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4/mw690/001bq2ozzy6KMch4OQP03&690
马树河,一道别样的风景
文/石头 刊登于荣宝斋呼和浩特分公司网页
早就听说马树河这个名字,当时只知道他是一名资深的电视人,应该是高级编辑吧。在他众多的电视作品里,有很多拍的是内蒙古重量级的文化人物。没见过面,对他脑子里只是空洞的想象。
第一次见面是在他的一次个人书法展上,那天我和我的朋友慕名前去。进了展厅先看作品,同时也对着简介上的照片判断哪位是作者,当然一眼就对上了。他正在展厅一侧同朋友聊天。
那个展览真的很别开生面,大概有六七十幅作品吧,行草隶篆都有,行草书能看到在米芾的帖上下过很深的功夫,但那些字又有着明清书家的一些影子。生辣、结实,有些线质接近碑法,很有一些自己的特色。但更吸引我眼球的是一些融入了趣味性、装饰性、形式感的一批斗方小品和横幅。章法、字的结体、墨色的运用、纸张的搭配都别具匠心,但绝无匠气。那作品的里里外外透漏着作者的文人气、书卷气和作者的才华与灵气。
还有一批作品,内容是作者自己的诗词、歌谣、短文、楹联等。表现手法就更加“放肆”一些。在这些作品前,我已经改变了以往在书画展上以每幅七八秒的速度前进的惯性。马先生的作品牵扯着我,我先看内容:有的诙谐有趣,有的童真稚气,有的文采斐然。再看表现形式,如:一幅六尺竖幅整张,上端横向隶书四个大字“界外云游”,下面的纸张在中心处随意划一条朱砂竖线,将纸分成左右两半。左侧行书朴实无华,是参加朋的婚宴有感,“近赴喜筵,多见气象宏大,桌上均有导示牌,上书文学界、音乐节、书画界等。也有更细分者,花鸟界、山水界、人物界,界域井然。余无界可依,只得傍友而坐。入席后先自嘲曰:吾是界外之人,云游到此,诸兄多加关照。”字幅右侧是诺大的空白,边缘只有落款的寥寥数字:“云游僧小雅堂主人树河书。”再加上数方印章点缀,一幅充满文人诙谐情趣的作品就这样让人驻足,咀嚼再三。且不说字、说文,就说那章法布局就已经新奇无比,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一根红线将“界”一分为二,但这“界”又不是死的,左侧文,右侧款,相互呼应,将作者“界外云游”之趣彰显的淋漓尽致。
和其他书法展不同的是,在展厅里两个大型的用沉船木制作的条案上,摆放着林林总总的另外一些展品:近十米长的小字册页《树河抄诗》,两册钤印着数十方篆刻的册页题签为《树河印痕》。这些篆刻作品最早的刻于四十年前,可见作者操刀之早。案子上还有厚厚两沓一拃多宽的字条,长二至四尺不等。这本来是一些可以弃之不用的边纸,但作者用来练习小字,内容多为古人诗词、信札、短文。这些东西作者没有当作作品来写,因此更加随意可爱,其实装裱起来当作作品来欣赏一点也不逊色。还有几十把折扇全都是墨香淋漓,让人把玩后不忍放下。更为有趣的是,作者为了点缀气氛,将若干个鸡蛋篮子、酒瓶盒子、塑料罐子用写有大字、小字、行书、草书的废纸裱糊起来,那些废物立时变成了艺术品,有的插着蒲棒,有的插着绢花,篮子里放着空的酒瓶……,我不知道作者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把那些没用的东西都侍弄得和书法发生了关系。
展览名称是滑国璋先生题写的六尺竖幅:“马树河书法作品展”。在留言簿上我看到了许多人的留言,当然也有滑先生的,先是一首诗:“情趣牵人目不暇,天章云锦绽奇葩,黄沙淘尽真金现,小雅原来是大家。”(马树河作品多用小雅堂冠于姓名前)其后接着写“匠心独运,用心良苦,小品妙极。”相信这绝不是滑先生的应酬之句,应该是有感而发。
看完展览,我走到马先生面前,报上了我的名字,并说想和先生随便聊聊。马先生十分随和爽快,问我都想聊什么。我以老师相称,先谈起他作品新颖的形式感。他却笑着说形式是书法之外的东西,吸引你的眼球的不是字,而是形式,那就是我的不成功。我说不是这个意思,字已经很好,但其他展览却没见过这么有形式感的作品。他说最好的作品应该是充满古气,雅气、文气的东西。让你只想读字、赏字,而忽略其他。我们面对着博物馆里古人的真迹就是这种感觉。
老师回转话题又说,现今我们一般人家中难得有一件可以称得上精品、佳品的作品。在自家居室和公共空间又想悬挂几件,给作品打扮打扮我觉得也算正当。古人的传世经典是大家闺秀,是千古美人,就算脸上有个痣,人们也说那是美人痣。而我的字只是山乡里的一个小妮子,“三气”不足,长得不漂亮,那就擦点粉,抹点油,掩饰一下先天不足吧。随后他爽朗的笑了起来。我说会打扮也是一门艺术啊。老师说,那是,这算是我的强项。四十年前进大学学美术,之后画画不多,平面设计、装饰设计却搞了不少。构成、组合等东西会很容易带到书法作品中来,这也好。古时候书法没有作品这一称呼,颜真卿的一封信就是一封信,除了他的传达信息的功能外,由于名高字好,人们也会传看欣赏以致临摹。但那时没有书法展览,收藏者也不会装在镜框里挂在家中。今天不同了,书法成了艺术作品、是视觉艺术,视觉艺术就是要刺激感官的,我觉得在字外,在形式上稍稍用点功夫,也是时代变化的需要。
老师又感叹地说,书法看似简单,实则太难了。作为传统文化,他的血脉数千年不断,源流清晰可辨,基因遗传有序,是最高级的东西。一个有悟性的人,究其一生,学到的可能也只是一点皮毛。何况我等愚钝之人,也就是凑凑热闹而已,想取得成绩谈何容易?这也是一百年中难出几个大师的原因所在。
还聊了些其他互相感兴趣的东西,我不忍多加打扰,便起身告辞。老师送我一本新书,书名《只为好玩》,其中有书法、篆刻、诗词、楹联、随笔、书装设计、集邮品设计等。全书各种内容浑然一体,十分具有可读性、观赏性。老师说全书的编辑都是自己在电脑上用photoshop完成的。对老师的多才多艺,不得不再次让我刮目相看。六十多岁的人了,电脑也玩的如此有境界。
老师是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最早的一批会员。是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会员。他迷恋诗词,是内蒙古诗词学会的会员,钟爱集邮,是内蒙古集邮协会连任两届的副会长……。我突然明白了那幅作品“界外云游”的有趣之处,老师是跨界之人,四方云游岂不快哉。
我看着老师书籍上马树河三个字,眼前渐渐地现出一幅画面,一条绵延清澈的河流,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一匹风骨高峻的老马在其间悠闲徜徉。那是一幅美妙的风景。我再回头张望老师,老师与那画面叠合在一起,我明白了,老师自己就是一道别样的风景,好的风景总是赏心悦目的。
自作咏花诗七首 http://s1/mw690/001bq2ozzy6KMcr7rigd0&690
自作诗《乌海纪游》六首 http://s10/mw690/001bq2ozzy6KMcEa9mh39&690
苏东坡江城子《密州出猎》
http://s15/mw690/001bq2ozzy6KMcNspDo9e&690
短文《界外云游》
http://s16/mw690/001bq2ozzy6KMdqlLrNcf&690
左手书
自作儿童诗《月亮是一把镰刀》
http://s3/mw690/001bq2ozzy6KMdOrGXob2&690
长乐未央
http://s1/mw690/001bq2ozzy6KMe7Ev72a0&690
百福骈臻
http://s16/mw690/001bq2ozzy6KMejQ7Rtdf&690
后乐而乐
日新又新
http://s2/mw690/001bq2ozzy6KMewKTQd51&690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http://s3/mw690/001bq2ozzy6KMeGrFIe62&690
万紫千红总是春
http://s10/mw690/001bq2ozzy6KMeQLgnfe9&690
善乐是福 福德长寿
http://s10/mw690/001bq2ozzy6KMeZUKFj09&690
自撰联
世人皆为过客 神马都是浮云
http://s7/mw690/001bq2ozzy6KMfhtzCu26&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