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学评价
(2017-07-10 16:50:50)| 分类: 语思文苑——语文教学 |
一、体现面向全体的教学思想
刘彩娥在设计教学时,牢牢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比如朗读课文“潮来时”这一段,教师设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要读得让其他同学也能喜欢这些句子。这样处理朗读,学生就会读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也更加有兴趣。改变了以往那种不管学生有无兴趣,都必须按照教师所提的要求进行朗读的被动局面。
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还应该体现在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上。语文课上训练不能只面向个别尖子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课堂的主人。所以教师必须仔细考虑所设计的教学环节的难易度,以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可能。课堂上教师重视面向全体,教学活动都让全体学生参与,体现出面向全体的思想。
二、注重积累和运用,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语文课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该只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应该借助课文内容,设计各种语言训练的情境,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刘老师比较注重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老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大量的朗读,让学生熟读成诵,从而使学生在读懂理解的基础上,比较轻松地达到积累课文语言的目的。
词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因此教师教学词义时就要有这种意识,尽可能考虑如何让学生学会运用。这堂课中“人声鼎沸”和“闷雷滚动”两个词语的教学设计就力求体现出让学生会“运用”的思想。教师先在课堂中创设出具体情境,然后让学生根据情境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概括。这样教学词语,无疑为学生以后运用这些词语搭了一级台阶。不仅解决了意思理解的问题,更为学生以后的独立运用作好了准备。
不足之处:教育本身就是培养习惯。教师如果在学习习惯培养上再下一番功夫,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将语文学科知识与生活联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效果会更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