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蓝色之旅(十二)

(2014-03-27 08:33:28)
标签:

电脑

就是为了

钱总

人们

超越时空

分类: 大地之吻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十月二十五日  星期五 

 

新西兰奥克兰---澳大利亚墨尔本 

   凌晨两点50分即起,4点10分抵达奥克兰机场,托运、安检、过关……时间相对充裕,大家又都散布于机场购物中心的不同窗口,我们的候机厅旁即是手表专柜,放下行李箱,走向柜台,丁总提议买下两只瑞士手表,这比国内同类表要便宜许多,几百元人民币,划算的很呢!时间无多,口袋里那点澳币就把它花光罢!

   航班于6点40起飞,此时晨光绚烂,飞机与朝阳同升,舷窗之外,朝霞满天,光晕四散,月亮西悬,俯瞰大海如碧,白云悬浮,拍岸浪花犹如一条银色白练伸向天地尽头,七彩山峦与碧色海湾随着飞机的转向升高,变幻着绚丽的光影,渐渐从眼前遁去。俯瞰南太平洋,海浪碎银点点,白云浮游变幻,天之大,海之蓝,飞机载着能够思考想象的生命,飞向下一个目的地。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收起相机,闭目沉思,脑子里就飘过东坡居士《赤壁赋》中的句子,想那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功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其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去羡慕它们呢?天地之间,万物各有所主,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清风明月,耳朵听到了才能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能成其为颜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苏子能与同游的人共享大自然之清风明月,并留下千古不朽之名赋,想那结伴而行的人都应该是高山流水的知音吧?而今人同游的物欲世界,这个团队里,这个飞机上,此时此刻能有与古人相接的知音么?宇宙万物,我们能知几许?当年的东坡居士倘有条件飞上万米高空仰观俯察,其眼界及思接所及恐怕远不止于江上清风之明月了。

    8点50分,飞机降落在墨尔本机场,出关手续较新西兰要流畅的多,9点40分出关。地导是一位看上去还是个孩子的中国留学生,显然不够专业,介绍凌乱,语言无多,只是领着我们一个景点一个景点的转,抵达后,说上几点几分到这里集合,便径自玩他的手机去了。念他还是个不成熟的孩子,加上多数人的心思已不在观景上,所以,并未对其提供的服务有所责备,只是根据各人的喜好及时间要求,完成游览任务按时集合而已。至于我,当然不会放过每一处游览的机会,尽可能的将一己发现摄入镜头。

    墨尔本是澳国第二大城市,亦为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为维多利亚州首府,城市绿化面积高达40%。大墨尔本地区面积达到3400平方英里(8806平方公里),是全球最广大都会区之一。该市曾连续多年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其中,在2011、2012和2013年连续3年的宜居城市评比中,墨尔本均摘得桂冠。1851年至1860年,由于在墨尔本附近发现金矿,淘金热潮让人口激增,墨尔本迅速成为当时的大英帝国乃至世界上少有的繁华大城市,并因此得到了“新金山”的别称。1901年至1927年,墨尔本曾是澳大利亚的首都。今天的墨尔本有“澳大利亚文化之都”的美誉,是全澳的文化、工业中心。墨尔本也是一个时尚之都,在服饰、艺术、音乐、电视制作、电影、舞蹈等潮流文化领域引领全澳,甚至在全球某些领域皆具影响力。墨尔本是南半球第一个主办夏季奥运会的城市,一年一度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F1赛车澳大利亚分站的比赛,举世知名的国际一级赛事墨尔本杯赛马都在墨尔本举行。坐拥宁静的亚拉河谷,墨尔本宛如一个头戴多顶皇冠的婀娜女子,这个魅力四射的都市颇具八面玲珑的气质,显然仅凭一面之缘难以看透她的神秘面容,但只要靠近,她那四处弥漫的艺术气息就会扑面而来。

   浮光掠影联邦广场和皇家植物园,前者的建筑群以其抽象的超现实的模式展现于世人,成为21世纪墨尔本的新象征。后者则以澳洲城市内最大的国立植物园而著称,园内草木葱茏鸟语花香,可惜逗留时间太短,无法摄其全貌,匆匆而过的路人,只能以匆匆而过的方式掠过,如此而已。

   接下来游览史旺斯顿街圣保罗大教堂。青石是这座哥德式大教堂的主要建材,内部彩色玻璃窗、釉烧地砖、木制设备,将圣保罗大教堂妆点得更加庄严肃穆,一种对宗教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西方当代哲学家之父康德于十八世纪曾有过“四问”,即吾阿谁?吾何为?吾何知?吾何望?这简洁而又深沉的四问,无一不体现出人的宗教感。作为当今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人数最多的宗教,基督教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跨越国界,超越语言,世界共享这一心灵鸡汤。在这座哥德式的教堂里,我怀揣相机端坐长椅,凝视教堂穹顶陷入对宗教的思考,“ 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这是康德碑文中的两句话。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复的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就宗教而言,我虽不信奉,却一直怀揣敬畏,尤其是基督教,窃以为对道德的引导与宣扬其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对爱的宣扬与对“罪”的提出尤其重要,它宣称人都是有罪的,即有罪性,犯下罪行的人死后将受公义的刑罚与灭亡。因此,它极大的改变了人的道德观及社会风俗,例如反对弃婴、反对人体献祭等。基督教是高于道德范畴标准的宗教,所要求的行为全是真善美的行为,上帝不希望一个世人下地狱,希望所有人都能进天堂,希望所有人在自由选择中能选择上帝慈爱的父亲,选择永和的天国,如果依然沉迷于罪恶,沉迷于这个世界,上帝、主都会痛心看到下地狱受折磨的灵魂……静坐教堂里,想了这许多,东西方文明的差异就在于信仰的不同,纵观我们的民族,至今也没有一以贯之的信仰,或者说选择了错误的信仰,因而结合中西方文化,寻找到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信仰,就显得刻不容缓,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曾断言,再过20年,中国将变成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虽系危言耸听,但终究是振聋发聩的!一番杞人忧天之后,重新捧起相机,这个教堂允许拍片,自然不会放过拍摄机会,补缺了在悉尼圣玛丽大教堂内不准拍片的遗憾。

   出圣保罗大教堂,来到位于墨尔本市中心的费兹洛公园,游览坐落在公园内的“库克船长的小屋”,这是一幢真正的小屋,简单、朴实,甚至粗糙,斜顶铺瓦、石砌墙面,暗黑的褐色透出古老沧桑。1728年詹姆斯·库克就出生在英国约克郡的这座小屋里。1934年墨尔本建市100周年大庆时,澳大利亚一名实业家拉塞尔爵士出资800英镑,将库克船长在英国的故居买下,作为礼物送给墨尔本市民。人们把这座故居小心地分拆开,把每一块建材编号,由英国海运到墨尔本,再照原样组建而成。小屋分上下两层结构,楼上是库克船长父母的卧室,楼下有一间是厨房和会客厅,还有一间是库克居住的小卧室。小屋门口的小径旁,立着库克船长的紫铜雕像,头戴三角军帽,身穿紧身衣裤,下着及膝绑腿和扣绊鞋,左手持一纸航海图,右手握一柄单筒望远镜,深邃的目光泰然地凝望着远方。

    在世界航海史上,库克船长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与哥伦布、麦哲伦、达伽马这些世界航海史上的先驱相比,库克船长的航海探险虽晚了数百年,可他的发现同样具有重大的划时代意义。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他率领他的探险船队纵横太平洋,行程数十万里,多次死里逃生,化险为夷。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都曾留下他的足迹,至今在大洋洲,库克船长的名字依然具有无可替代的位置,就像当年他所驾驶的发现号一样,他的使命就是为了发现,他的生命就是为了发现,他来到了太平洋,也把自己的生命最终留在了太平洋。

    行走着,观赏着,拍摄着,思考着,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是在“从深度上观察现实”,我只知道,每当我举起镜头的瞬间,无不保持着一种特定的闲静心态,摆脱去纷纷扰扰的世事,摒弃用实用的目光去注视被表现的对象,而是强调被表现对象的主体与现实之间形成一定的心理距离,从而对表现形式作美的审视,在虚静恬定的心态中,把一己的心灵超脱于自然人世,寄心于无限之时,游情于寂寥之间,物我两忘,超越时空,超越上帝,此时此刻的生命似乎由此获得了永恒。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摄影不只是拍照,乃是关乎生命的哲学呢!

   午餐就餐于一家老干妈餐馆,自凌晨两点半到中午12点,再加上倒时差的两个小时,等于12个小时了,大家早已饥肠辘辘,哪还顾上味道如何,吃的自然是香甜可口。饭后安排自由活动,在异国的最后一个下午,同伴们的注意力不用说又都集中在购物上了,我与丁总、张兄还有滁州的陈总一道,与其说是购物,毋宁说随大流,囊中羞涩啦!倒是丁总,毕竟是女士,天生的购物尤物,兴致勃勃,背着背包大步流星的从一个商店到另一个商店,好在有亚拉河相伴,进得商场随大流,出的商场拍风物,并未觉得空耗时光,何况逛商场的本身也是一种观赏,一种见识。在随丁总等寻找名牌商场时,一不小心,钻进了墨尔本皇冠赌场,这个集顶尖娱乐场所、豪华酒店、世界级疗养温泉,以及汇聚多种世界名牌、各地美食于一身的豪华赌场,的确是让人开了眼界,看那众多的赌台与老虎机上表情专注神态各异的男女赌客,保守而封闭的心灵似乎打开了一扇窗,忙碌与悠闲,贫穷与富有,男人和女人,年长与年轻,来到这里,无不得到一时的精神上的放松。对比一下国内,与其视若罔闻于十亿人民九亿赌的现实与不顾,哪如放开赌博的市场,国家得其利,百姓得其乐,何乐而不为呢?!

   两个小时后,重新集合,在车上,小导游介绍下一个景点是企鹅岛,往返需两三个小时,大家一片唏嘘,都说一日下来已经非常疲劳,明天还有十来个小时的飞程,嚷嚷着取消该行程,导游面露难色,挠着头说,那怎办呀,除非大家都签字取消上企鹅岛,否则,只要有一个人坚持要去,我们都要一个不拉的前往。看着眼前景,听着唏嘘声,我把目光移向窗外……“邵部,您的意见呢?”是团长钱总的声音,团长很明白,此时这个团队里,除了我,恐怕没有人再想去下一个景点了。“大家意见为意见吧”,我如此回答。其实,不远万里来此目的无非就是多走走多看看多体验多了解一点异国风情,我不愿为一己的权利和想法而坚持,更不愿因为我的坚持而强迫大家,来到这里本是为了享受生活,无奈大家享受生活的出发点不同,为了观风景而吃苦头,大多数人不情愿,我也只能留遗憾于心底了。对比一下前年的西藏之旅,志同道合的摄友们行停自由,一呼百应,20天时间每人才花去7千多元人民币,而收获却远胜于此行,真的对不住此行的银子啊!转念想,总不能不顾大家的感受而满足于一己之愿,这原本就不是鄙人的性格。

   往旅馆的路上,凭窗凝望夕照下的楼宇街景,意绪却飘向百公里外的企鹅岛,晚霞映红天际,汪洋绚丽多彩,海天相连,雪浪滚滚,惊涛拍岸,天际渐渐地昏暗下来,白日外出觅食的企鹅出现在海面上,由远及近,陆续登陆,越聚越多,最后居然排列成整整齐齐的方阵,接受着人们的检阅……

    澳洲下榻的最后一家酒店,条件依然很好,尤其是卫生间的装潢简洁而考究,非常人性化,用LX3拍下一组图片,倘若今后有机会装修新居,应该是不错的参考。

    还有值得一记的两段花絮,丁总上午花一千多元买的一只名牌箱包,不小心上了锁,上锁前未记密码,无法打开,只得拉上我和张兄打的寻得那家商店,店员无法打开,请示店主调换,遭否定,最后还是由我设法撬开,解了当务之急。待问题“得到解决”,已到打烊,见有好几位顾客捧来物品付款,遭店员婉言拒绝,说服他们“可以明天再来购买……”几位顾客只得悻悻离去。由此可见,与国内商家想比,其经营理念真乃大相径庭。

    出店门,沿街寻的回旅馆,见一白人丽人,气质优雅,面带微笑,坐于简椅,怀抱手风琴,正在旁若无人的演奏着“三套车”,身边放一打开的手提箱,内有路人投下的硬、纸币,欣赏街头悦耳动听的优美旋律,也情不自禁躬身放进两枚硬币,博得演奏者的莞尔一笑。坐在车上,不忘刚才一幕,如此优雅美丽的女子,为何于街头卖艺?或许她就是钟情于这种乐在其中的自由生活方式吧?

   回到酒店,电梯里张兄耳语予我,今晚是否应该加点酒菜大家聚聚餐?我明白老兄的意思,明天就到了分别的日子,这个组合即将解散,而恰恰这顿“最后的晚餐”是自行安排。因之笑答,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您我就别操那份闲心了罢!方便面加水果黄瓜,完成了我们在澳洲的最后一顿“晚宴”,或许留下的印象远比聚餐要深刻得多呢!十天行程下来,每个人的性格为人、团队精神都基本掌握了,都是有身份的人,亦算是有钱的人,但作为一个大写的“人”,显然还有相当的差距,至少距定义上的“公民”素质还差的很远呢!

    明天就要启程回国,行程已完,自本月16日踏上地球上这片最大的岛,最小的州,收获多多,遗憾多多,思考多多,唯有文字无多,只待回国后再作补记了。

 

                          2013年10月25日散记于奥克兰、墨尔本

                           2014年3月19、20日墨稿补记于忘言篷

                                    24日修改植字电脑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蓝色之旅(十二)

 



幽兰静水

  百忙中的一次旅行,无疑是人生命中的动人篇章。《蓝色之旅》以生动、美妙、中肯的语言,精致光华的艺术摄影,展示了大洋岛国炫丽的美景:蓝天大海、鸟语花香、清风明月,美轮美奂的建筑和风土人情。抒怀大自然的变幻莫测、浩瀚纯净和旷远空灵的豁达心境,引人入胜!更令人感慨的是,在同行者梦寐静谧之时,作者灵感遐想,触景生情,思接千载,以东坡先生的幽思、古韵,感悟人生哲理,给生命以更多的责任和担当,实乃《游记》底蕴和升华的精彩之笔:旅途在脚下,信念在心中!启迪深沉的思考!
蓝色之旅(十二) 欣赏佳作,遥祈春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