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zt银行业初探(推荐)(正奇)

(2010-05-03 17:50:00)
标签:

杂谈

    http://bbs.55168.cn/thread-212011-1-2.html

    55168需要注册、里面有很多很好的帖子。

    (正奇)

    

    55168上面的一个帖子,写的很不错。有理有据。观点吗当然是唱多银行喽。作为重重重仓银行的投资者,当然支持这个帖子了。就现在这个估值,我只要有闲钱,就会慢慢投进去,银行现在唯一的风险不是什么坏账,房贷什么的,唯一的能够影响到银行净利润的就是出现不对称加息,在加息周期中一般情况下是扩大利差的,当然事情没有绝对,如果出现不对称加息,对银行将是一个巨大打击。

    

###############################################################

贴一段:

 

银行是双周期行业,受经济周期和利率周期的影响,银行的收入结构中80%以上是利差收入,在风控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业绩主要与利差和资产增量有关。更重要的是利差,而中国是利率管制,而中国银行业的负债结构基本是利率敏感型,所以央行加息时银行股业绩会大涨,降息则反是。招行相比其他银行股,业绩有更强的周期性,通过对招行的历史业绩分析,阐明一下银行股的操作策略。


1997年-2002年:央行降息,业绩大幅下降,最糟糕的是“价减量减”国外同行大约是如此,中国的银行大多国有,会听zf的话,逆周期放贷,从业绩上看是“价减量增”,上半年银行业绩不少是持平。但如果考虑坏账风险,则不一定是好事。

招行1998年的净利润比1997年下降了30%,1999年的净利润比1998年下降了24%,2000年的净利润比 1999年增长率10.11%。增长是因为前两年的下降形成了低基数。

2002-2004年:利率维持不变。业绩稳定增长。“价不变,量增”

银行的业绩主要靠资产的增量,中国M2的平均增长率是16%,银行的资产能保持16%以上的增速,业绩增速应该差不多。当时招行的业绩增长高于平均,有上市融资的因素。

2004-2007:央行加息,“价量其升”

银行的roe开始大幅上升,净利润大幅增长。这时候买入招行的股东会获得暴利。其实业绩增长中有招行的经营能力的因素,但大多数是央行加息的功劳。最后招行的市净率能飙升到8倍以上。但这不能持续,当央行降息时,便会遭遇戴维斯双杀。如果认为招行的业绩主要因为利差驱动,这时应该卖出。如果认为招行的业绩主要不是因为央行加息,而完全是因为其能力时,在过度高估时,还会继续持有。



参考以往规律,1998年是经济危机,2008也是经济危机,2009年开始复苏,因为降息,招行上半年业绩下降了50%,感觉招行好像把1998,1999年两年下降通过拨备做到了一年,假设今年利润是100亿。实际可能会高,(息差见底,后半年业绩会比较好),这样会形成一个低基数,则容易实现在低基数上的稳定增长。未来几年如果利差不变,则增长主要依赖资产的增量,今年上半年银行放了7.37万亿贷款,明年比今年增长更多,不太现实,所以如果利差不变,明年业绩应该比较一般。如果不出现大的坏账,2010年能够开始稳定增长,直到出现通胀,央行开始加息,银行的好日子来临,业绩大幅增长,股东获得超额回报。然后有开始下一次轮回。但下一轮有一个变量,就是利率市场化,工行的行长杨凯生说:利率市场化后中国银行业的利差大约是2%左右,和今年上半年的利差大约相同。如果到下一轮加息时,银行开始实行利率市场化,则无法重复2004-2007年银行股业绩大涨的荣景。所以如果习惯高市净率买银行股,长期看是无法实现多少超额收益的。

因为银行股的业绩受加息影响很大,所以市场经常会预测何时加息。有观点认为2010年即会加息。当然有可能,但其实不一定。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历史来看,央行从开始降息,一直到2004年才开始加息,有7到8年之久。再从通胀率可以揣测一下央行加息的思路,如下表,1998-2004年的通胀率大约都在2%以下,这时央行在观察经济是否企稳,并一定会加息。其实宏观经济变量甚多,可能是V形反转,也有可能是W形反转。而且多有反复,无法预测。预测明年加息其实也只是一种可能而已。

银行业出牛股的理由
1)  首先,在欧美成熟市场有几十年、上百年历史的上市公司中,银行占的比重很大。因为银行所进行的业务—存贷款间接融资业务,无论是蒸汽机时代、电气化时代,还是现在的网络时代,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需求。对银行业务需求的超时空稳定性,决定了银行业可以生存很长时间。

2)  其次,能够生存几十年的银行,成为大牛股的概率最高。这是因为银行的两个特征决定的。第一,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不断扩展网点实现外延式扩张,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增长。其次,银行的每一位客户,随着其财富的增长,对银行的利润贡献度也是在不断增长。比如一个大学毕业生,他刚毕业时可能在银行有1万元存款,等他到40岁时很可能有一千万存款,到70岁时很可能有1个亿存款。银行业的这两个特性,在其经营过程中,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不断提升企业价值。

3)  但是,作为经济血液(资金)的提供者,银行也在经济景气时,效益都会很好,但经济不景气时,亏损乃至破产的可能性也最大。所以我们需要找出好银行,能够度过经济萧条期的银行。银行通过发展业务、控制成本等,可能赚10个亿,但如果一笔10个亿的贷款没有收回,所有赢利都可能化为乌有。所以好银行必须具备好的风险控制能力、好的管理团队、好的企业文化、好的贷款审核制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