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可转债的研究
起因:
写这个东西当然是觉得这个东西有花头,之前还是研究过可转债的,但研究不深也就了解到这个东西是属于下有保底,上无封顶的东西,觉得是个比较安全的投资品种,但对其在投资上的另一种作用却没有意识到,最近看了林园的一个访谈,他说他在买进,而且是融资买进,买了什么?买了可转债。这个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可转债不但是一个安全的品种,更是一个抄底的好品种。这种下跌有限,上涨无限的品种,不就是我们抄底者最希望出现的吗。设想在股市进入底部区域,在我们无法判断出是否在最低谷,但价值已经出现的时候,我们买入可转债,这个时候即使股市继续大幅下跌,但由于可转债的特点所限,我们的损失不会大,而当市场上涨形成牛市时我们可以有多种选择可以债上涨,可以转股,也可以卖出可转债进入股市淘金这一切的美妙让我有了好好研究一下可转债的欲望。当然研究的过程依然必须从历史入手,最重要的是要看整个可转债在成立起至今这些年的表现,应该在什么情况下介入,什么情况下售出。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最好的收益,当然作为自己认为的可以抄底的品种之一,在研究过程之后是否具有可行性这是最后应该得出的结论,现在还没发得出。这个东西由于是刚开始接触,从收集资料到成文应该会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所以慢慢写···
可转债的含义:
可转债全称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在目前国内市场,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被转换成公司股票的债券。可转债具有债权和期权的双重属性,其持有人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获取公司还本付息;也可以选择在约定的时间内转换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资本增值。所以投资界一般戏称,可转债对投资者而言是保证本金的股票。
当可转债失去转换意义,就作为一种低息债券,它依然有固定的利息收入。如果实现转换,投资者则会获得出售普通股的收入或获得股息收入。
可转债具备了股票和债券两者的属性,结合了股票的长期增长潜力和债券所具有的安全和收益固定的优势。此外,可转债比股票还有优先偿还的要求权。
如何转股:
1)上交所流通的可转债,交易所将专门提供一个与转债对应的转股代码,方向卖出,投资者输入该转股代码,以转债的面值(通常为100元)为委托价格,键入所需要转股的转债数量(单位为张)就可以了。沪市可转债转股申请一经确认不能撤单。
2)
债券和股票数如何换算:
(一)
初期:
90年代,我国企业开始运用尝试可转换公司债券来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在我国最早发行可转债的是非上市公司。1991年8月,琼能源首次用转债发行了新股。
之后,成都工益、深宝安、中纺机、深南玻等企业也相继在境内、境外发行了可转换公司债券,其中琼能源、成都工益两家公司是用其发行新股。深宝安发行A股可转债,中纺机、深南玻发行B股可转债。镇海炼化在1996年发行H股可转债,首开境外上市公司之先河。
1992年11月,深宝安发行A股可转债,是我国第一只由上市公司发行的转债。但之后由于“宝安转债”转股失败,我国转债市场的发展限于停滞。
但此期间还是有部分公司在海外获得发债机会,如:1993年11月中纺机发行了3500万瑞士法郎的B股可转债,但最后由于业绩的不佳和B股整体的弱势而导致股票价格和转股价格相去甚远,直到到期日都无法转换成功一列,公司只得回售但造成了了一部分汇率损失。1995年6月南玻在瑞士市场私募发行了4500万可转债,最后转股成功了71.69%。其余部分由于股价下跌无法转股只得回售。
不能遗忘的是在1998年前还有三只可转债在海外发行了可转债:镇海炼化、庆铃汽车、华能国际。为国外可转债的发行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直到1997年3月,国务院证券委颁布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几家非上市公司先后发债,我国转债市场才重现生机。
总体说来1997年以前的可转债基本上没有能够成功完成转股的,究其原因,主要是转股价和股价之间的脱离,而造成这种脱离的两大因素来源于市场和盈利的变化。所以想要转股成功,那么投资可转债也必须要考虑到这两点。
注:宝安转债 转股失败 案例:
中国宝安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以房地产业为龙头、工业为基础、商业贸易为支柱的综合性股份制企业集团,为解诀业务发展所需要的资金,1992年底向社会发行5亿元可转换债券,并于1993年2月1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宝安可转换债券是我国资本市场第一张A股上市可转换债券。
宝安可转换债券的主要发行条件是:发行总额为5亿元人民币,按债券面值每张5000元发行,期限是3年(1992年12月一一1995年12月),票面利率为年息3%,每年付息一次。债券载明两项限制性条款,其中可转换条款规定债券持有人自1993年6月1日起至债券到期日前可选择以每股25元的转换价格转换为宝安公司的人民币普通股1股;推迟可赎回条款规定宝安公司有权利但没有义务在可转换债券到期前半年内以每张5150元的赎回价格赎回可转换债券。债券同时规定,若在1993年6月1日前该公司增加新的人民币普通股股本,按给定公式调整转换价格。
宝安可转换债券发行时的有关情况是:
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三年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为8.28%,三年期企业债券利率为9.94%,1992年发行的三年期国库券的票面利率为9.5%,并享有规定的保值贴补。根据发行说明书,可转换债券所募集的5亿元资金主要用于房地产开发业和工业投资项目,支付购买武汉南湖机场及其附近工地270平方米土地款及平整土地费,开发兴建高中档商品住宅楼;购买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土地1.28万平方米,兴建综合高档宝安大厦;开发生产专用集成电路,生物工程基地建设等。
宝安公司可转换债券的设计上,应该说归因于当时股票市场持续的大牛市行情和高涨的房地产项目开发的热潮以及宝安可转换债券设计者对转股形势和公司经营业绩过于乐观的估计。从1993年下半年和1994年起,由于宏观经济紧缩,大规模的股市扩容及由此引发的长时间低迷行情、房地产业进入调整阶段等一系列的形势变化,使宝安公司的可转换债券在转股中遇到的困难就不足为奇了。
宝安可转换债券从上市到摘牌(1995年底,可转换公司债券到期,深宝安股价在2.8元,1996年一月到期支付日),转换为股票的共计1350.75万股。按每股19.392元的转换价格计算,转换为宝安A股691584股,实现转换部分占发行总额的2.7%。如此低的比率恐怕大大出乎当初宝安可转换债券发行决策者的意料,亦是与宝安公司经营者的意图和最初愿望背道而驰,毫无疑问,宝安可转换债券的转股结果是一个彻底的失败。
转换失败以及由此带来的巨额资金的偿还给宝安公司经营的压力和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短时期内拿出5亿多元的现金,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相当困难的。据宝安公司1995年度的财务报告反映,为了这笔巨资的偿还,该公司不得不提前一年着手准备,确保资金到位,其间不得不放弃许多的投资获利机会。宝安公司在经营上也被迫做出了很大的调整。这些都成为宝安公司该年度利润下降的直接原因。但宝安公司最终是经受住了考验,顺利完成了可转换债券的还本付息工作,按期将现金兑付给了宝安可转换债券的持有人,避免了任何债务违约纠纷的出现。这对于企业的信誉具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