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20130609-关于招行、兴业、民生、浦发斯银行分析之一:历年资产减值损

(2013-06-10 06:39:55)
标签:

转载

分类: 金融板块
兴业不错。

   (个人分析自用)

    一、年度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走势(逐季累加)

[转载]20130609-关于招行、兴业、民生、浦发斯银行分析之一:历年资产减值损

    1、资产减值损失是调节净利润的重要工作,丰提歉补
    2、2011年、2012年,招行、民生、兴业、浦发普遍加大计提;前几年兴业资产减值损失最低。
    3、兴业银行自2011年最后一个季度开始,加大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力度。2012年累计资产减值损失超过招行、民生、浦发。
    4、招行2012年四季度一反常态,资产减值损失仅为1.05亿,三季度为13.34亿,二季度为21.62亿,一季度19.82亿,属于典型利润调节如果按照历年逐季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趋势,2012年少提25-30亿,相应的当年净利润仅增长17-18%左右,而非25%。此外,招行在2009年三季度采取同样方式进行调节(2009年二季度18.13亿,三季度1.32亿,四季度2.36亿,2010年一季度15.57亿)。ps:兴业银行在2009年四季度进行类似丰提歉补。

     
    5、兴业银行2012年则与招行相反,从2011年4季度开始大力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如果按照历年逐季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趋势,2012年多提80亿左右,相应的当年净利润(420亿左右)增长应65%左右,大大超越公布的36%。2013年一季度继续保持保持2011年四季度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力度(2013年1季度29.85亿,2011年4季度17.5亿),并相对增加50%以上。
    兴业银行在其公布的2013年财务预算中表示,“预计2013年末不良贷款余额(核销前)为80.52亿元,不良贷款比率为0.59%,预计2013年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约41.4亿”,实际上还差11.55亿就达到年度计划;预算中又预计“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00.21亿元,同比增长15.3%”,即使2013年不增长(相当于2012年资产减值损失计提仍按照历年计提趋势,2012年约420亿),增长率也将超过20%,个人预计今年近利润增长还将超过30%。

 

    二、每季度资产减值损失走势

[转载]20130609-关于招行、兴业、民生、浦发斯银行分析之一:历年资产减值损
    三、2002年以来坏账率走势

[转载]20130609-关于招行、兴业、民生、浦发斯银行分析之一:历年资产减值损

     近一两年,浦发增长坏账率相对增长较快。

    四、2007年6月以来逾期贷款走势(取自半年报和年报)
[转载]20130609-关于招行、兴业、民生、浦发斯银行分析之一:历年资产减值损


    五、2008年6月以来逾期1-90天走势(取自半年报和年报)

[转载]20130609-关于招行、兴业、民生、浦发斯银行分析之一:历年资产减值损


    1、招行、民生、兴业在2009年12月逾期1-90天达最低点,此后开始上升;浦发较特殊,从2010年12月逾期1-91天达最低点,此后开始上升。
    2、从走势看,招行、民生、兴业逾期1-90天仍在上升,暂未看到下降拐点,需看后续报表;浦发较特殊,在2012年6月出现拐点。
    3、从此轮逾期1-90天走势来看,最高点和最低点增长如下:招行4.07倍,民生3.01倍,浦发2.99倍,兴业3.11倍,

    六、2008年6月以来逾期90 至360 天走势(取自半年报和年报)
    [转载]20130609-关于招行、兴业、民生、浦发斯银行分析之一:历年资产减值损

    1、招行、民生、兴业、浦发最低点均出现在2010年12月;普遍较逾期1-91天晚1年。
    2、从逾期90至360天走势图看, 兴业增长幅度明显最小,浦发增长幅度最大,其次是民生、招行。最高点和最低点增长如下:招行4.80倍,民生9.19倍,浦发13.21倍,兴业4.01倍。

    

 

   综上:

    1、总体来看,招行近1、2年增长态势相对其他三家股份制银行而言增长颓废态势明显,2012年使用丰提歉补调节净利润手段明显相反,兴业银行增长强劲,使用丰提歉补隐藏利润,后续持续高增长可期,只要持有人有足够耐心,价值终将体现。

    2、总体来看,这轮经济危机,从不良率和逾期(1-90天,90-365天)两项指标来看,兴业最优,浦发质量最差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