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双胞胎男孩两岁半争吵打架玩耍童年快乐育儿 |
哥哥家的两位男同学,两岁半,性格大不相同,但共同特点是好动,爱说,能说。
爱说的程度怎么形容呢?就是四川人常讲的“话婆子”,反正几乎把我的头都说晕了。
能说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见什么都会说,有时候所有大人都会有点惊讶。
(有一阵子,我几次梦见这两位同学,穿着我这个姑姑给买的橙色衣服,站在那里说“我知道你是姑姑,你做的白菜很好吃”,当我见到他们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和我梦里的样子一模一样。)
两位同学常常大方的说“轮流玩,轮流玩”,当然,这么说不代表不争吵,不打架。
天上飞过一飞机,一个说,这是妈妈坐的大飞机,妈妈去上海出差。另一个说,这是姑姑坐的大飞机,去北京的。说着说着就开始争吵起来,互相不服气,最后再不行就打,哈哈。
公园里有人拍婚纱照,穿得旗袍,两个就说,看,古代美女在那边。
两位同学推着自己的小自行车往家门口走,甩一句“爸,我上班去了哈”。
十字路口,站着位交通警察,一个说,警察叔叔警察叔叔,另一个明明知道是警察叔叔,但为了唱反调,说,不是,是保安叔叔,保安叔叔。然后又是争吵,然后打,哈哈。
看见河边有无上装男在钓鱼,两位同学就指着吼“哈哈,光溜溜叔叔在钓鱼”。
妈妈问,谁去美国留学?嘻哈点的一个立即举手说,“我去,我去美国上学”;
妈妈问,谁去英国留学呢?儒雅点的一个立即举手说,“我去,我去英国上学”;
然后同时微笑,看来两位同学对于自己对将来的安排都非常满意。
两位同学看兜兜同学的视频,兴奋得大喊大叫,“兜兜弟弟怎么不出来和我们玩呢?”
傍晚,两位同学会说,太阳公公回家了,月亮婆婆出来玩儿了哦。
两位同学对于转折句,递进句也运用自如,比如:
喊几米以外的爷爷,爷爷没听见,两个就说“爷爷在那边,但是他可能没听见”,还配合耸肩的动作,但是,可能,都用上了。
公园里,“这个花不仅好看,而且还很香。”
两位同学会争着抢着唱幼儿园里新学到的歌给妈妈听,非要妈妈评出个冠亚军来,事实上,在妈妈听来,他们的歌都是那么的好听。
两位同学争着抢着要妈妈抱,妈妈不是超人,只能抱一个,那么另一个要哭,那么只好抱抱这个,再抱抱那个。
两位同学争着抢着要坐在妈妈身上,妈妈最常说的话就是:“来,一人一个腿”,两位同学迅速爬上妈妈的腿,一边一个坐好,互相推一下,总是有一位同学会跟妈妈撒娇告状“妈,他挤到我了”,另一个立刻反驳“没有,是他挤到我了”。
两位同学玩“官司草”,用力一扯,总有一个人的会断,输了,也会闹也会哭,不过没关系,玩得起就输得起,赢得也是“咱兄弟”,和自己赢一样。
家里古老的缝纫机,两位同学一人伸出一只脚,一起踩,一起哈哈大笑,有时踩到对方,也会闹,也会告状,但很快还是以欢笑代替吵闹。
如果只有一个凳子,其中一个坐上去,会立即快速的把屁股挪到一边,眼神示意另一个来坐剩下那一半凳子,另一个立刻坐上去,挤到了依然会闹,会告状,但总是,每天都要一起挤。
两位同学每天就是这样说啊争啊吵啊唱反调,偶尔还要打一架。
绝大的绝大部分时候,姑姑只能远远的看着听着,寄点礼物给他们;偶尔短暂亲近时,才能真切的感受他们特别的快乐的童年。
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