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美图谈天说地 |
分类: 故事 |
苏轼(1037-1101)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别号东坡居士。他的散文诗词歌赋是天下独步,他的书画也是天下一绝。青年时代金榜题名,翰林院学士,多次任地方官,政绩甚佳,他的策论,上接汉唐,下起明清。在今天的政治中亦有借鉴作用。苏轼命运不测,中年以来陷于党禁屡遭打击,常遭贬迁,真是宦海沉浮。苏轼晚年不但工于诗词书画,对佛法也产行了浓厚的兴趣,游寺院,拜禅师,在湖北黄州结识了著名的佛印禅师。佛印禅师虽为佛中之人,但也精于诗司歌赋,且性格开朗幽默,苏轼才高八斗,也是性情诙谐风趣,所以二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两个才子相见,不免有些故事流传民间,下面摘取其中一二,与大家分享。
一日,苏轼过江去拜访佛印,并递给一副画给他,请他猜画中之意。佛印见画上画一僧人左手摇羽扇,右手拿经书,略为思索后便说:“此乃《关睢序》中的两句话: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苏轼点头称是。来而不往非礼也!佛印大师从柜中取出一半铜钱,对苏轼说道:“这串铜钱共有二百五十文,正好猜出一书名,今儿特向大学士请教。由二百十五枚铜钱猜书名,确有些玄乎:但苏轼聪颖过人,并未被谜难倒,沉思片刻后将手中的扇子在禅师面前展开,用另一只手在扇面上书“千字文”三个大字,笑着说道:“正确与否?”佛印禅师抚掌笑道:“东坡居士果真是奇才也!”
有一天,苏轼穿着整齐的官服,过江来拜访佛印禅师。他到归宗寺时,恰巧碰到佛印禅师正要上殿讲经,听众挤满了整个大讲堂;佛印禅师跟苏轼是开惯玩笑的,这时,他环视讲堂,对苏轼说:“苏居士!你来得真不巧,这里没有你的坐位了。”苏轼听了!知道这句话中是含着禅机的,也就笑着幽默地答道:“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暂时借你的四大(指身体)来做坐位呢?” “也好,但是我有个问题问你,如果回答得出,我就把身体给你当坐位;假如你回答不出,那你身上挂的那条玉带,就要解下留在这里做纪念。” “好!你尽管问吧!”苏轼满怀高兴,他对这场打赌,好像是稳操胜券,蛮有把握似的。佛印禅师不慌不忙地问道:“刚才居士说要借我四大来做坐位,居士是懂得佛法的,佛经上不是说:‘四大皆空,五蕴无我’请问居士到底要向那儿去坐呢?”才华横溢的苏轼,给佛印禅师这么一问,竟然哑口无言,只好认输,解下身上的玉带,双手捧送给佛印禅师。
苏轼在黄州时,有一天,诗兴来了,做了一首体悟佛理的诗: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这是一首意境很高的诗,不是对佛法有相当的造诣,绝对写不出这样的好诗。苏轼写好了这首诗,自己反覆吟哦,觉得非常满意!就把这首诗抄在诗笺上,用信封封好,叫佣人送去长江南岸的归宗寺,给佛印禅师看。
佛印禅师读到苏东坡的诗时,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在诗的下端,批上“放屁”两个大字,交给佣人带回黄州。
苏轼满以为佛印禅师看到那首诗时,一定会大大地赞赏。所以,他一心一意在等着佳讯传来,好容易等到佣人回来了,他迫不及待地问:“师父看了怎么说?”佣人说:“他没说什么?只在你的诗笺上写一些字,叫我拿回,我不懂写些什么。”佣人说着,便把那封诗信交给苏轼;苏轼打开信封,抽出诗笺,看到那首诗的下端,批着“放屁”两个大字时,顿时火冒三丈,勃然大怒!连喊“岂有此理?”他再仔细地推敲自己的诗,怎么找也找不出什么毛病;心中暗暗的责怪佛印禅师道:“我这首好诗,你不懂得欣赏也罢,竟然说我是放屁,真是太气人了!”于是,他决定亲自去跟佛印禅师讨个公道,马上雇船过江。
苏轼赶上庐山归宗寺,气呼呼地要找佛印禅师算帐,那知禅师早已吩咐客堂的知客师说:“今天不见客。”苏东坡听了,火上加油,再也忍受不住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三步并做两步,一直奔到佛印禅师的方丈室,他看方丈室的门掩着,正要举手敲门时,忽然发现门扉上贴着一张字条,端正地写着:
八风吹不动,
一屁过江东。
苏轼看到这两句,立刻就警觉了,心里暗暗叫道:“我错了!”
真正体悟佛法大义的人是不会说自己如何如何的,因为一开口就是错。所以,既然你苏居士敢于说自己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那我就说你是放屁,看你坐的住还是坐不住,果然东坡居士被佛印禅师用一个屁,从紫金莲座上打了下来。
2007年9月13日星期四
lixichun830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