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推动当前行情的力量是什么?(圣诞的礼物)
2010-8-2
行情在短期内上涨了约15%,没有明显的回档动作,作为一名久经考验的老股民,我知道回调随时都会发生,所以今天早上特别注意了盘面的变化,感觉量能似有不济,下午很可能会变盘向下,于是减了一半仓位。当然,我还是看好后市,所以只是卖出诸如中国建筑这些大盘股,期望回调时换成质地好的强势中小盘股(有些贪婪,嘿嘿),可惜大盘的运行不是我想象那样,越走越强,而且价升量增,下午只好回补了一些金融股。
早在7月初大盘跌到2319点时,我就知道那是一个空头陷阱,所以全仓进入,可惜在2500点时已经重仓,能用的资金不多,加之出于谨慎的策略(见214号博文),所买都是一些低风险的大盘股,所以近期还是跑输大盘。
关于今年大盘底的预测,早在年初就与老戴先生有过讨论,显然老戴赢了。1月13日,老戴的博文《大盘将向2300点进军》,引起投资者的关注,可以说,老戴先生近一年来对大盘预测神乎其技唉。我在他的留言中表达了不同看法。当时我的观点是2500点。显然,彼此都认同大盘必将向下,但我比老戴先生乐观些。当然,我们还有一个共同之处是都没有空仓防守,我想,这是未来大家都要尽是避免的错误。
未来行情怎么走?7月19日我在214号博文留言中说:“今天的变盘很象2009年1月14日,后市中线走强明显。”今天大盘再度放量上涨,越走越有去年1月14日后的味道,技术上我们就不妨参考去年1月14日之后的走势。
大盘的技术走势是“毛”,是表象,促使行情向好的“肉”,应该从基本面入手分析,那才是本质的上涨动力。只有搞清楚上涨的本质动力,才能鸟瞰行情的变化,做出合理操作。
一 从资金流向分析
1、央行的货币政策:货币在投放。
自去年8月以来,M2增速开始下降,相对应的就是信贷收缩,当然,这个收缩是指增速比09年减小,实际上M2还是在以同比25%左右的速率增长,而M0的增长自今年以来,一直维持高位,说明央行在不停地向市场投放货币,而M1增长自去年8月以来,一直维持在25%以上,高于M2的增长,说明存款仍然处于活期化的趋势中。由于M2的基数大,杠杆化效果远好于M1和M0,所以央行的货币政策反映到市场中来,一开始是资金紧张,因为信贷增长减速相当于货币供应去杠杆化,但由于M0稳步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会弥补信贷的减速导致的市场流动性不足。当然,何时弥补了,我也无法判断,只能从CPI上隐约感觉。
6月中旬,央行暂停了3个月期的央票发行,当月向市场净投放了5000多亿元货币,至7月,央行累计向银行体系净投放量达到9000多亿元,相当于下调了1.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所释放的资金量,从而令市场有充足的资金供给。
2、股市的资金流入:机构在行动。
股市自去年底以来,就有几十家大股东陆续发公告增持自家股票,3月,中国移动斥资近400亿入股浦发银行,股市似乎不理睬产业资本的高调入市,一直跌到7月才见底。
我们再来看看机构的行动。5月险资新增210亿入股市,7月7日消息称:全国社保基金近日增仓A股,资金量超过20亿。7月8日,外汇局声称,当前防范异常跨境资金流入的压力较大,自6月以来,境外热钱由5月份的净流出改为净流入。7月20日,上海证券报报道,保险资金已明显从前期的试探性买入转为开始战略加仓,在2400点以下时已多次抄底,包括申购基金和自购股票。7月27日,中国人寿要求增仓股票和基金共计100亿元,当天加仓基金的金额就达30亿元。7月30日,证券时报记者获悉,在经过5、6月份小幅加仓之后,QFII目前正全力做多A股。一些海外基金纷纷涌到香港借用QFII额度,使得该额度变得异常紧俏。同日,政策面再传来好消息,《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投资比例的通知》即将于8月份发布。其中将明确,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基金分别占比从10%,按照去年末总资产4万亿元计算,险资权益类投资的空间尚有4000亿元。
二 从政策面分析
自今年4月16日推出股指期货,上证指数就开启了这波中级调整。就交易的角度看,股指期货对市场的影响是中性的,但由于股指期货运行的初始阶段严重分流市场资金,加之中国股市处于大小非陆续解禁的时代背景,十分利于主力机构做空期指,而且以前A股只能做多赢利,一大批希望能够通过做空市场获利的机构和股民的力量从未得到喧涉,现在机会来了,岂大干一场,导致了股指期货的推出对市场是严重利空。经过近4个月的交易,这一利空基本消化,而相对应的另一重要利多政策可能正渐显其效果,这一利多政策就是融资融券。本质上说,融资融券也是中性的,但由于事实上股民在券商处基本是无券可融,所以这一政策目前就操作效果来说应该改名叫“股民融资政策”。随着越来越多的股民办理融资业务,在未来平衡点到来之前,将可为股市带来几百亿新增资金(这个数额是我乱猜的,呵呵)。
7月21日,《香港银行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的修订放开了香港地区银行、证券和基金开设人民币账户和提供相关服务。根据新修订的《清算协议》将允许银行为金融机构开设人民币账户和提供各类服务,证券和基金公司开设人民币账户也不再限制。这意味着“小QFII”获得了实质性进展,或将成为境外人民币回流的重要通道。这条政策似乎没有得到大家的充分重视,其实它对A股的影响深远。早在2010年06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就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指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境外地域由港澳、东盟地区扩展到所有国家和地区。可以说,人民币因为有了条政策,已经初步实现了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直白地说,外资可以比较自由地买到相对于H股来说更便宜的金融股,A股与H股两个市场开始有一条小管道连通起来,通过这条小通道,慢慢地会修复今年以来A股严重于国际市场的下跌空间,这个空间的修复足以使上证指数重上3000点。
2010年07月30日,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投资比例的通知》即将于8月份发布。其中将明确,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基金分别占比从10%,提高到股票和股票型基金占比上限为20%,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占比5%。这样,权益类投资占比总量将从20%提高到25%。今年上半年,保险资金投资基金、股票、股权等权益类投资占比大约为15%,离上限还有10%的空间。按照去年末总资产4万亿元计算,险资权益类投资的空间尚有4000亿元。
还有其它一些利多政策,如国资委今年要把中央企业调整到100家以内,推动市场重组;有色金属行业“十二五”规划草案;西部大开发政策;新《水泥产业发展政策》通过十大部委会签;造纸工业“十二五”规划草案目前已经完成,有望在年底进行修订并公布;工信部牵头制订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年至2020年)》已经完成,目前正在向各相关部委征求意见;国务院发布《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俗称“民资新36条”,下称“新36条”),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在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方面的分工和任务。
三 从博弈的角度分析:国家队已经进场,你还等什么?
自5月以来,媒体的主流观点是看空,这个没错,但到了6月底,看空的论调转为股市崩溃论就过头了。最典型的没过袁剑的《超级熊市,我们准备好了吗?》。看空者自有看空者的理由,但夸张地说,任何时候,股市场都有一万个要上涨的理由,也有一万个要下跌的理由,我们听谁的?其实听谁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看谁在行动。产业资本进场了,社会基金进场了,险资进场了,汇金全额参与银行股的融资,农行穿上绿鞋了,这些可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动辄要拿出成百上升亿资金的!
作为小散投资股市,一定要站好队。虽然说跟着国家队并不能就保证你100%赢利,但赢利的概率很大,这个时候不冒险跟随,什么时候可以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