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几回伤往事
一棵生命力正旺且结满果实的柿树,不到一支香烟的功夫,就訇然倒下。人为的砍伐,是因了它的主人已去。三天前,栽植培育它的人离开了这个世界,并且是在留下三封遗书之后,将自己的生命挂在了柿树的枝桠上。悲剧发生的前一天,树的主人还暗示去探视的妹妹,正在谈话中的兄妹俩,惊诧于冷不丁掉落下来的一个柿子,少顷,躺椅上的他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着胞妹:“这柿树还有几天就要砍掉了……”妹疑问:“好好的一颗树,能给院子带来荫凉且结满了果子,砍掉多可惜?”大哥不语并岔开了话题。就在当夜,借助这棵柿树结束了他64岁的人生。三天后,他入土为安,柿树的生命也走向了尽头,他相信子女们不可能让它再呆在这个院子里了,他的庇荫将连同它的庇荫一同消失在这个世界里。
记得去年7月11日,我携一帮摄友自驾游西藏,出发当天接内侄电话,说“今天我陪老爸到省立医院检查……”20天后,我从西藏归来,大舅兄经过一次大手术后,依然住在医院里,夫人恐影响我的情绪和行程,并未告知大哥病情,直到我回来后方知其已是癌症晚期!其后的近一年时间里,除了经济上的资助,我们经常去探视看望,而我则分别在中秋节、春节、清明以及今年他最后一个生日里,拍下了一定数量的照片。我们非常清楚,他的来日无多,没有人告诉他得的是绝症,他也从未问及自己究竟得的是什么病,与家人之间彼此心照不宣,是这一年来最后的默契,默契的背后则是一颗心的淡定自若与一家人不尽的悲哀。今春某天上午我与内弟去探视,其时的大哥腹腔积水已非常严重,癌细胞扩散,全身哪还有舒适的地方?他说大嫂做的饭没味道,我当即下厨,用鸡蛋调制而成的疙瘩汤,大哥似感津津有味,只说好吃。我分明知道所谓的好吃只是短暂的新鲜而已。到了后来,整个腹部如铁板一般,医生说最遭罪的日子来临了……
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都有着非常强烈的求生欲望,我不清楚大舅兄选择结束生命那一刻是如何的思想,换位思考于我,也绝对会那样去做,生命的存在或许只有不给他人带来麻烦和负担,不给自己带来绝望与痛苦,才是有意义的,看似羸弱的他如此决绝,是壮举?是明智?抑或是为了家人或一己的解脱?从他与妹妹的谈话,从他给家人的遗书中似乎能找到某种答案。
“振芳、邵军,振全、杜艳,振祝、广先:
大哥我这个家庭能到现在,完全靠邵军的扶持,你不把家运安排开车,留在你身边走上正道,我们没有今天的好日子。从现在开始,你们老一辈还要多照顾我这个家,比我在世时更亲近。我看病到现在,把弟妹们的钱花很多,你们知道大哥没本事,总的说,是维护这个家庭的图强。我死后,今年到年没有特别变化,还到我家过年,陪大家人老三辈过热闹年,我就特别感谢了。
大哥
7.4
”
这是他临终前夜写的三份遗书之一,给弟妹们的,读起来平实亲切,除了“我死后”三字,似乎看不出多少悲情和异样。论文化,他甚至没上过初中,论作文,也从未见他有过像样的文字,但是,“大哥”的角色,他的担当却是无可挑剔的。妻常向我谈及她的孩提时代,心灵手巧的大哥是怎样的关爱并宠着这个小他一旬(12岁)的妹妹!大哥亲手为她缝制的衣服,总是引来同学们羡慕的目光,大哥精心为她打磨的红缨枪在全班乃至全校都是最漂亮的,大哥给她零花钱,为她买书、买学习用品,家里的活计只要有大哥在,就不会支使弟妹们去做……
自从我做了他的妹夫,近三十年来。一直是以此为家的,概因我之父母早逝,长子无家,所以每逢节假日,这里就是必然和必须的去处,岳父母在世时是如此,逝世以后依然如此,原因概就是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了。于这个家庭,大舅兄在遗书中提及没有我的扶持就不会有这个家庭的今天,说来令人惭愧。就我而言,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对孩子的教育以及一些处世理念的融入其中,一个淳朴而又与世无争的农民家庭,对我这个有点墨水的姑爷,总是推崇有加的,家中的重要事情,我的意见建议往往会成为最终的决定,而在经济和政治上,却并未沾到这个“当官”的妹夫多少光。这一建在李家祖坟上的院落,起始阶段仅为三间简陋的土坯草屋,二十多年来,是大舅兄省吃俭用,硬是靠一己的肩膀和双手,垒起了小楼,院内院外的水泥地坪,全仗他今日一块、明日一方花费数年时光做成,没有帮手,也无需帮手,“不是大工程,犯不着请人帮忙,更不存在对外包工”,大舅兄如是说。
距家约一华里的池塘边,还保留着数间砖墙瓦顶的猪舍,那是大舅兄养猪养鸡的所在,他曾经在那里做窝打铺数年,赚未赚到钱不敢说,倒是我们每每总能分享到黑毛猪肉和土鸡笨蛋。岳父岳母在世时,他是长子,更是孝子,尤其是老人们后期卧床不起的照顾伺候,他付出的精力和代价是无法用语言表述的。而在二老相继去世时,他又是如此的睿智与脱俗,丧事从简,拒绝大操大办。我们整理遗物时,发现他收藏的一个蓝色笔记本,上面记录着岳父去逝时所收丧礼:人民币2280元(至亲每人30元—100元不等),花圈22个,被面19床,圣泉干啤两箱,红梅香烟一条。其时已是1995年,按当时的社会风气,除了他家一以贯之的人际往来以及我在当地的影响力,倘若大操大办敞开收受丧礼,少说也会敛得几万元!然而作为长子的大舅兄,谢绝了左邻右舍和社会各界的纷至沓来,把父亲的丧事办到了极简。其间固然不无我的观点,但没有他的主导和决断,达此效果绝无可能。
随着孙儿孙女外孙的渐渐长大,身为爷爷,除继续他的田间耕作和忙不完的家务,又把大嫂遣往合肥带孩子读书,家中留下了不会做饭的自己,繁重的体力劳动加上饥一顿饱一顿的凑合,一晃又是几年,而这几年体力的、精神的、生活的消耗,很难排除不与他的癌病无关。
“人死如灯灭”,出现在他给子女的遗书中,他的选择,他的决绝,他的自缢的勇气,足以说明大舅兄外柔内刚的性格以及淡定而又睿智的人生态度,朴素而无华,执着而坚定,平凡而伟大!他的死,是为了减轻家人的负重,是为了不让自己的痛苦转嫁给活着的亲人们,就连自缢时间,也选择在阴雨天,以减少酷暑对家人和祭奠者的炙烤。
人去树倒,睹物思人,我从他的遗物中抽取几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粮票布票,还有一摞无人问津的图书,我将把这些旧物放进我的书斋,收于橱,藏于心。我亦终将逃脱不了大舅兄样的命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我亦必然会效法他的毅然决然,所不同的该是不愿连累我亲手栽培的另一株绿色生命了。“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年的春节我们还会去那个院落团聚,与大舅兄团聚!今后的岁月呢?随着逝者的远去,这个院落还属于曾经拥有过的数十年间的欢声笑语么?
2013年7月10日至23日断续于忘言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