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杏花疏影 |
一直以来都认为,书应该是在最静谧的深夜来读的,如果一本书可以在公交车上间断的零零碎碎的看,那么这本书要么没有感染力,要么就是你根本没有读书的心境。
我已经很久很久都没有这么静下心来读书了。心情一直很浮躁,清清离开北京的时候,曾经无比忧虑的说:“嫣然,你变了,我很担心。”
我也无可奈何,尽管自己不想变化,可是环境在变,我受着外界的刺激就会作出相应的调整,所以渐渐的,我变得自己都不敢认识自己了。
这样的变化我手足无措,这样的日子忧伤而迷茫,我失去了灵智的判断力,未来如同裹在一团迷雾中,我只能亦步亦趋的走着。
我常常和清清说:他物胜了内定,把持不住。可是也常常问自己,为什么无法一任风雨兼程,我自回首风雨处,无雨也无晴?
记得当初来京的时候,师太曾和蔼和我说:拿得起才能放得下,如果根本没有拿起,何谈放下?所以当你拿得起的时候,千万要记得,这是必经的历程。
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放下,菩提树下的领悟一直离我很遥远。
但是就在昨夜的寂静中,我却突然可以沉下心思去读书了,读得很忘我,一书完毕,已经是夜里2点。
夜很静了,我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和远处的汽车声,心绪宁静安详,没有猜疑不安,没有忧伤纠缠,这种久违了的静心。心明见性,不知道这是不是个好兆头?
前一篇:生日,随便回忆一下
后一篇:花楹、江中草与爱楹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