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在和我讨论经济和股市的关系,想了解经济和股市之间是否有正相关的联系,说真的,在我的印象中,中国的股市还真的和经济没啥直接的联系,但国外在股市和经济上却有着一定的联系,特别是和房地产的涨跌关联很大。究其中国股市的不一般,我觉得首先一个原因应该是中国股市的流通市值在2005年之前还仅仅只有实体经济的十分之一,而且中国股市从本质上说还是一个新兴市场,暴涨暴跌很正常,还是一个资金说话的地方,牛市基本涨幅都超越100%,熊市跌幅都超越50%。
我去查了一下资料,05年底的时候流通流通市值和GDP的比是5.83%,06年是11.94%,07年是36.17%,08年是15.04%,09年7月份我估算了一下,应该在33%左右。所以说流通市值在05年之前过小是造成爆炒的一个重大原因,较少的资金量就可以撬动整个股市,所以股市和经济的关系相关性并不高,只要有钱那么股市就可以炒高。但可以想象,在今后不断扩大流通量的市场中,这种现象将得到限制。

讲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巴菲特说过的观察股市占比GDP的比例的一个例子,他把这种比例的关系称为证券化率:巴菲特发现,如果这个指标在70%以下,50%到60%左右,这个时候入市是划算的。如果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GDP的20%到30%时,进入股市无疑是玩火自焚。当然这个数据和我们的数据对比就会发现我们的数据跟巴菲特的说法上有差异,但我们要考虑到我们市场大小非隔断的特殊性,考虑到海外上市的股票,考虑到我们的股市还处于初级阶段,当然这个比列不能照搬巴菲特的数据,但其中有一个思想应该是统一的,那就是为什么当股市的市值过大时就容易形成顶部,而当股市的市值处于低位时就容易造成底部?个人觉得一切都是资金在作怪,当市值过小时,我们想要撬动股市上涨的资金量比就相对较少,也就是说投入较少的资金就可以拉起股市,再加上低估的价值市场就容易上升,而在顶部一个是估值没有吸引力,收益预期已经大大下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拉动市场上涨的资金已经无以为继,投入和产出已经不成比例,资金的利用率下降,于是造成了资金的枯竭和盈利预期下降,于是股市就容易下来。当然这个有点岔出去了,但正好讲到这里就唠咾吧。
接下来回归正题,股市和经济的关系。做了一个相关度的表格,把股市的牛熊时间列出,和GDP数值进行比较,以10%以上的增长幅度列为经济较好的时期,10%以下为较差时段。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相关度仅有45%,如果加长08年的熊市大概在50%左右,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中国股市由于是一个新兴市场,由于流通市值的过小,容易被爆炒,所以在和经济的相关度上并没有形成高度一致,相互之间的比列大概在50%左右,但我们的这个研究不仅仅得到这个结论,我觉得还可以看出一些其他的东西,除了第一个牛市遭到刚上市爆炒没有多大借鉴意义以外,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小小的规律:
一、牛市如果正好处于经济较好的时期,往往股市涨幅较大,比如92.94.05年三次,涨幅全部超越200%,而96.2000那两次的涨幅都没有超越200%,a股牛市最小的一次涨幅114%就出现在99年那次的经济下行区。
二、从熊市的表现看我们并没有看到与经济上有助长助跌的迹象,至少在2000年之前是这样的,但2008那这次应该是起到了一个助跌的作用,而且我觉得这个助跌的作用在今后的股市中会进一步表现的更明显。
所以我们似乎可以得出除了上面得出的股市和经济并没有比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之后的又一个结论,不论是牛市还是熊市,和经济其实在内涵上还是有很大联系的,当牛市碰到牛经济,那么就会助长牛市的疯狂,当熊市碰到熊经济的时候就会影响熊市的估值系统,起到一定的助跌作用。引申到我们本次的09年的牛市,我觉得经济上不会一戳而就的进入高速区,君不见我们还在大力的保8%吗,所以按照上面的利润这次的牛市涨幅应该不会很大,最起码一点应该不会超越200%的这个数值,如果加入一点安全边际我觉得140%左右应该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
写个东西还真是麻烦啊,查找资料,做表格,弄了三个钟头,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用
回应一下兄弟,大家谈谈看法,不要老是我一个人唱独角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