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烟 外 柳 丝

(2011-08-11 06:04:42)
标签:

牛郎织女

寿州

韩庄闸舟中七夕

迢迢牵牛星

天上人间

情感

分类: 心源文字

 

 

    七夕之夜,天气温热,独坐昨才移驻的办公室,透过四壁塑窗,见阔大的训练场空寂无人,白日的那种轰烈喧嚣似乎不曾发生过。高杆灯光之外便是禾木入梦的田野,冥冥之中,可闻蛙声断续,偶有萤虫掠过,举头望天,未见繁星闪耀,那条横贯南北的浩瀚银河以及隔河相望遥遥相对的两颗星星,也不知阻挡何处?莫非这个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因了如今鲜有年轻男女去看重而变成了某种垂怜?也或许,远在偏僻山乡,还会有那么几位痴情的女孩躲于瓜果架下偷听天上牛郎织女的脉脉情话。

   七夕之漆黑无垠,该不会是“梅花”所致吧?台风尚在远处,云却已被推积过来,湮没了迢迢河汉,未知距海尚有些距离的寿州内陆,会不会被“梅花”带来雨水,会不会“终日不成章,泣泪零如雨”,将这平静的夜晚涂抹上些许的玉佩铃声。下意思的拨话家中,未语听那端,

“今晚回不来了,是吗?”

“就滴,今夜无鹊桥……”

“抓紧回宿舍洗漱吧,莫耍贫嘴了罢!”

每日与妻通话并无多言,习惯于三言两语,道平安,送问候,犹如捧杯白开水。昨晚回家,难得陪妻散步,邻居大嫂与我们同行,谈及次日七夕,大嫂说“老弟回来的正是时候!”我调侃:“明日梅花有约,今晚先妻过河。”大嫂笑,妻却一本正经的说:“这可不是什么好节日,悲剧呢!一对相爱至深的情侣,一年才有那么一次相聚的机会,多可怜啊!”妻之言不无道理。“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女人们走在前面,我随其后,口中念念有词,大嫂回头语赞,两个高中生女人是能够听得懂我吟诵的古诗的,尤其是妻,共同生活了一辈子,早已习惯了愚夫的哼哼唧唧。

    此夜,七夕何年?无论天上人间,好像都缺少点浪漫的气息。我们这一代人,不像现在的许多年轻人,敢爱敢恨,敢作敢为,更多的浪漫往往深藏于心从不外露。爱美心存,蓝颜知己,总有相悦,但终究会止步在道德的底线之内,人性中的许多欲望最终无不埋藏在心灵的最深处。想那网络上曝光的某市组织部长,居然收藏了他与之交欢的三百余名女人的阴毛,岂止于毛骨怵然!岂止于令人作呕!或许他在每一位女人面前都编织着同样的谎言,或许这些谎言中不定没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或许在某个七夕的夜晚,这位部长大人与某位女人仰对星空,“祈祷”他们的“幸福情缘”……倘若七夕如此,则实在是一种罪恶的渊薮了!

    曾经与一位无话不说的朋友聊天,他说,生命的时间越来越少,开始没有紧迫感,现在越来越有了,并说自己一直是一个精神的享受者,甚至很情色。问之靠什么去情色的?答曰,靠的是眼睛、耳朵、文字和心灵,有了这些,精神世界就可以得到升华。我说,眼睛也好,心灵也罢,抑或文字和耳朵,都掩饰不掉内心深处的某些欲望。他说,若无欲望,即如死水,欲望就像吃饭,不在于吃得多,而在于营养够了就行,多了无用,否则消化不了。他说的极是,每当一人静座书斋,注目那些个并不值多少钱的古玩字画,笔墨纸砚,满壁图书,就会情不自禁的心生空无,这些东西当为毕生所集所寄,可毕竟是身外之物,当有那么一天一命呜呼驾鹤西去的时候,这些曾经的最爱还属于你吗?所以,外在或者说物化的东西于我,越来越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什么是属于肉体的?连灵魂也是虚幻的呢!谁又能说,这世界的一切不是幻像?“或许是因为我们生活的还可以,让你有时间、有精力、有条件去胡思乱想。”我的这句话被朋友喻之为“一语中的”,并说就像他“最近写的一首不成体统的诗:

               在现实这个世界里

               诗意是饱嗝

               吃美了

               心情熨帖了

               才可能酝酿

               但有时候

               他却可能

               在五脏六腑里

               叽里咕噜的转悠个够

               最后改道而行

               成了一个屁

               ……”

诗,是有点不成体统,但确是精辟得很。诗情画意原本就是安逸者的饱嗝,劳苦者的屁。不对么?我想我们至少都能算得上是安逸者了。七夕之夜,空调清凉,没有蚊叮虫咬,无须把扇摇风,那边电脑里播放着“班得瑞”,这边池砚案头,笔走龙蛇,如此这般,何须要追根问底究竟自己想干什么?究竟为谁而活?这个世界于一个人的生命原来是毫无关联的啊!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落笔前,因七夕而吟诵清代姚燮的《韩庄闸舟中七夕》诗,信手写下“烟外柳丝”,本欲抒发点浪漫的文字,然却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且杂乱而无章,权当七夕之夜的一段记忆罢,除此之外,便只能去玩味“烟外柳丝”那份唯美的梦境了。

 

                                        辛卯七夕之夜墨稿于开运驾校

                                           8月10日整理植字于电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