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察察公路(丙察察线或丙察察),又称滇藏南线,起点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丙中洛乡,经察瓦龙乡,终点为西藏察隅县。丙察察包括丙察(丙中洛乡→察瓦龙乡)公路和察察(察瓦龙乡→察隅县)线,丙中洛至察瓦龙段全长87公里(云南境内31公里,西藏境内56公里),从2000年兴建到2009年首次竣工,而察隅县至察瓦龙乡段全长195公里,于2008年兴建,经过了多次改造至2011年完工。
丙察察(丙中洛—察瓦龙—察隅)公路,是指一条由云南进西藏的非常规骑行线路,也是被称为最艰险和最具原始风光的线路。但因山高谷深、天气恶劣多变,导致塌方断路经常发生,整条路线实际通行的时间一年不足四个月(每年通车时间为5-10月,其余时间大雪封山无法通过。其中7月底到9月是雨季)。前半段一直沿着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的怒江大峡谷蜿蜒前行,过察瓦龙之后,会离开怒江,东西斜向穿过横断山脉,翻过3座海拔4000以上的垭口,到达西藏境内的察隅县,全程大约282公里(有270公里之说),顺利的话七天左右可完成。
因为建设滇藏新通道,丙察(丙中洛乡→察瓦龙乡)公路2015年底开始改建,工期为二十四个月;而察察(察瓦龙乡→察隅县)线的改建则从2015年6月就开始了(投资18亿)。施工期间将封闭部分路段,可能给行程带来极大的不便。
DAY1:
丙中洛乡→龙布村 大约48公里
丙中洛乡→秋那桶村路口→滇藏界→龙布村
丙中洛乡(海拔1750米)—7.7km—四季桶(海拔1607米)—7.4km—秋那桶路口(海拔1651米)—16.0km—滇藏界(海拔1780米)—大约12km—松塔村—大约5km—龙布村(海拔1831米)
从丙中洛十字路口向东一个长下坡下去,来到重丁村(海拔1625米),这里有重丁教堂;继续下坡来到江边,沿着怒江右岸逆流而上,过了石门关就可以看到对岸的雾里村,继续北上,通过朝红桥旁边的新桥(怒江大桥),过到怒江左岸,4.2公里后来到秋那桶路口,向左继续沿江骑行13公里来到滇藏界,进西藏后过一隧道(1公里左右,里面没有灯),第一个村子是松塔村,继续前行一小段上坡后就到了龙布村。
该路段基本是沿着怒江逆流而上的起伏路,平缓路+上下坡,有些路段在怒江边下坡,轮胎容易打滑,注意安全。
备注:1、丙察察部分路段每天只能骑30公里左右,很多路段得推。
2、“桶”在怒语里是“村”的意思。
3、过怒江大桥前行不远到尼大当村,村中有边防军把守检查,要求出示本人身份证,后面开始进入烂路(沙石路、滚石路、水毁路、坑洼、乱石、塌方、流沙);穿过丙中洛的秋那桶,便进入人烟稀少的那恰洛峡谷(属于怒江大峡谷的上段,从丙中洛至那恰洛一带,约65公里长,江面海拔高2000米,落差达3000—4000米,由于山体雄浑,江流湍急,人烟稀少,此段峡谷显得异常幽深、异常神秘。)。
4、在怒江大峡谷中骑行,一侧百米高的悬崖下是咆哮的怒江,另一侧便是常常发生落石塌方的悬崖峭壁。
5、路途人烟稀少,请准备好饮用水和食品。
6、砂石路容易打滑,下坡更是要小心,控制车速很关键...
7、进西藏后过一隧道(1公里左右,里面没有灯),请准备好电筒。
8、龙布村阿辉家提供住宿,不提供晚餐,有小卖部可以买了自己煮。
景点:重丁教堂、石门关、桃花岛、老虎嘴。
DAY2:
龙布村→察瓦龙乡 38公里
龙布村→阿炳村→察瓦龙乡
龙布村(海拔1831米)—16km—阿炳村—22km—察瓦龙乡(海拔1900米)
从起点出发,继续沿着怒江左岸逆流而上,过阿炳村后依次经过小流沙和大流沙飞石区,到达目的地。
该路段为缓上的起伏路,路烂;要经过小流沙和大流沙飞石区,注意安全。
备注:1、小流沙前有检查站,需要登记身份证。
2、过大小流沙飞石区时要格外注意,风大时尽量不过。
3、察瓦龙乡是该路线最后有手机信号的地方,把该打的电话、该发的信息都搞定了吧。
4、察瓦龙乡的食宿都很方便,住宿的地方一般也是饭店,骑友常去的有丽江饭店、四川饭店、茶马古道宾馆等。
5、该路途人烟稀少,请准备好饮用水和食品,中午为路餐(路途中的小卖部一般只有泡面)。
DAY3:
察瓦龙乡→锯木厂 55公里
察瓦龙乡→左布村→梦孔村→锯木厂
察瓦龙乡(海拔1900米)—12km—左布村(海拔2106米)—14km—目巴村(海拔1954米)—14km—梦孔村(海拔2650米)—15km—锯木厂(海拔3362米)
出察瓦龙继续沿怒江骑行,骑行大约12公里左右来到岔路口,左转往左布村,过左布村后沿江骑行;沙布村岔路口有标牌,也要走左边沿江的路,(右边上山是沙布村,不要走错了);到目巴村之前(23.5公里处)过怒江大桥,快到目巴村时经过第一座钢架桥,走左边的路离开怒江进入山区(右边沿江的路是去左贡的,这里不要走错了),从此告别了和怒江相伴的日子;一段盘山路后进入森林,就要开始1400多米的爬升路了,十几公里爬升700米后可到梦孔村(以前叫木孔村),距离锯木厂还有700米上升的15公里路程。
该路段难度比较大,海拔连续上升1400米,一天骑完的话比较辛苦,可以分两天骑:上升700多米后在梦孔村(原来叫木孔村)住宿,第二天再接着爬另一半700米。
备注:1、从今天开始,将有几天时间手机没信号,与世隔绝,回归原始!
2、从察瓦龙到察隅一路比较荒凉,可以在察瓦龙多备一些后几天的路餐和补充能量的食品。
3、锯木厂不是地名,只是一个伐木点,有几间房子。锯木厂住宿50元(一罐八宝粥要8元,红牛要8元,姐妹客栈都是5元钱),而十几公里外的姐妹客栈只要40元,
4、住宿:梦孔村的扎西驿站,30元/人含住宿晚餐早餐,条件较差;锯木厂林区客栈,食宿费用分开。
DAY4:
锯木厂→目若村 38公里
锯木厂→达争通→齐马拉山口→目若村
锯木厂(海拔3362米)—12km—达争通(海拔3936米)—10km—齐马拉山口(海拔4645米)—16km—目若村(海拔3708米)
出发后一路上坡,随着海拔升高,道路也越来越陡,22公里后到达齐马拉山口;站在齐马拉山口,向东远望卡瓦格博(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峰),它像是俯卧在横断山脉上的一头雄狮,面朝北方,吼声响彻云霄;翻过垭口之后,沿着长长的峡谷下坡大约16公里处,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静静地躺在山谷中间,这里就是目若村了。
该路段两头低中间高,即要翻越来4645米的齐马拉山口,海拔上升1287米后再下降937米。
海拔范围从3362米上升到4645米再下降到3708米,海拔整体上升348米。
备注:1、艰难的一天。
2、路途人烟稀少,请准备好饮用水和食品。
3、住宿村支书家。
DAY5:
目若村→嘠达村 37公里
目若村→小垭口→金拉山口→嘠达村
目若村(海拔3708米)—5km—小垭口(海拔3947米)—18km—金拉山口(海拔4506米)—13km—嘠达村(海拔3920米)
出发后就是一个缓坡,到一个小垭口只有200多米的上升,过了小垭口一路下坡,大约1公里后有个岔路口(向右转到察隅,左转是到日东);过了岔路口后爬坡到金拉山口;下坡后又上坡1公里后继续下坡
沿峡谷进入嘠达村。
该路段依然是两头低中间高,即要翻越4506米的金拉山口,由于出发点比较高,整体难度比前一天小了很多,海拔上升798米后再下降586米。
海拔范围从3708米上升到4506米再下降到3920米,海拔整体上升212米。
备注:路途人烟稀少,请准备好饮用水和食品
DAY6:
嘠达村→察隅县 65公里
嘠达村→折拉山口→米奇村→桑久村→察隅县
嘠达村(海拔3920米)—18km—折拉山口(海拔4729米)—15km—米奇村(海拔3570米)—8km—桑久村(海拔3032米)—8km—S201路口(海拔2509米)—16km—察隅县(海拔2338米)
从起点出发,前十公里一路缓坡向上,过一座小桥,远远地望到了垭口;缓坡之后是5公里的陡坡,一路上升到海拔4729的垭口;越过折拉山口后,便顺着山谷急速而下,过了桑久村还有8公里陡下坡,碎石路,路面很不平,弯很急很陡,下到竹瓦根兵站之后,到达省道201,烂路结束!
该路段依然是两头低中间高,即要翻越4729米的折拉山口,由于出发点比较高,上坡14公里,下坡47公里,整体难度比前一天又小了很多,海拔上升809米后再下降2391米。
海拔范围从3920米上升到4729米再下降到2338米,海拔整体下降1558米。
备注:1、路途人烟稀少,请准备好饮用水和食品。
2、桑久村有手机信号了。
3、如果不进察隅县,直接往然乌去的话,当天可以住在桑久村。桑久村过去大约8公里,就是往然乌去的岔路口,岔路口到古玉乡大约58公里,桑久村到古玉乡大约66公里,并且少用一天时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