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诗香词韵 |
一场春雨淋漓之后,洗去了大地的尘埃,柳树在烟雨朦胧中更是青翠欲滴,动人心弦。地面则积起了一条条的小溪,繁花褪去,花瓣像一叶叶扁舟,顺水流去。实是动人之景!
但是,此句虽优美,却不是极美。美不过“榴花开欲燃”,幽不过“疏影横斜水清浅”。
古人评诗词,往往以意为重,认为“意乃诗词之魂”。在我看来,此句胜在意境。
词人并不是把红尘看得一无是处,相反,在词人眼中,红尘是经雨水洗过的柳,是婀娜多姿,烟雨蒙蒙的柳,是相当吸引人的色更重的柳。在这种红尘中,作为词人象征的花,也不是残花,而是繁花,正处于极盛时的美丽。但是,就是这样,词人却作出了繁花褪去,铅华洗尽的决定。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隐士,或环境不允而隐,或能力不足而隐,前者只能说是无奈而隐,后者则是不得不隐,都算不得真正的隐。真正的隐乃是句中所言的,在大盛之时,毅然放弃一切,飘然而去,泛舟于五湖之上!也只有这样的隐,才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隐!
但是,此句虽优美,却不是极美。美不过“榴花开欲燃”,幽不过“疏影横斜水清浅”。
古人评诗词,往往以意为重,认为“意乃诗词之魂”。在我看来,此句胜在意境。
词人并不是把红尘看得一无是处,相反,在词人眼中,红尘是经雨水洗过的柳,是婀娜多姿,烟雨蒙蒙的柳,是相当吸引人的色更重的柳。在这种红尘中,作为词人象征的花,也不是残花,而是繁花,正处于极盛时的美丽。但是,就是这样,词人却作出了繁花褪去,铅华洗尽的决定。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隐士,或环境不允而隐,或能力不足而隐,前者只能说是无奈而隐,后者则是不得不隐,都算不得真正的隐。真正的隐乃是句中所言的,在大盛之时,毅然放弃一切,飘然而去,泛舟于五湖之上!也只有这样的隐,才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隐!
前一篇:春日远眺有感
后一篇:宋词赏析——《苏幕遮》 范仲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