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院落
标签:
情感文化随笔 |
分类: 心源文字 |
桂花院落
晨起开门,朦朦细雨中见绿玉枝头,碎簇依然,馥郁的香气是早已醉人的了,低头惊现满地点点密密,一夜秋雨,一夜牵情,帘影处,湿花落无声,痴人凝神痴望,这殷殷的秋思即如“天香桂子落纷纷”般弥漫开来。
今年桂花开迟,据说是因了高温天气太久的缘故。懒悟园中这株金桂也非例外,不过一旦绽放,即把周围的世界氤氲成一片清香。每年此时,痴儿斋主人都要折枝一二,插入青花瓷瓶,置案头,只为那份“一枝淡贮书窗下, 人与花心各自香”的清雅与宁静。 也是因了这株占据大半庭院的桂树,为夫人冠一颇富诗意的网名——桂花院落。妻一向朴素俭约,与世无争,一杯绿茶,一块馒头,一本闲书几乎构成了她日常生活的全部,但是在为夫的意象中,往往把她与这棵桂树,与秋天、与月亮,甚至与诗交叠在一起,丰富而清朗的象征着我们平平淡淡的家居生活,或许这正是我们的秋之韵、桂之魂吧?
这首作于十年前的《桂花消息》,如今回忆起来依然会在心底漾起涟漪,可惜这样的诗句而今似难再现,沧桑无语,岁月无痕,这人可就是一年一年如此老去的啊!不是么,转瞬之间已到退休年轮。日前常委部长约谈,关切我退休后有何要求,原为老部下,现在的直接领导,交谈中感受到的是毫无做作满满的温情,我之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其实,这种闲处清庭的日子始于三个月前。际遇偶然得之,不失时机握住了与忙碌告别的机会,抛却一切尘世俗事,归我懒悟园,欣赏桂树无言的谦逊,修竹忍耐无争的美德以及枫叶梅枝的蔼蔼清荫,头戴一团云朵,桂栖一只飞鸟,甚或垂首聆一只蟋蟀的歌吟。而更多时候,则是沏香茗一壶于案头,埋头于《大地之吻》书稿的整理校正,删繁就简,将洋洋50余万字的书稿压缩至符合出版社的印张要求;伏案于《游欧散记》的记述与图片编辑整理,不经意间5万余文字近千张图片从指尖流出;研墨古代碑帖,摹二王,临张迁,研怀素,习欧柳,以至于得到一位从不轻言褒人的业界师长之好评;而每每三俩知己的邀约小酌则把这份闲逸推向了极致!当然,时间份额中无疑也包含着家常琐事,收拾书斋、侍花弄草,买菜洗衣、清扫庭院、抹桌拖地、做饭刷洗......厅堂与厨房之间原来是并不矛盾的呢!还有这“革命的本钱”,健步古城墙,朝夕在国宝上徜徉,奢侈得很呐!近十公里的行程,一个小时拿下,大汗淋漓中体味着从未有过的闲淡与快意,何况手机在手,清音伴绕,率性散拍,朝霞城楼,夕照渔舟,柳亭垂钓,菜市店铺.....偶一日兴至突来,居然笔底生花,填词《采桑子》:
黎明深巷西湖早。
城廓朦胧。
脚下朦胧,
楼上通淝染束红。
阑干垂柳涟衣浣。
亭钓云空,
秋水云空,
多闻关注我者言,正是做事业的巅峰时期,又有不菲的银子作报酬,为何一个转身说离开就离开了呢?有人善意的关注,亦是某种程度的认可,惋惜于我者理当致以谢意,仅此而已,不过与相知与知心却距离甚远,“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知我心者必知我的那份“忧”,绝非落寞惆怅,“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太白咏桂,原独予我啊!
雨丝不断,且愈加稠密起来,并无风摇,依见点花零落,树间、地上、空中,漫溢着的无不是湿漉漉的清香。伫立浸满雨水的庭院,凝神静气中,似乎有一股冲击树顶的生命力量,透过脚底而升腾,冥冥之中感觉自己已经成为一棵树,绿其发而清幽香,大地的乳汁流进血管,直达心底......我是一棵青青的桂树,集秋天秋雨秋声秋韵和诗书于一身。哦,桂花院落,我的家园,“忽起故园想,冷然归梦长”,这里有我永驻的安宁与清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