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Baiyumi的投资思路是十分具有想象力的,也是很多人希望达到的完美境界。具体说来就是:
上面是他的原话,仔细品读这段话,让我生出一些感叹,首先是佩服,他的这个想法我觉得可能有很多人有过,利用不同品种之间的轮动来进行资产的转移增值,比如我个人在08年底就开始思考利用债券和股票之间相对上升周期不同的情况,在股票和债券之间进行转换,以便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程度。为此我个人在08.09年度一直也在研究债券,对债券也有所了解。但baiyumi的胃口更大,他准备要横跨债券、股票、农产品、贱金属、贵金属等多个领域,这个实在令人敬畏,当然如果能做好那么资产的增值可能就是永动的,其幅度也是应该巨大的。当然这个难度很大,我甚至认为不太有可能有人做到在各种品种之间永续轮动。但既然他写出了他的这个想法我就必须找到支持他这么想和做的一些理由来。下面我是收集的他自认能做到以上的理由。
1、 刻苦的学习,丰富的经验。
按照他的说法,他在拥有这个想法之前经过了十分刻苦的学习:(1996年以前,我学习了大量书籍. 处于混沌期吧. 跟随大众,只是比别人多努力一些. 学位\技术职称等考过了. 财富也初步积累. 1997-2000年的4年,两点一线(上班以及在电脑前\回家在电脑前)每天在网络上阅读几十万字资料. 每天差不多有15个小时在电脑前. 学习证券和各类资料. 所以我阅历很宽,也比较深刻. 但是感觉4年几乎成了机器. 虽然财富迅速翻倍再再翻倍,但是现在的感觉却是----青春消失的4年.)如果这些是真实的,那么我必须对他产生敬佩之情,一个拥有理想,并为之奋斗的人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很多人有改变自己的想法,但却没有与之相衬的行动,怨天尤人是获取不了成功的。这么刻苦的学习,让baiyumi有了成功的基础。
2、 思维独特、另辟蹊径。
想要在各种品种间进行轮动,要花的功夫实在太多,有人终其一生都无法掌握其中一项,baiyumi何德何能,即使你无比用工,但这不是成功的必然。分析其思维,我得到了他的思路:分析我国的宏观经济----分析资金的流向-----预期各品种价格变化. 货币对资产的追逐是有选择的。其核心思想就是作为被控制的金钱,其流动性是有其规律的,我们暂且把资金当做是一种生物,那么它就是逐利的,哪里拥有财富洼地,资金就往哪里涌动。这个很好理解,其实就是掌握资金的人是在不断寻找价值洼地,利用资金进行配置,而这个动力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我们国家的政策,一个是大量货币的发放,让民间有了大量的闲散资金,而在通货膨胀的社会现实下,这些资金为了不被通货膨胀吞噬,也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而不得不进行追逐利益的行为。二是中国利用适度的通货膨胀解决社会矛盾,掠夺中产阶级的财富。(关于掠夺财富这个我讲下,原本你有10000元,但现在社会是在不断的通货膨胀的,如果我们把通货膨胀设为10%,那么你每年如果不进行资产配置,你每年就会损失1000元,那么损失的1000元钱去了哪里?去了央行,去了发行货币的单位,思路是这样的,你虽然有10000元,但央行不断的发行货币,而这个货币不是和黄金挂钩的金本位的货币,而是他们在印刷厂印刷出来的,可以说除了印制的纸张什么的成本外其他是没有成本的,也没有实际物品和这些货币对应,他们每多发一些货币,全社会的货币总量就增长了,而社会的实际货物是固定的,所以当A分子不变,B分母不断扩大的时候,你的钱就贬值了,钱就无形中被他们拿走了。)如果仅仅是研究资金流向,那么所依托的知识点就缩小了很多,那么在时间和精力上就得到了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讲他解决了涉及面太广,所需知识过多的缺点。从策略上找到了成功的方法。
3、 控制贪念、获取稳定收益。
想要在多种品种中都能做对,即使是有了baiyumi上面的一些准备其成功率也是不高的,特别是即使能够大致分析出各种品种的大概趋势,但想要做到精确就很难,特别是在期货中,大势判断准确,但亏损累累的事情很多,原因是即使大势判断正确,但长期中还是有波动的,碰到比较大的波动,发生强制平仓也是平常事,如何避免这些风险,baiyumi的方法就是控制自己的贪念,在各种品种上升周期进行投资,头尾不要,只取中间一段相对容易判断,相对好操作的时间段。把收益期望放低,甚至提出了稳定赚取每年20%--30%就足够了。相信这样的心态能够进一步提升他成功的几率。
对于baiyumi的市场操作,之前我已经贴出,基本上是他是2001先做房产、2005再做股票、之后2008做了期货。利用资金趋利的特点进行资产的配置。具体怎么进行的这是我需要分析的。因为我重点是股市,所以仅仅分析他的股市上的操作,他如何利用资金流动性的变化来进行股市判断?如何利用货币和经济学原理进行定位?
2005年6月牛市起点
一切源于2005年,那是继1992年以来的最大一次牛市,股市自998一直涨到了6124,涨幅515%,很多股票翻了十倍以上,本次牛市给与了那些股市老手一个暴富的机会,也给与追高的新手以惨痛的教训,看看当时baiyumi是如何判断和进场的:
2005年年中调集资金准备进军,到11月全线进场,当时的原因是:2001-2005年很多股票下跌了66-75%,而对应的货币总量大约增加了200%.力量悬殊.
同时,存款贷款利率的持续偏低给出了3年的操作时间和非常大操作空间.
经济从2000年底启动,大批企业隐藏了丰厚利润.电力\钢材等的消耗可见一斑.光土地\房产重估的价值就非常多.
这种业绩增长会在随后的3年内集中体现.
所有大牛市都是新人创造的,这种创造充满狂热和盲目。(2001-2005民间积累了大量财富,也积累的大量可能的新股民,韭菜是大量的。)
2005年3月,中央继续出台措施。上海房价在“不服气地最后一跳”(4-5月份)后,进入了无量交易阶段,并在10月份后走入爆跌期。很多人在2004年年底-2005年6月之间买的房子半年缩水20%以上,令人心痛。
我们再看一下实体投资。炒房子的资金由于规则问题逐步退出、山西投资煤炭的资金由于矿工安全导致成本激增大批被套牢(山西4000多煤矿关闭3000多个,聪明的煤矿投资者2004年就逐步退出了。
大批资金进行企业实体投资没有出路+利率处于最低水平+政府呼唤证券投资(股市风险已经得到释放,并且股权分置完成半数),三重因素将制造一个牛市。
2007年10月熊市起点
从这次布局来看,略微早了点,但结合他之前的投资思路,是符合做中段,不做头尾的思路的。毕竟精确判断是神仙做的事情,相对精确已经很不容易。
转移的思路是这样的:
,经济上升开始的时候,生产效率最低,投资周期最长的就是房子.
在N次撞头以后,我思考完------------只有一个选择:
农产品期货.[淘股吧]
很清晰的思考,把他的想法都表达的十分清楚,特别是
之后的几个月可能是沉迷于期货,可能也是股市的非理性上涨,所以baiyumi发言相对少了。
下跌往往是钝刀子割肉----越往后越疼.
等发现自己不得不割的时候,亏损已经大于30%了.
各位珍重.
写累了,休息一下。(大量的阅读整理,写了大概4个小时吧,休息一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