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濡化失落的文人画

(2009-02-23 17:24:43)
标签:

文人画

濡化

笔墨

书画家

士夫画

中国

文化

分类: 心源文字

 http://img1.artxun.com/bbs_meishujia_cn_WY_BBS/2/3439/thumbnail_400_400.jpg

 

濡化失落的文人画

 

   “文人画”,亦称“士夫画”,中国绘画史上的名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绘画,以别于民间和宫廷画院的绘画。文人画的作者一般回避社会现实,多取材于山水花木,以发抒个人“性灵”,其标举“士气”、“逸品”,讲究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并重视文学修养,对画中意境的表达以及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展,有相当影响。但其末流,往往玩弄笔墨形式,内容趋于空虚平乏。

    当下常有画家给自己的作品冠之为“文人画”,更有靠以此营生的载体和枪手们的鼓噪吹捧,当代似乎还真的拥有众多文人画家。愚以为,文人画的写意传统到今天已经走向末路。这当然不是说文人画从此以后可以不画了,而是说在固有意义下的文人画不可能再有超越了。因为时代已经发生了深刻地变化。

     首先是人的生命态度发生了变化。我们的古人以文为本,他们专注、单纯、彻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现代人则天天在改变着自己,没有几个人还能坐在书斋里不闻窗外事只读圣贤书。现代人大都不甘寂寞,在铺纸几案调色着墨的同时,意在纸外,幸许正思想着如何炒作、推销自己呢!现代人的脚已经不象以前那样坚实的踏在大地上了,轿车、空调、酒店、写字楼,报章杂志、影视电台、网络视屏,已将稍有一点“姿色”的“艺术家”们娇惯的两脚不着地了。毋庸置疑,人的生命和身体的忍耐程度恰恰是诗歌产生的平台。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画家已经很难有诗意的表述,作为文人画重要的诗意境界,也就无从谈起了。

    其次,人的境遇也有所改变。古代的文人天天在诗词歌赋、诗书画印和笔墨游戏中浸淫,而现代人则不可能再有这样的生存氛围,许多书画家特别是那些急于想成名的书画家,谙熟当下政界、艺术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拜领导、拉企业、傍名师、钻协会、跑评委、买大奖、办个展……,非浸淫笔墨,乃经营关系!创作主题心灵的“物化”,使得艺术失去非功利的超越性价值追求的本真,成为追逐“名”和“利”的婢女和工具。

    此外,自然环境,人和自然的关系也在改变。过去的人是自然之子,传统艺术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现代艺术家门无不以自我为中心,现代传媒和“展厅机制”的双重作用为那些投机者特别是青年书画家们的“青云直上”提供了天然良机,他们无需再像古人那样与大自然“天人合一”,以“技”与“道”的修炼相融而名成功就。失去了文人画的自然观,今天尚在标榜着的所谓文人画,实际上已濡化失落,玩弄笔墨形式,内容空虚平乏,充其量也只能是形式上的躯壳而已。

     文化是一个时代的哲学反映,当以“物化”为内核的现代文化以其狂飙的态势占据社会意识主导地位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作为传统文化精华的文人画,正在经历着形式追求替代精神挖掘,矜奇弄巧掩盖审美内涵,技术元素遮蔽心灵自由的问题情境,文人画的濡化失落也就成为必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湖  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