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上有一笔苏宁的投资,不多,大概占全部资产的5%,我是从11元多买进的,最近受到连续下跌,现价8.52,跌的比较惨。我一项是个比较谨慎的投资者,对于不了解的企业还是比较谨慎的,所以当时投资苏宁投的也不多,只觉得的股市点位也比较低了,买一个质地比较好的股票至少风险不大,而且量也比较小就是准备试探一下,对其了解也不是很深。不过买入后倒是开始多关注起苏宁来。至少我现在对整个网购现状要比购买苏宁之前了解的多了点。由于个人了解的还不够深入仅谈谈一点点浅见。
一)苏宁的野心-建立一个平台
苏宁是一个有野心的企业,他虽然门出电器,但现在的布局我们可以看出,他是想成为中国的沃尔玛,而不仅仅是一个电器商,这从李斌的话中可以看出来:我们苏宁定位的是一家零售企业。要成为这种巨头,他必须苦练内功,什么内功:物流、后台,这些都是需要投入的,孙为民曾在被采访的时候说道:其实苏宁这些年没干别的,就忙活了两件事儿——信息化和物流。为什么要这么干,就是要建立一种平台,平台建立好了,苏宁什么东西不可以卖,其坪效也会有所提高,因为之前卖的都是大家电,坪效差点。苏宁在全国巨大的布局,已经形成规模,有时候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就是一种巨大的优势,一种护城河。更何况苏宁的管理层的优秀是有目共睹的。卖电器总是有限制的,而零售的潜力是无限的。看的再远点苏宁的目标也不仅仅是中国,这从其收购日本LAOX吸收其经验可以看出。中国的巨大的人口基数和较低的人工费,勤劳的工人,可以给与苏宁足够的支持。现在苏宁市值大概在600亿,从以上角度看其空间还是很大的。2011年苏宁发布新十年战略线上3000亿,线下3500亿,现在三季度的毛利率为18.7%,我们简单计算3000亿算他15%的毛利率那就是450亿利润减去三分之一的费用300亿,3500亿的网上销售额算他4%的利润,那就是140亿。那么就是440亿。给13倍市盈率,那么就是差不多6000亿,相比于现在的600亿还有十倍空间,10年十倍还是不错的。(数据上属于乱算,我对苏宁认识的还不多。估值也算不来。瞎算算。)
二)苏宁易购----规模才是王道
现在网上当当、苏宁、淘宝、亚马逊、京东····等一大批网店都在血拼,除了淘宝其他基本都在贴钱做网购。为什么这些网商宁可贴钱还要做,其实他们现在干的事情是在跑马圈地,如果能在中国这批网商的竞争中占据了足够的份量,占据了足够大的份额,那么关于赚钱依托巨大的成交额,只要企业能够扩过盈亏平衡点,其业绩的爆发力是很大的。3500亿的营业额,一个点的利润就是35亿。5个点就是175亿。现在所求的不过是规模,业绩见鬼去吧。苏宁易购的优势还是物流,在其庞大的物流能力下,他的盈亏平衡点远低于其他网购,再别人还需要亏本做大的时候他就已经可以盈利。之前看到苏宁易购三季度的利润是1%。今年大概可以做到70亿。10年做到3500亿,其增速是多少,不可想象。苏宁还有一个优势,毕竟他是网下网上一起做的,实体店有着巨大的现金流,作为上市公司其在市场上的融资能力不容忽视。在这一场资本大战中,苏宁已经站在高点。
三)控制成本--商业地产
企业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商店的租用费,费用的急剧变化可能造成企业风险的大增,于是我们看到苏宁花费巨资开发商业地产,净资产不断攀升,虽然费用大增,但一次性投入后,后续的影响是十分正面的。苏宁的目标是旗舰店的地产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这样其风险就会大幅缩小,而且地产的开发我们可以想象,当苏宁具有沃尔玛类似的功能后其周边的地产升值空间的巨大潜力。降低了自身的风险提升了自己地产的潜力何乐不为。
四)价格的平衡
大家对网上销售最大的体验就是便宜,但这能不能永恒下去呢,当市场份额被瓜分,我们还能不能享受到这种“便宜货”呢?当网购们不需要血拼,我们的团购、返券、让利又会如何呢?当然适当的促销不可避免但当市场稳定下来,有些没有必要的血拼就会慢慢减退。而一些厂家也会慢慢平衡网上网下的价格,毕竟卖的便宜他们也少赚不是。
现在价格的下跌可能是大家觉得苏宁的业绩处于低点,其业绩的增长已经到了一个瓶颈,而苏宁易购更是一个亏钱货,会拖累苏宁,当然不可否认现在是有这些迹象,但当我们全面审视苏宁的布局,当我们看到苏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向自己预定的目标时候,我们所要给与的是多一点的耐心,而非浮躁与恐惧。不管你对苏宁的看法如何,但苏宁这个企业的脚步不会停止。
当然我也喜欢便宜货,如果苏宁继续下跌,我会增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