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舒可心和他的“五月花号”

(2013-04-13 19:51:37)
标签:

转载

我自己都不明白,我怎么就不烦呢?呵呵

小璐的话:舒可心这期节目早早的就已经播出,他是为数不多的嘉宾当中,录制之后就能马上播出的,不是因为我们备播的节目不够,而是因为录制现场的效果实在太好,我们太想用最快的速度让全国的观众分享当时的快乐。这篇博文是当期策划的拙文,大家多多批评指教吧[转载]舒可心和他的“五月花号”

 

舒可心在北京业主中大小算个名人吧,三年前做实话实说就请过他,从那时到现在我都尊称他舒老师,其实我心里更愿意管他叫老舒,可怕他不乐意,他好像挺在意自己的年龄的,最不喜欢别人说他眼袋大都快砸脚面上了。

我要坦率地承认,自己很喜欢老舒这样的人,倒不是因为他是刁民,因为从陈胜吴广到李自成洪秀全,中国就不缺刁民,但大多数都是抱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想法揭竿而起,一旦得胜便迫不及待得搞三宫六院,这样的刁民的革命动力也就是性饥渴而已,没有任何建设性。现在不是革命的时代了,但像老舒这样对公共问题怀有热情的“刁民”,我还是蛮钦佩的。

做这个节目之前,我又研究了一下老舒的博客,他有篇文章叫《每个社区都是一艘“五月花号”》,一看就知道这家伙的刁民情结也源自美国,对什么民主啊自治啊契约啊总是津津乐道,总觉得自己就像是当年“五月花”号上的牧师布莱斯特,带着一帮二百五出航,还订立《五月花 号公约》,这公约还被认为是奠定了新英格兰诸州自治政府的基础,往后说还可以是美国宪政制度的基础。

历史总是那么充满诱惑,让一部分活在当下的人蠢蠢欲动,总渴望留下点非物质遗产。老舒大概没有什么当船长的欲望,但他似乎比那些个船长还有使命感,到处传道授业解惑,告诉别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几年还竞选人大代表,拿着小喇叭到社区里搞宣传,惹得居委会大妈上前制止,可又掰扯不过他,太讨厌了!不过我在想,这么做有劲吗?

总替老舒担心,一个原因是不知道他看没看过奥尔森教授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奥尔森关于搭便车有一个精辟的说法:当他们希望每个人都出席会议而自己却不去出席时,他们的行为和态度都是理性的。尽管教授对解决个体利益和团体利益提出了“选择性激励”等方案,但他对组织集体行动并不奢望,所谓“集体行动的逻辑”其实恰恰说明的是“集体行动的困境”。连老舒也说,居住环境和北京类似的香港,物业管理的秩序主要是靠政府来维护,业主投诉物业公司,政府会认真调查,并且优先考虑业主的利益,一旦查实物业公司违法,给予的处罚很重。当然,有个前提,这是一个被立法会和媒体监督的政府。

另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文化,我们能忍啊,别说私有财产了,就是要我们的命也未见得会反抗啊,不然怎么解释60年代几千万人的非正常死亡?我们讲宽恕,其实就是凑合着过,几千年的哲学除了老庄之外基本都是教人苟且的活着,然后把自己命运的契约交给一个权威,不信可以去问问,大多数人对“五月花号”的兴趣远远不如那艘从乌克兰买来的报废航母,因为那个据说能帮咱搞定台湾啊,多牛逼啊。我们就好个扬眉吐气,可能憋屈惯了,不套上别人给的呼吸机就不会自如呼吸。这还不是老舒面临的最大的困境,还有更过分的。不行动就算了,搭便车就让你搭,但我们所处的文化很多时候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比如看不得别人好,不利己也要损人,双赢的想法从来没有的。不用多解释,这就像空气无处不在,每个国人不用思考便能自觉地领会其中的奥妙。

所以我总想知道,老舒真的那么执着吗?

老舒说,我就是当一乐儿。

真的吗?

真的,多好玩儿啊,不花钱,时不时还能挣钱,人大代表肯定没戏,但只花几千块钱你还能找着比这个更好玩儿的事儿吗?业主不积极就等着呗,那是他们活该,我才不管呢。我不为他们,就为自己好玩儿!

老舒像马小军一样高喊着“有劲”!他说的我不全信,他的险恶用心我也能看出一二,但我知道老舒比我知道得多,所以我猜着他也调整过心态啥的,先把自己的领袖思想阉割了,然后决定当个精英,和大众对立统一存在着。在中国当所谓的精英也挺麻烦的,贵族不敢惹,大众也不能惹,弄不好就被大众愚弄了甚至揍了,得到的也就是自我表演天性释放所带来的满足。所以老舒决定以此为乐一定是深思熟虑过了,放弃意淫,就把“五月花号”当做公园水池里永不沉没的碰碰船,玩儿呗!其实这个节目也是玩儿,播出了,在一个传播泛滥的时代,不会有什么声息。

现在,我想把老舒比作最不浪漫的“浪漫骑士”,最没有诗性的“行吟诗人”,如果我言中了,你们还会佩服他吗?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