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3.xinhuanet.com/ziliao/2003-02/21/xinsrc_4904012109494802204820.jpg并将出任美国副国务卿" /> 约翰·内格罗蓬特 (John
D. Negroponte)
现年67岁(2007年),出生在英国,父母是希腊后裔。内格罗蓬特毕业于耶鲁大学,曾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学习。1960年参加外交活动。1961年赴香港任副领事。1964年至1968年任美国驻越南大使馆政治官。1976年至1979年任负责海洋和渔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帮办(大使衔)。1980年起任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帮办。1981年至1985年任美国驻洪都拉斯大使。1985年至1987年任负责海洋、国际环境和科学事务的助理国务卿。1987年至1989年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1989年2月至1993年10月任美国驻墨西哥大使。1993年10月至1996年任美国驻菲律宾大使。去职后任麦格劳-希尔公司执行副总裁。2001年9月任美国常驻联合国
代表。2004年4月19日,美国总统布什提名内格罗蓬特在6月30日伊拉克权力交接后出任美国首任驻伊大使。6月23日,内格罗蓬特宣誓就任美驻伊大使。至此他先后曾任8个国家大使,并在里根和乔治·布什执政时期两度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2005年2月,布什总统提名他为首任国家情报局长。2005年4月美国参议院批准他为国家情报局长。
他能讲希腊语、法语、西班牙语、越南语等5种不同语言。
已婚,有五个孩子。
资料:
《瞭望东方周刊》:内格罗蓬特能否拯救美国
http://news3.xinhuanet.com/world/2005-03/01/xinsrc_52203020110069842377711.jpg并将出任美国副国务卿" TITLE="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将辞职 并将出任美国副国务卿" />
约翰·内格罗蓬特
这位曾担任高级外交官的希腊船王后裔,将坐镇美国本土担任“情报总监”
中央情报局(CIA)和联邦调查局(FBI)将退出美国的情报前台。
即将粉墨登场的,是约翰·内格罗蓬特,布什欣赏的一个强硬派人物。2月17日,他被布什总统提名为新的“国家情报局长”,将负责统管包括中央情报局在内的15个情报机构,成为真正的“情报总监”。内格罗蓬特的首要任务,就是改变美国各情报机构之间缺乏交流和协调的现状──这,正是“9·11”事件未能得到阻止的症结所在。
国家情报局长制度的出台,将改变二战后形成的“分而治之”的美国情报格局,被称为美国50年来最大的情报改革。
掌握实权的情报总监
如果提名获参议院通过,这位曾在亚洲、欧洲和拉丁美洲以及联合国担任高级外交官的希腊船王后裔,将脱下美国驻伊拉克大使的战袍,坐镇美国本土担任“情报总监”。“我将面临40多年为政府效力生涯中最严峻的挑战。”约翰·内格罗蓬特说。
内格罗蓬特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还因为他是个从未涉足情报界的外交官。可以想见,几周后参议院对他的提名举行听证会时,势必会针对他的工作背景展开一场激烈的争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怖中心主任李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国家情报局长的任务不是指导情报机构如何做事,而是协调各情报机构的关系——正如布什总统所说,他要让美国的情报机构像一个统一的企业那样运作。而这正是外交官最拿手的。”国家情报局长还将承担以前由中央情报局长所担负的向总统汇报情报的工作。
李伟指出,中央情报局长没有人事和预算权,很难调动其他情报部门,因此“总统每日简报”中大多只有中情局一家的情报。如今,国家情报局长则被赋予了有关情报工作的预算实权。这样一来,各情报部门就有可能真正起到协调和整合作用。由此产生的另一个疑问是,掌握如此大权的至高位置是否会造成独裁。
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的任东来教授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美国的机构建立都是按照法律严格规定的,每个职位都有一定的职责和权限,不会让权力无限制扩大。而且,国家情报局长是政治任命,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总统也不会让他超越自己的权限。”事实上,去年12月7日国会通过的《情报工作改革法》对于国家情报局长的预算权已有明确规定。
国家情报局长将有权计划和决定年度情报预算。但与国防事务相关的情报活动拨款仍将由五角大楼控制,使军方能够具有对使用预算的日常控制。国家情报局长可以根据情报工作需要,在情报机构之间调拨预算,但调拨幅度不超过5%。
内格罗蓬特的日子不好过
两年前,同样是针对“9·11”事件,美国政府设立了国土安全部长一职。在布什组建新内阁时,首任国土安全部部长汤姆·里奇主动提出辞呈。在他“多点时间给家人”的理由背后,是协调22个部门和领导18万个职员的艰辛。一个很容易产生的疑问是,内格罗蓬特能否协调一向独断独行的15个情报机构?
“9·11”事件独立调查委员会指出,有证据显示,如果分散在各情报部门的情报得到综合分析,美国有可能避免“9·11”事件的发生。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两大部门存在严重的信息共享缺陷。前不久,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说,中央情报局、国防情报局和其他机构都在做对伊拉克反美武装力量的评估工作,但评估结果却各不相同。他表示对这些情报缺乏信心。
对于即将上任的国家情报局长来说,这就是最严峻的考验。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反恐问题专家张家栋博士对《瞭望东方周刊》说:“各个情报机构都有自己分析情报的准则,评估结果肯定会有偏差。白宫想让政府部门间达到‘零距离’合作的效果,但实际上却很难。”
此外,国家情报局长这个新官还要面对国防部长、中央情报局长等老牌情报长官的考验。
去年,媒体曾热炒过拉姆斯菲尔德设法阻止情报改革法案通过的新闻。因此,在布什提名国家情报局长时,有记者问布什:“如果内格罗蓬特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发生争论,你会帮谁?”而内格罗蓬特还必须面对不得不让出顶峰权力的中央情报局长,和人才流失严重的整个情报机构。他的日子,并不好过。
不只是设立国家情报局长那么简单
人们现在迫切想知道的是:国家情报局长是否能重振美国情报界、拯救美国于危难之中?如果说1947年的《国家安全法》所奠定的美国情报界格局是为了对付苏联的冷战产物,那么,如今由《情报工作改革法》所引发的情报界改革则是为了防止类似“9·11”的事件的再次发生。
李伟认为,美国情报机构的工作对象已不再只是以国家为主体,而是没有国籍、没有固定据点、没有公开身份的全球极端分子。所有的情报机构改革都要围绕这个变化进行工作方式和理念上的大调整。因此,国家情报局长的设立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情报运作模式的改革才是关键。内格罗蓬特,只是拉开了一个帷幕。
近日有消息称,联邦调查局正在招募外国人充当海外间谍,引发了它与中央情报局之间的新矛盾。中情局认为,联邦调查局的举措侵犯了它的传统职权范围;联邦调查局则反驳说,中情局在美国国内也有一个间谍网,同样侵犯了他们的职权范围。“两大部门的明争暗斗,反映了美国的国内安全与世界安全紧密相连,各部门为了完成任务,必须拓展工作领域,不能像以前那样分工明确了。”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助理王义桅对《瞭望东方周刊》说。“存在了近60年的美国情报格局,是不那么容易重新洗牌的。”李伟说。他认为,美国情报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能深入到恐怖组织核心、拿到准确情报。
新设立的“国家情报局长”将由总统任命,任命需经参议院批准。他是总统的首席情报顾问,同时监督和协调美国国内外所有情报机构的行动。从此,中情局(CIA)局长将仅仅负责本机构的情报工作,其职权将被大大削弱。之所以被称为“最重大的情报改革”,是因为美国政府将为此修改1947年的《国家安全法》。
在此之前,除中央情报局外,其他14家情报机构分别隶属于国防部、国务院、财政部、国土安全部、能源部和司法部等不同部门。
美国国家情报局局长内格罗蓬特曾绝密访日
内格罗蓬特绝密访日的目的在于同日本情报机关就反恐问题进行情报交换。
美情报局长视中国为美长期首要情报搜集对象(04/20/05) |
|
近日,被美国总统布什提名担任美国第一任国家情报局局长的内格罗蓬特表示,中国成为一个全球强国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因此研究、分析中国是美国情报机构最重要的长期任务之一。
http://www.china-embassy.org/chn/zmgx/W020050420785705944613.jpg并将出任美国副国务卿" TITLE="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将辞职 并将出任美国副国务卿" />
内格罗蓬特表示将把中国作为情报工作重点
国家情报局局长是美国为整合、统筹各情报机构工作而新设的一个职位,可以说是美国有史以来权力最大的情报总管。内格罗蓬特的这一表态是美国将加强对中国情报工作的又一个表现。
首任情报局长要紧盯中国
今年65岁的内格罗蓬特是一个有40多年外交经验的资深外交官。布什2001年入主白宫后,内格罗蓬特更是仕途坦荡,先被任命为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去年6月,又出任美国驻伊拉克大使,9个月后又被布什提名担任美国首任国家情报局局长。目前,内格罗蓬特的任命还需获得美国参议院的批准。在此之前,内格罗蓬特需要通过议员们的层层“考试”。
内格罗蓬特本月12日在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作证时说,即将组建的国家情报局的短期课题是如何彻底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恐战争和改革美国情报网等,但首要的长期任务是正确评估中国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强的影响力和其对美国的冲击。
内格罗蓬特说,中国的崛起是个“长期性议题”,因为美国的后代必将生活在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环境中。应关注像中国这样的国家,通过客观全面的深入分析,了解这些国家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中所具有的长远意义,这一点很重要。
把中国当战略对手
虽然内格罗蓬特最终能否出任第一任国家情报局长,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是他对中国情报工作的重视,代表了美国对华情报政策的走向。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军事、经济、科技等领域的日益强大,美国越来越把中国当成其潜在的最大战略对手,对利用情报这条“看不见的战线”刺探、分析、遏制中国越来越重视。
今年2月,美国国会频频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在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听证会上,美国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国土安全部和国防情报局的首脑在进行联合作证时,和内格罗蓬特如出一辙地将对中国的陈述部分与反恐等问题并列。
中情局局长戈斯称,“基地”组织和其他恐怖组织依然是美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与此同时,“中国也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戈斯称,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屡屡以美国为对手,展开竞争,“中国希望确保它在国际问题上的发言权,确保获得自然资源,以应对所谓的‘美国遏制和围困中国的努力’。”
在这一普遍认识下,美国各情报机构近年来明显加强了对中国的军事情报刺探工作。美国中央情报局在2003年曾以篇幅巨大的广告,招募华人谍报人员。而专门负责国内情报工作的联邦调查据也开始从中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中招募工作人员,以加强在经济和技术领域的对华谍报工作。
展示美国情报改革蓝图
这次美国组建国家情报局,也向世人展示了美国情报改革的意图,除了遏制可能的战略对手外,还致力于进一步推动反恐,并以反恐为工具推进美国的国家利益。
去年8月,布什同意并支持“9·11”独立调查委员会提出的建议,要求组建国家情报局,以统筹和协调包括中央情报局在内的美国15个情报机构的工作。布什称,国家情报主管将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国家情报主管将作为总统主要情报顾问,监督和协调美国情报机构在国内外的活动。
布什还说,这个职位不隶属白宫,国家情报主管也不是总统内阁成员。布什说:“所有这些改革只有一个目标:我们向那些在政府里负责保卫美国和对抗恐怖主义的人保证,尽可能给他们提供最好的情报让他们做出最好的决定。”
在这次参院举行的听证会上,内格罗蓬特表示,他将改进各个情报机构之间的合作,简化情报搜集和分享的过程,努力防止恐怖分子在美国国土再次发动袭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