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邵叔叔,首先要请您原谅我的惫懒,在收到您的书以后,到2月份才完完整整的看完呢。写这篇小文又拖拖拉拉到现在。虽然时间有点长,但是确实有很多原因,总之是侄女能力有限吧。所有的借口都是借口,只是希望叔叔能原谅我的懒惰。
虽然看的时间有点儿长,但还是有很多次的挑灯夜读的,因为叔叔的文章深深的吸引了我,《大地之吻》里的每一篇文章都让我有很深的感触,其中很多文章一篇就足以让我写一段感动的文字,但看了很多篇后,真的让我感到无法用一句话或一篇文章来概括我的读后感了。
在《大地之吻》中,古城、巷陌、村野、集镇、都以它们不同的情态呈现在我们面前,看似普通的炊烟、市井的对话、村野的花草……但在叔叔的笔下都生动起来、立体起来、鲜活起来,反映了我们生活的场景,反映了时代的脉搏。
在《大地之吻》中,那些同志之情、父母之情、手足之情、儿女之情、亲戚之情、朋友之情、君子之交之情,历历在目,萦绕身边而又连绵不绝,一瓶香水、一块手表、一袋粮食、一个生日蛋糕…不管物品大小贵贱,那超然物品之外的款款深情,以及叔叔待人接物的赤子之心,还有对世侄晚辈的关怀教育之情,拳拳之心,感人至深。叔叔是至纯至性之人,所以才收获了这众多至纯至真的情谊。
在《大地之吻》中,树、竹、菊、兰、芳草都入的书卷来,它们或娇艳、或挺拔、或含着涩涩的生活气息。但是它们都是那样多情的陪伴和伴随在叔叔的生活中,饥荒年间的野菜野草、恬淡生活中的竹兰梅菊、车道上的落叶、花瓣,叔叔都要深情的望着它们。一枝一叶总关情,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特别是“阿樟”,我甚至在恍惚间觉得它不是一棵树了,而是叔叔的一个亲人似的。还有那些无人问津的草芥也从叔叔的笔端流淌进我们的视线和心田,在叔叔的书中,它们曾经是活命的灵丹,它们并不比任何一种名花名卉逊色,在叔叔的心中,对它们有着更深的情义。所以才能在几十年以后的今天仍能如数家珍的把它们一一罗列出来,细说端详,谁说草木无情,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多情的土地上啊!
在《大地之吻》中,父亲玉山对子女的影响和教育以及母亲大家闺秀高瞻远瞩的教育方式更是让人懂得了家风的重要性,通过和大伯家风的对比,产生出不同的儿女出路,显示了家风对后代的影响的重要性,更让人理解了叔叔何以书画俱佳的家学渊源。而在
给女儿的信中,更是体现了一个父亲深沉的爱,让我当时就想起了一句歌词:“铁骨铮铮也温柔”。当叔叔可以潇洒的处理和面对所有的事情和感情的时候,唯有对自己唯一的女儿的感情是最无法洒脱地去处理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
书好像已经看完了,但好像又没有看完,我是一个不喜欢熬夜的人,但有好几次我都挑灯夜读到深夜,还有几次居然失眠了,有时是因为文中的内容,有时候却是为叔叔为文的精神,前面说过,有的文章只一篇就足以让我写一篇读后感了,而最主要的是叔叔的几十年如一日的笔耕不辍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我,有的文章是一气呵成的,有的文章也是辗转几日才写成功,但叔叔却能坚持不懈、孜孜不倦地写,才有了这一本厚厚的书著面世。
记得十二年前,王永好主任邀请我一起去拍摄《村夫邵军》,我欣然前往,因为叔叔在我爸爸妈妈的口中一直是一个好叔叔,一个励志的叔叔。那次采访还喜获叔叔赠书《村野稀声》,使我进一步的了解了叔叔,我当时就对王永好主任说:邵叔叔颠覆了我对乡镇干部的看法。
王永好当时哈哈大笑说:是吧,村夫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否则我也不会给他拍专题的。然后他评价了你的字,但我当时说,我更看重叔叔的文章。王永好却说:爱写文章不是好事,针砭时弊,已经影响仕途了!
我听了以后并不以为然,但也没有和他继续说下去。“门可罗雀、门庭若市、门前冷落车马稀……”这样的词句作为知识分子的他知道什么意思,也会使用,但他可能并不会懂得这些词语背后深深的无奈和辛酸,而做为一个从记事的时候就眼见着爸爸在宦海沉浮,从小学二年级的一次转学就满满的体会到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我来说,和他多说无益。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我们:做官是一时的事,而做人才是一辈子的事情。
我甚至有点好奇叔叔所说的当时感动了曾经是报刊主编的县委书记的辞职信会是什么内容的呢?还有叔叔的小说《方向盘》大概也是希望人世间有千千万万个像“清明”一样的为官者来创造一个“清明盛世”的吧?!我们改变不了这个大环境,我们也改变不了任何人,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我前面说过:叔叔是一个幸福的人,在历史的长河中用自己的笔留下了自己的心声和思想,而且叔叔勇敢的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把一首歌颂包拯的歌送给叔叔,也做为《大地之吻》的读后感吧:
砥柱汇中流,污淖付渠沟。
信步闲庭风雨后,云清月朗水明眸。
千年惊回首,笑看江山秀。
岁月悠悠情依旧,铁骨铮铮也温柔。
蒋林
2017.3.21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