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了解自己的成本-时间成本(的哥算账)

(2008-05-11 16:47:00)
标签:

杂谈

这里有的文章有的是我瞎贴的,只要感觉对自己有帮助和能激发自己的某些灵感就贴上来,说实话,这个地方主要还是考虑自己,关于易读性和对其他博友的帮助是其次的。所以,大家看到没有连续性和杂乱请谅解。

 

宁波一的哥月挣7000元 自称用MBA理论开车

按时间核算开车成本,按效率选择最佳路线,按外表选择最有价值的乘客。

38岁的宁波的哥刘景明只有高中文化,自称用MBA理论开车,月进账一度达到7000元。

开车成本:0.38元/分钟

“和你说话这1分钟,我车就消耗掉0.38元。”昨日,宁波的哥刘景明接受记者采访时,开篇就算起了“小账”。

刘师傅这样算的成本:

每天6时~19时,出车13小时。

检车费用,年150元;轮胎检测更换,年1200元;车折旧,月2200元;租车标,月2000元;保险,月600元;换机油,月300元;检修以及更换易损件,月100元;停车,月60元;百公里油耗10升,市价计算油费120元/天。

“这些钱加在一起每天的成本近300元,不算事故等不可预见支出,每分钟成本0.38元。240公里运行,才能盈利。”刘师傅说,“有了这个底,拉一个活是不是赚钱,一天能赚多少就一目了然了。”

最近的道往往也最堵

刘师傅说,开出租很重要一点就是选择路线,“乘客都希望走近道,可最近的道往往也最堵。”

“举个例子,一个乘客要从天一广场到江北长途汽车站,最近的路打表17元,但最堵,全程要近50分钟,成本核算是19元。”

“我和乘客商量,按我的走法20多分钟就到,计价器是19元,我收17元。”

“看似赔了2元,但是买了30分钟,你说值不?”

“有没有乘客不同意的?” 记者问。

“也有,那就只好忍着。”刘景明说。

选好乘客也能多挣钱

“再举个例子,一个是背书包女孩,另一个是拎公文包的中年人,两人同时站在二环一个小区门口打车,你拉谁?”刘师傅嘿嘿一笑,“拉那个女孩。女孩像是大学生,目的地应该是个大学,道远还好走。那个中年人,不是在市中心哪个写字楼,就是在解放街,全是堵车的道。”

刘师傅说,每天拉30个乘客才能保证240公里的盈利线。他把每天划分成5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有不同的活动区域,“下午3点我愿意拉打扮时尚靓丽的姑娘,她们不是去中街,就是太原街,下客就上客,肯定不空驶。”

算账受上海最牛的哥启发

刘师傅说,他开车11年,但2年前才开始算账。

2年前,得知上海有个的哥用企业成本核算管理计算开出租车的成本,月收入8000元,受了他的启发,才开始核算自己的成本,“不算不知道,以前开了不少冤枉车。”

他效仿上海的哥,建立了动态成本核算公式,“在成本固定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最优。现在每天的利润几乎翻了一番。”

据刘师傅介绍,宁波的哥月收入平均为2000~3000元,而他有一次一天的净利润就是700元,有个月进账7000元。

听说上海的哥给微软的高管上了一堂MBA课,刘师傅说自己也当回通俗版MBA讲师,“在的哥联盟里,给50个的哥讲我是怎么计算成本的。”

“怕不怕你的经验说出来,大家都学会了?”记者笑着打趣。

“不怕,这个市场是摸索出来的,大家一起探讨,有钱一起挣,好事!”刘景明说,“开车不光是个体力活,在乘客招手那一秒钟就得做出判断,能不能赚到钱,所以也是脑力工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