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定买卖

标签:
杂谈 |
分类: 转帖 |
神奇的M1,目标3600
前言
我们在09年底所写的《M1定买卖》三部曲,已经充分说明了M1与股市的相关性,后面看到很多朋友都在引用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市场已经慢慢接受其核心观点。不过还是有很多朋友在怀疑M1的有效性,因为现在监管指标仿佛更加复杂化,导致投资者无法分清未来的方向。我们还是强调,大道至简,M1定买卖。在09年底我们站在山顶之巅喊目标2300,我们根据最新的M1水平,站在山底,伴随着冲锋的号角,大声疾呼,目标3600,再次旗帜鲜明的呼唤牛市。
M1的逻辑
M0=现金
M1=现金+企业活期存款+企业三个月以下定期存款
M2=M1+居民储蓄存款+企业三个月以上的定期存款
http://fmn.rrimg.com/fmn046/20110628/1155/b_large_wj3O_077200036d5a5c41.jpg
我们首先来回顾下M1的具体逻辑,光结果准确,而没有逻辑支持的话,是无法说服人的。M1增速的提高实际上代表的是企业活性的增强,代表企业手上实实在在的有钱,而且准备投资。因为从上面的定义来看,如果企业需要投资,会从银行贷款,然后把贷款交给设备提供商或者工人,那么企业手头的活期存款应会增加,谁也不会用三个月以上的定期存款去付账吧?如果企业手上有钱,代表着是预期的向好,整体流动性的宽松,那么股市也相应的不会缺钱,股市会上涨。但同时也代表着通胀预期的升温,因为货币在蔓延。
如果资金逐步蔓延到中低端人群的手中,实际上通胀就不仅仅是预期,而实实在在的体现出来。仔细观察下CPI的构成,我们会发现其中以生活必须品居多,也就是说CPI对于中低端的消费变化更加敏感,因此每次都是从资产价格等富人需求品中,逐渐向中低端人士手中蔓延,CPI最后就起来了。中国的CPI和M1的关系更加紧密,从下面的图中可以看出。
图2:从M1向CPI的传导大约6-12个月
http://fmn.rrimg.com/fmn052/20110628/1155/b_large_xES6_2abe00036b525c70.jpg
于是中央必须要出手调控,因为CPI太高,会导致中低层收入阶层的通胀预期失控,会导致货币流动速度的失控,因此必须要把CPI控制住,M1必须降,因此股市必须跌。但是等M1降到低位,实际上股市也到低位,虽然此时CPI可能还比较高。但是中央此时没有必要再加力调控,因为CPI迟早会下来的,因为M1已经降低了,企业活性已经降低了,下来就是就业开始出现压力的时候,所以最近很多中小企业开始受不了。从大局看也必须要放松,就业与通胀本身也是博弈的两边。当然收货币的时候可能比较大张旗鼓,而放货币的时候,或许声量会降低些,因为全世界的央行都在针对预期调控。
当放松的时候,由于货币充裕,企业活性提高,股市就会明显上涨,因此每次的循环皆出于此。逻辑图在上面已经看到了,下面看看年度的M1与CPI的关系,也是十分精准。
表3:M1增速与通胀关系
时间 |
M1同比增速(%) |
通胀率 |
1990年 |
19.2 |
3.10% |
1991年 |
24.2 |
2.40% |
1992年 |
35.9 |
6.40% |
1993年 |
38.8 |
14.70% |
1994年 |
26.2 |
24.10% |
1995年 |
16.8 |
17.00% |
1996年 |
18.9 |
8.30% |
1997年 |
16.5 |
2.80% |
1998年 |
11.9 |
-0.80% |
1999年 |
17.7 |
-1.40% |
2000年 |
16 |
0.40% |
2001年 |
12.7 |
0.70% |
2002年 |
16.82 |
-0.80% |
2003年 |
18.7 |
1.20% |
2004年 |
13.6 |
3.90% |
2005年 |
11.78 |
1.80% |
2006年 |
17.48 |
1.50% |
2007年 |
21.01 |
4.80% |
2008年 |
9.06 |
5.90% |
2009年 |
34.73 |
-0.50% |
2010年 |
21.19 |
4.60% |
2011年 |
16.30 |
3.90% |
资料来源:Wind 招商证券研发中心
下面这幅图是我们最招牌的M1与股市走势的相关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M1与股市的走势相关性,我们从96年1月开始统计,是因为只有从96年1月才开始有M1的月度数据,相关性十分明显,这幅图一定要记住,虚线是我们的预测,从M1的上升幅度来看,3600点是很有希望的。M1的准确度惊人,以10%为M1的下限,以20%为M1的上限,进行操作(这次的低不会跌破10%,具体原因下文分析)
http://fmn.rrfmn.com/fmn048/20110628/1155/b_large_5gYJ_753f000362685c72.jpg
虚线部分为预测值
表1:利用M1增速进行操作的收益率惊人
时间 |
上证指数 |
深成指数 |
M1增速 |
操作 |
收益率(上证/深成) |
96年1月 |
537.35 |
958.7 |
11.4% |
买入 |
|
97年1月 |
964.74 |
3676.05 |
22.2% |
卖出 |
79.5%/283% |
99年1月 |
1134.67 |
2920.39 |
9.6% |
买入 |
|
00年6月 |
1928.11 |
4830.67 |
23.7% |
卖出 |
69.93%/65.41% |
02年1月 |
1491.67 |
2982.7 |
9.5% |
买入 |
|
03年3月 |
1510.58 |
3101.86 |
20.12% |
卖出 |
1.27%/4% |
05年3月 |
1181.24 |
3170.35 |
9.9% |
买入 |
|
07年7月 |
4471.03 |
15199.56 |
20.9% |
卖出 |
279%/379% |
08年10月 |
1728.79 |
5839.33 |
8.85% |
买入 |
|
09年7月 |
3412.06 |
13670.72 |
26.37% |
卖出 |
97%/134% |
09年11月 |
3361.39 |
14096.88 |
34.63% |
卖出 |
规避损失 |
11年6月 |
2630.5 |
11328.5 |
12.7% |
买入 |
牛市重临 |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研发中心
时间 |
期间M1增速变化% |
上证指数涨跌幅 |
深证指数涨跌幅 |
97年4月-98年8月 |
18.7降至10.9 |
-23.21% |
-26.43% |
01年3月-02年1月 |
17.4降至9.5 |
-33.11% |
-42.71% |
04年3月-05年5月 |
20.1降至10.4 |
-39.90% |
-32.00% |
07年10月-08年11月 |
22.1降至6.8 |
-69.07% |
-66.33% |
09年11月-10年7月 |
34.6降至22.9 |
-36.55% |
-30.99% |
资料来源:Wind 招商证券研发中心
从上述的数据已经证明M1与股市的大机会或者大风险是完全相关的,可能有投资者会说在长期看,M1确实很准,但是短期不一定,所以抱有怀疑态度。那么我们看看短期M1是否足够准。从10年11月M1从22.1%下降到11年1月的13.6%,市场从3100下跌到2650,而从11年1月,M1从13.6%反弹到11年3月的15%,市场从2650又反弹到3100附近,从11年3月的15%下降到6月的12.7%,市场又跌到2630,未来我们预计M1将从12.7%反弹到年底的16%,市场将出现反转,目标直指3600!
图4:即使从最新的短期情况来看,M1定买卖依旧相当精准
http://fmn.rrimg.com/fmn053/20110628/1200/b_large_XB6P_6bd400035d405c73.jpg
未来M1的判断
很多投资者会问“按照以前规律,M1的底会在10%,为什么这次不会到那么低,而在12%多就会止住下滑?”
我们的回答如下:M1是机械的,但是背后的逻辑和博弈一定要看清楚。M1最关键是通胀的提前指标,而政府的调控,往往是具有前瞻性的,更多要看M1的变动,因为M1能反映出来货币活化的程度,企业投资意愿的变化。所以M1定买卖的核心是预判政策。那么我们认为M1跌到12%就能止住,实际上也是在预判政府不会再加力收货币。为什么?因为M1跌破10%的时间段,往往都是遇到经济危机的时候,也就是失业压力井喷的时候,通缩压力极强,这种时候的政治危机概率会大增,一般情况也是遇到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时候。政府会极力避免这种情况,主动把M1压到10%以下的概率是很少的。
另一方面,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中国独力擎天,确实挽救了世界经济,当然是有成本的,一方面是通货膨胀,另外一方面,也是降低了自己对于通缩与失业的容忍度。有经济学家说,通胀固然可怕,但滞涨更加可怕,我深以为然。实际上就是说明在目前通胀高企的背景下,对货币的收缩力度,不会像08年这么狠,同时M1的底要比以前更高,因为如果收缩太大,政治上的成本比以前要更大。因此本轮M1的底会比以前高2%-3%,因此跌到12.7%后,我们就出来喊多,这是有着深刻政治经济分析做后盾的。
由于现在的货币整体依然十分充裕,可以看看我们的M2存量,76.3万亿,这么多的资金在股市外游走,所以只要有写可以跑赢CPI的产品推出,资金就一拥而上,还玩秒杀,哎,有些没追求。
表3:M1增速测算
情景一(2011年新增信贷6.8万亿,按约3:3:2:2投放) |
情景二(2011年新增信贷7.5万亿,按约3:3:2:2投放) |
|||||||
单位(亿) |
新增贷款 |
贷款总额 |
M1存量 |
M1增速 |
新增贷款 |
贷款总额 |
M1存量 |
M1增速 |
2010年1月 |
13993 |
413,680 |
229589 |
38.96% |
|
|
|
|
2010年2月 |
7004 |
420,678 |
224300 |
34.99% |
|
|
|
|
2010年3月 |
5105 |
425,785 |
229396 |
29.94% |
|
|
|
|
2010年4月 |
7739 |
433,525 |
233910 |
31.25% |
|
|
|
|
2010年5月 |
6375 |
440,018 |
236500 |
29.90% |
|
|
|
|
2010年6月 |
6034 |
446,046 |
240580 |
24.56% |
6034 |
446,046 |
240580 |
24.56% |
2010年7月 |
5328 |
451373 |
240664 |
22.90% |
5328 |
451373 |
240700 |
22.90% |
2010年8月 |
5452 |
456819 |
244300 |
21.91% |
5452 |
456819 |
244300 |
21.91% |
2010年9月 |
6004 |
462823 |
243822 |
20.87% |
6004 |
462823 |
245935 |
20.87% |
2010年10月 |
5877 |
468700 |
253313 |
22.10% |
5877 |
468700 |
248626 |
22.10% |
2010年11月 |
5640 |
474300 |
259400 |
22.10% |
5640 |
474300 |
251316 |
22.10% |
2010年12月 |
4807 |
479196 |
266621 |
21.19% |
4807 |
479196 |
266621 |
21.19% |
2011年1月 |
10400 |
483494 |
261765 |
13.60% |
10400 |
483494 |
261765 |
13.60% |
2011年2月 |
5356 |
488871 |
259201 |
14.50% |
5356 |
488871 |
259201 |
14.50% |
2011年3月 |
6794 |
494741 |
266255 |
15.00% |
6794 |
494741 |
266255 |
15.00% |
2011年4月 |
7396 |
502100 |
266800 |
12.90% |
7396 |
502100 |
266800 |
12.90% |
2011年5月 |
5516 |
507687 |
269275 |
12.70% |
5516 |
507687 |
269275 |
12.70% |
2011年6月 |
6000 |
514100 |
272524 |
13.28% |
5000 |
514900 |
275705 |
14.60% |
2011年7月 |
4500 |
518600 |
276510 |
14.89% |
6000 |
520900 |
280656 |
16.60% |
2011年8月 |
4500 |
523100 |
278953 |
14.17% |
6000 |
526900 |
284705 |
16.54% |
2011年9月 |
5000 |
528100 |
282725 |
15.96% |
6000 |
532900 |
287744 |
17.00% |
2011年10月 |
4500 |
532600 |
295829 |
16.78% |
6000 |
538900 |
287501 |
15.64% |
2011年11月 |
5000 |
537600 |
298654 |
15.12% |
5000 |
543900 |
290039 |
15.41% |
2011年12月 |
5000 |
542600 |
306905 |
15.11% |
5000 |
548200 |
309041 |
15.91% |
2012年1月 |
12000 |
554600 |
308259 |
17.76% |
11000 |
559200 |
303674 |
16.01% |
2012年2月 |
5000 |
559600 |
306043 |
18.07% |
5000 |
564200 |
304716 |
17.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