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南琼海博鳌蔡家大院游记(转载)

(2011-10-27 15:43:21)
标签:

杂谈

    这是去年去与阿钊去蔡家大院拍的照片,转载上来分享给大家。

  坐落在琼海市博鳌镇留客村的蔡家宅建于1934年,是印尼富商蔡家森等四兄弟共同建造的一个建筑群落。四座建筑风格相似,外观酷似城堡。

从琼海市区坐车约20公里到博鳌镇然后打“风采”(海南本地人自己制作的一种拉客做生意的三轮摩托车)经博鳌禅寺,过大桥后在右边看到一路牌上面写着“蔡家大院——琼海重点文物保护民宅” 往路牌方向拐进乡村道路走大约7公里就到达莫村村委会留客村 。下面资料摘自腾讯网:

在村子的东南面,沿着一条蜿蜒的水泥路前行,在葱郁的林荫中赫然见到一幢高墙大院。这就是被称为海南侨乡第一宅的蔡家宅。初次跨进宅门,看到的是个封闭式的天井,仰头一望,二楼上的雕花围栏绕天井一周,透出一股奢华和富贵。

  这就是昔日漂泊印尼的富商蔡家森的宅院。它像一座坚固、大方、豪华、新颖、别致的城堡,宅院为砖、瓦、木、水泥钢筋混合结构组成的中西合璧的精美建筑。该宅院厅堂三进,天井两个,两侧有横廊楼阁多间,四周有厨房、柴房、卫生间、浴室、猪舍等。天井之中设有花木墀,全宅院是一座庞大而完整的二层三厅四合东西式楼房建筑。

  蔡家森宅院占地600多平方米,宅院共开大小门户35个,大小窗户104个,宅院四通八达,上下连通,堂屋、横屋以及前后井庭相互环抱,结构紧凑牢固。整幢建筑高大森严,气势非凡,令人肃然起敬。

  建宅的主人漂洋过海,创业发家后荣归故里,倾力营造这幢光宗耀祖的大宅。他们见多识广,将古老的民族传统风格与南洋气派有机地结合,营造出这片与本土建筑迥异的建筑群,令人叹服。

  古色古香的民族特色中,蕴涵着浓郁的南洋风格。屋宅的前檐雕刻着飞翘的龙头,门窗木雕是精致的传统技艺。立柱花栏又有西式的立体花盘和古罗马人像雕塑。屋顶既保留海南民居的飞檐翘脊,又有机地揉合西方的方、圆、弧形线的图案浮雕。

  院内前、后庭和上、下楼都有走廊楼梯相连,遇到下雨天,足不湿鞋可以走遍宅院内的每一个角落。紧密衔接的环廊具有挡风遮光蔽雨的功能,因此一年四季,大宅内清爽宜人,和煦如春。此外,蔡家宅还是个固若金汤的安全建筑。大门外侧的楼梯间暗藏着射击孔,可有效地防止盗匪侵袭,屋内的人无后顾之忧。

  沧桑历史

  蔡家兄弟打拼出豪宅

  留客村约有400年的历史,共有176户,居住着蔡、莫、余、朱、陈、韩、王、卢、周、覃十个姓氏。其中旅居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香港、澳门等地的华侨就有1000多人。清末,留客村的青壮年男子大都从村口的古渡口乘船,经万泉河漂洋过海当番客出外谋生创业。

  蔡家宅的主人蔡家森有四兄弟,父亲早逝,家境贫寒,蔡家森带着两个弟弟跟随去番的热潮,前往印度尼西亚谋生。他们历尽千辛万苦从事橡胶种植和船务航运,经过多年奋力打拼,蔡家兄弟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富商和印尼番客中的侨领。

  像很多从海南出去的番客一样,发家致富的蔡家兄弟心中牵挂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到家园盖祖屋,衣锦还乡,耀祖光宗。1934年,蔡家森回到琼海留客村,和兄弟们一起盖起了蔡宅。蔡家宅每幢宅院的厅堂都设置了供奉祖先牌位的公阁。蔡家宅的公阁很高,每次烧香祭祖时要用梯子上下。

  豪华富丽的蔡家大院只热闹了几年。1939年日军侵琼时,蔡家兄弟又撤回印尼,家屋只剩下不肯离开故园的老母亲和照顾她的仆人。蔡家森的母亲去世后,这座豪门宅院在孤寂中开始了无尽的守望,成为一座空宅。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海外的蔡家后人才从国外回到故园的大宅中拜祭先人。

 

(转载)蔡家大院

 

这座独特的南洋风格建筑

在海南已是不为多见

说起它很多人可能会很陌生

因为它不算是很热门的景点

它本身也没有什么耀眼的历史

而仅仅是一个海南华侨的恋乡情节

但对于我这次的收获和感受

却是难以用只言片语概之

原因只在它就处于我打小生活的土地上

而我却是在这么多年后才发现它

大院前面有一棵很大的树

需要6个成人才能抱住它

关于这棵树我并没有了解太多

但它跟蔡家大院的关系绝对是有的

走进小巷迎面走来一位大叔

介绍说是这里的工作人员

见我们来是观光拍照的

也很热情的打开门请我们进去

大门不算豪华大气

但有着不寻常的精致简练

里面大都保存得很完好

只是没有灯光的布置

假如去的时候不是晴天的话

很难看见许多的细节

大叔突然点燃一根香烟

烟顺势往上飘到上空

我抓住时机拍到一张关于时间的照片

左角的日历、还有旧时大挂钟、

以及还有随风而逝的白烟

在这里有永恒也有短暂

整个下午伴随着阳光逛着大院

心情真的很好

我们爬到二层

看到了更为广阔的蔡家大院

拍到了一张鸭子沐浴阳光的画面

这里可以看到很多旧式建筑的影子

比如有在大门上椭圆型的装饰

只是不知道还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用处

在走廊的尽头我还发现一处

是墙壁完全中空的圆形

还有外婆昨天看到说的走廊绿色瓷器

这个我并不陌生

小时候自家房顶或者墙边都有

以及有南洋风格的窗瓷砖花纹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

在通往上下楼层的通道会设计的这么小

朋友们可以目测看一下仅能容下一人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久坐停留

以上是自己一点感悟和收获

也感谢两位朋友的陪伴

 

http://s13/middle/663d3056g9901402b11ac&690

http://s9/middle/663d3056g990140775f08&690

http://s14/middle/663d3056g990140e22d5d&690

http://s14/middle/663d3056g9901412e7afd&690

http://s3/middle/663d3056g9901417acc62&690

http://s11/middle/663d3056g990141e5965a&690

http://s1/middle/663d3056g9901425fb320&690

http://s7/middle/663d3056g990142ac0336&690

http://s2/middle/663d3056g99014316b451&690

http://s11/middle/663d3056g99014381848a&690

http://s13/middle/663d3056g990143dd2a8c&690

http://s10/middle/663d3056g9901442966c9&690

http://s15/middle/663d3056g990144b2b5ee&690

http://s1/middle/663d3056g9901450e5c60&690  

http://s13/middle/663d3056g990145885bbc&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