越光速的猜想技术。


第一种,“曲速引擎”技术,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相对论告诉我们,我们所在的宇宙是一个有弹性的宇宙膜,是可以伸缩弯曲的,也就是我们的宇宙其实是处于一种动态的时空扭曲中,这种时空扭曲产生的速度有可能超越了光速。

“曲速引擎”就是利用空间的这种伸缩特性,通过操纵飞船前后的时空结构,让飞船可以在时空结构中“超光速”飞行。这种情况类似于地球上的冲浪运动,冲浪爱好者利用自己的技术,让脚下的冲浪波随着波浪的起伏力量快速前行,这种速度是非常快的,在整个冲浪过程中,冲浪板和人体本身是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前进的是波浪。

“曲速引擎”的飞船在超光速飞行中,也是处于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中,它周围的时空在超光速运动,带动着飞船超光速前进。“曲速引擎”飞行在不少的科幻作品中出现过,它也是目前科学家主要的研究可能实现的超光速飞行技术。


第二种、量子纠缠技术,量子力学是现代科学最伟大的一个成就,量子力学中有一个量子纠缠现象,简单来说,在亚原子世界中的两个相互纠缠的微小粒子,就是它们被隔开到相聚十分遥远的两个地方,如果其中一个粒子的状态发生变化,另一个粒子能在瞬间感应到它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改变,感应的速度是瞬间的,比光速还要快好几个数量级,这种匪夷所思的现象就被称为“量子纠缠”,爱因斯坦称这种现象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

量子力学中的这种量子纠缠现象中的粒了感应就实现了超光速传输,曾经有科学家提出用这种方法来探测黑洞内的情况。我们都知道,黑洞由于其特殊性,光和电磁波无法逃出来,所以我们也无法知道黑洞内的具体情况。而量子纠缠的这种粒子感应现象却有可能做到,只要让一个粒子进入黑洞,另一个粒子在黑洞外面,就有可能接收到黑洞内的粒子周围的情况。

而量子纠缠的这种超光速现象也为科学家打开了实现超光速飞行的另一扇大门,这种超光速飞行和曲速引擎技术是不同的,它不用飞行也不用周围的时空发生扭曲,而是直接让飞船在静止状态下消失,然后出现在另一片时空中,是不是感到非常不可思议呢,期望未来这种技术会实现。


第三种、虫洞穿梭,这一点其实也是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提出的。根据爱因斯坦提出的宇宙膜原理,只要质量或能量足够强大,就有可能在这个宇宙膜上打穿一个洞,而这个洞连接着两个遥远的宇宙空间。通过它就可以快速到达目标,实现超光速飞行。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地球上中国和美国是处在地球这个球体的两侧,正常情况我们要去美国,只能是绕着球体的边缘做圆周运动前往,需要的时间自然要长一些。根据两点直接直线最短,如果我们在中国和美国之间打一个洞,也就是将地球穿一个洞,通过这个洞连接着中国和美国,距离也是最短的,需要的时间自然也会非常短。

当然,地球不可能随便打穿一个洞,那会带来巨大的灾难。虽然只是一个例子,但是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同样的道理应用在宇宙中也是一样,宇宙相当于一个球体薄膜,正常情况我们要从一个星系到达另一个星球,它们可能位于宇宙的两边,相隔数百万光年,正常情况下,我们只能沿着宇宙球体膜前行,需要飞行数百光年的距离才能到达。


可如果我们在宇宙薄膜上打穿一个洞,连接着两处时空,这是一个直线距离,数百万光年的距离有可能只剩下数千光年,通过这个洞前行就可以减少很多的时间,这个洞就是所谓的虫洞。

不过,想要打开一个虫洞,那需要的能量是非常庞大的,以人类现在的技术根本做不到,只有等未来人类有了更强的能源,更强的力量或许才有实现的可能。由此可见,超光速飞行并不是没有可能,只要人类科技不断发展,三种超光速飞行的猜想技术总有一天可以实现,只要实现任何一种,我们就可以探索更加广阔的宇宙,至少银河系将无法阻挡人类探索的脚步。
寻找光速可变的尺子

空间和时间由光来联系,而光速不变是目前解释宇宙的基础,这是一把尺子,但这个尺子对不对?很多人早已怀疑,但尚无改变这一理论的证据。寻找可变的尺子,也许是揭示宇宙、最终探索宇宙的未来技术所在。

没有更好的尺子,我们终究跨不出现有的观点束缚:其他星球距离我们地球那么远,动不动就是很多很多光年,而我们人类现有的星际旅行工具却那么慢。

有了好的时空联系尺度,也许我们可以将物质和时间进行转换,那么人类可以比较容易地在其他星球生存,而不惧地球的变化。

人可与人工智能结合

说到人类,更关心的是自身的处境,人类发明了越来越高效、越来越准确的技术来改变自身生存状态,但这些技术产生了完全相反的两个后果:一方面人越活越久,另一方面地球越来越承担不了。如此,人类自身的未来取决于对宇宙的认识能否突破,突破应该是来自既有的时空理论基础被打破,这是未来科技的出发点。

刚刚去世的英国科学家霍金认为外星人存在,他还认为人类会被人工智能终结,这二者其实关系密切。

按照现在人类的身体结构,人类不能离开地球,人类只有与人工智能结合,才会有永远不死的物种,而这个物种就是未来地球的主宰。正如远古人类进入了文明世界,也许未来人类会将人类机体与人工智能合二为一,成为强壮的新人类。这种新人类也许已经在其他星球上出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外星人。

新人类使用意念或生物电面对面交流,通过可见光调制技术远程通讯,致密的机体可以抵抗惯性以适应星际航行的速度突变,时空转化技术可以改造其他星球的环境以适合新人类生存。

那样的话,人工智能加强的新版人类很可能极大削弱了情感能力,增强了逻辑能力,人类寿命大大延长,生育能力大大降低,人类的内部战争彻底消失,人与人之间过着平等而没有互相敌视的生活。

新技术短期内难突破

没有根本性的理论突破,人类发明的技术只能以各种自私目的展开,这大大地局限了人类的思维。改变之前,人类未来的新技术发展短期内将沿着目前的路线走下去:材料领域将会有更多新的光学材料诞生,这将改变我们观察世界的方法;新能源要指望可控核聚变带来源源不断的电力,来取代日益枯竭的化石能源和不稳定的太阳能、不强劲的化学电能;急功近利而造价泛滥的生命科学不会有太大发展;可以期待的是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综合体,它们将让世界没有距离感;最终,人工智能将大幅度取代人脑那些经常不靠谱的思考,为破解时空转换之谜提供解决办法,也许人类可以借此在地球上制造出不依靠已知能源的高效推进动力,使更远的星际航行成为可能。解释了宇宙,才能解释人类自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