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 家 老 二

(2010-01-19 08:14:53)
标签:

家庭

老二

弟妹

小弟

大伯

合肥

情感

分类: 心源文字

 

我 家 老 二

 

出差黄山途中,接老二电话,要我在最短时间内赶到合肥,家有要事商量。问其何事,答曰“也没什么大不了,见面再叙”。同行的两位老总建议是否提前回去,我说,不用,办完事回去来得及。

我知道,有事是肯定的,老二就这样,从小到大,习惯于大哥这根仅年长他两岁的拐杖,但凡与我联系,就意味着又要交给老大某项任务了。然而,在寻常的日子里,包括节假日,却从不曾收到过来自老二哪怕是片言只语的问候,尤其是他经济上真正自立以后。

老二其实排行老三,因上面还有长我一岁的姐姐,但农村总是习惯于按男性排行,所以,我就变成了老大,老三自然也就成为老二。他是我们姊妹六人中唯一一个未进过校门的人,那时家境太艰难,父母不得不狠下心来牺牲掉一个孩子读书,以便带更小的幼儿。当时我和姐已入学,老二的后面还有挨肩三个弟妹,牺牲品就历史的落在了他头上。父母选择不让老二读书还有一个其实是借口的原因,就是老二从小很淘气,他的淘气甚至还有些与众不同,小小年纪居然知道那些男女之事,有一次他在母亲面前说起邻居家的事,被母亲狠狠的揍了一顿。母亲后来对父亲说,这老二看来难成器,将来长大要及早成婚,免得出事。

老二没有出事,但的确是个情种。他不仅有着 172的个头,而且五官端正英俊潇洒,必须承认他有着很容易讨女孩子喜欢的外表,再加上他的言谈举止,善于沟通,手脚勤快,不知底细的人绝不会知道它未曾读过书,这一点可能与整个家庭语言环境有关,毕竟父母都有文化,除他之外的兄弟姐妹都在读书。记得我还在读高中时,十五六岁的他就与生产队的一位漂亮小姑娘谈起了恋爱,他们恋的很投入很认真,只可惜,那时的家境女方家长无法接受。几年以后,那位姑娘被父母远嫁他乡。回家时父亲告诉我,老二这阵子很伤心,光闷头干活,少了许多言语,真的该给他介绍个对象了。

时为上世纪的1975年,母亲已在三年前病逝,父亲病魔缠身,我们的家,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好在,我已有了一份月薪25元的工作,老二也成长为家里的强劳力了,姐姐的红民校由大树下转入室内,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耕读教师。其后的两年,实际上已成为家庭顶梁柱的我,在父亲的协助下,翻盖起四间在当时算是像样的砖根土墙草屋,父亲到远在数十里之外的远房堂妹家求亲成功,一年后,老二娶表妹为妻。至此,家庭所有的债务已落我肩上。

土地联产承包后,三个弟妹和体弱多病的父亲均随尚未成家的我读书生活,老二凭借着自己的踏实苦干和我的经济支援,连续几年丰收,总算是支撑起一个家庭。但是好景不长,老二倔头,不生男孩誓不休,一连四胎,总算在第四胎圆了男孩梦。孩子多负担重,加上那时的农民负担也在不断上升,种地的收入远远不够维持一个六口之家。不过,老二虽有担心却并不害怕,他心里明白,有大哥大姐在,有相继毕业参加了工作的弟妹在,他的困难就不成其为困难,五帮一好帮呢!因而,他从不羞于我们的接济,更没觉得我们的帮助有什么不应该的地方,四个孩子穿衣学习的费用几乎都出自我们的钱袋。老二天生的大大咧咧,自己有的,舍得拿出来做人,张口向你索取,也没什么不好意思,何况是姊妹弟兄。为解决他的根本问题,同奔小康,我曾利用农村扶持政策,先后两次为他办了几万元养殖贷款,结果,猪未养成,血本无归;养鸡失败,空留鸡舍!这些个大窟窿最终都由我一点一点的扑上,老二从未提及过还贷事宜。

时光流向世纪之交,农民们不堪重负,撂荒大面积土地,涌进城市寻找活路。老二也就是在这种时候,先是只身一人而后携全家离开家乡走进省城合肥的。其间得到已在合肥工作多年的小弟小妹的竭力帮助,渐渐的站稳了脚跟。从这时起,我这个大哥在轻松了许多的同时,也几乎得不到任何来自老二那里的直接信息,但是他的发展以及与他有关的讯息我还是了如指掌的,细心的小妹常将老二的情况介绍于我。如今,几个侄女侄儿均已长大成人,已有两个成了家,他们虽读书不成,但都是做生意的材料,两个侄女经营小电器,老两口带着儿子还有未过门的儿媳,分别经营着两处小吃部,生意红火,不久前才乔迁进在合肥买的新房。看得出,现在的老二已今非昔比鸟枪换炮了,其日子比大哥要滋润的多!

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生活环境的改变,老二潜伏在身或新近附着身上的一些习气也开始有所显露。譬如说怎么也摆不像的老板作派,譬如说讨论问题时的“牛气冲天”,譬如说接人待物上的漫不经心,譬如说处理事情过程中的大而化之……09年清明节扫墓过程中的一个细节颇耐人寻味,在给父母的坟头加土时,若在往年,他是主力军,而这次,他没有动手,成为一名旁观者;从父母的坟冢移向祖父的坟约一公里路程,其铁锹、礼花、祭纸等祭祀用具,我和小弟等均手拿肩扛,老二也是徒手走他的路。小弟拱拱我呶嘴向走在前面的老二说,“我家二老板真是越来越牛了,你看他身上,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我接过小弟的话说,“也许老二觉得以前他付出的很多,现在该享受享受了。他想使自己绅士起来,大哥理解他!”小弟点头称是。

黄山归途中,我拨通老二的手机,告诉他我们一行三人,那两位都是宾馆老总,不图排场,就想在你小吃铺里吃你做的土菜,顺便弟兄俩再谈谈要说的事情,行不行?老二说:“行,没问题。”结果,当我们于12点半赶到他的小吃部时,老二居然没做一点准备,问之何故?答曰:“旁边的小吃部和我做的差不多,我已打了招呼,就在那里吃。”我愕然过后更是无言以对!两位朋友在旁打圆场,只说行行行,简单吃点就行……这顿饭到了近下午两点才吃到嘴,什么滋味我已记不清了,两位老总感觉到了我的尴尬,也原谅了我到老二那里吃中饭的错误决定。当然,关于老二的“要紧事”也说了,是关于娶媳妇如何酬客以及要孩子大伯当主婚人问题。前者我说你按自己的思路办,后者大伯责无旁贷。

这就是我家老二,他的过去和现在。作为大哥,我为我家老二拥有的现在高兴、赞赏,而心底里还是觉得过去的那个老二更真实,更亲近,更可爱,尽管那时我为他付出了许多。

 

              2010117日于痴儿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