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基础生物学考研试题
(2009-06-15 15:13:32)
标签:
rna聚合酶激酶dna丙酮酸教育 |
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438
招生专业:植物学 动物学 生理学
无论以下试题中是否有答题位置,均应将答案做在考场另发的答题纸上(写明题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0题)30分
二、是非题:用+表示对,用-表示错。(每小题1分,共20题)20分
三、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题)20分
1.下列蛋白质组分中,哪一种在280nm具有最大的光吸收?
(A)色氨酸的吲哚环(B)酪氨酸的酚环
(C)苯丙氨酸的苯环(D)半胱氨酸的硫原子(E)肽键
2.下列氨基酸中除哪种外都是哺乳动物的必需氨基酸?
(A)苯丙氨酸(B)赖氨酸(C)酪氨酸
(D)亮氨酸 (E)甲硫氨酸
3.测定小肽氨基酸序列的最好办法是:
(A)2,4-二硝基氟苯法 (B)二甲氨基萘磺酰氯法
(C)氨肽酶法(D)
苯异硫氰酸法
4.下列氨基酸中哪一个是在前体分子合成后才出现于多肽链中?
(D)谷氨酰胺 (E)丝氨酸
5.下列突变中,哪一种致死性最大?
(A)胞嘧啶取代腺嘌呤(B)腺嘌呤取代鸟嘌呤
(C)插入三个核苷酸
6.酶的活化和去活化循环中,酶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位点通常在酶的哪一种氨基酸残基上?
(E)甘氨酸
7.在生理条件下,下列哪种既可以作为H+的受体,也可以作为H+的供体?
(A)His的咪唑基(B)Lys的ε氨基(C)Arg的胍基
(D)Cys的巯基
8.下列化合物中哪个不含腺苷酸组分?
9.下列激酶(葡萄糖激酶、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中哪些参与了EMP途径,分别催化途径中三个不可逆反应?
10.糖原中一个糖基转变为2分子乳酸,可净得几分子ATP?
(A)1
11.下述哪种情况可导致丙酮酸脱氢酶系活性升高?
12.从甘油和软脂酸生物合成一分子三软脂酰甘油.消耗多少个高能键?
(A)1
13.二脂酰甘油+NDP-胆碱→NMP+磷脂酰胆碱 此反应中,NMP代表什么?
(A)AMP
14.肝脏从乙酰CoA合成乙酰乙酸的途释中,乙酰乙酸的直接前体是:
(A)3-羟基丁酸
(C)3-羟基丁酰CoA
15.下列有关脂肪酸从头生物合成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
16.在脂肪酸生物合成中,将乙酰基从线粒体内转到胞浆中的化合物是:
(A)乙酰CoA (B)乙酰肉毒碱 (C)琥珀酸
(D)柠檬酸
17.嘌呤环1号位N原子来源于:
(A)Gln的酰胺N
(C)Asn的酰胺N
(D)Asp的α氨基N
18.在一个复制叉之中,以下哪一种蛋白质的数量最多?
(A)DNA聚合酶
(D)DNA解链酶
19.转录真核细胞rRNA的酶是:
(A)RNA聚合酶Ⅰ
(C)RNA聚合酶Ⅲ (D)RNA聚合酶Ⅰ和Ⅲ
(E)RNA聚合酶Ⅱ和Ⅲ
20.一个N端氨基酸为丙氨酸的20肽,其开放的阅读框架至少应该由多少个核苷酸残基组成?
(A)60(B)63(C)66(D)57(E)69
四、填充题:(每空1分.共20空)20分
1、与阻遏蛋白结合的DNA序列通常被称为_____。
2、生物体内的代谢调节在三种不同的水平上进行,即_____、_____和_____。
3、连锁代谢反应中一个酶被激活后,连续地发生其他酶被激活,导致原始信号的放大,这样的连锁代谢反应系统称为_____系统。
4、1961年,法国生物学家Monod和Jacob提出了关于原核生物基因结构及表达调控的
_____学说。
5、细胞内多肽链合成的方向是从_____端到_____端.而阅读mRNA的方向是从_____端到_____端。
6、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中第一个被掺入的氨基酸是_____。
7、某一tRNA的反密码子是GGC,它可识别的密码子为_____和_____。
8、原核细胞启动子-10区的序列通常被称为_____,其一致序列是_____。
9、核不均一RNA(hnRNA)实际上就是_____。
10、大肠杆菌在DNA复制过程中切除RNA引物的酶是_____。
11、E.coil参与错配修复的DNA聚合酶是_____。
12、氨基酸共有的代谢途径有_____和_____。
五、分析和计算:(每题5分,共2题) 10分
1、Lys、Asp、Gly的混合液在高pH值时加到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用连续递减的pH值溶液洗脱时预测这些氨基酸的洗脱顺序。
2、对于一个遵循米氏动力学的酶而言,当[S]=Km时,若V=35μmol/min。Vmax是多少μmol/min。
六、简答题:(每题10分,共5题)50分
1、试述Knoop如何用实验证实了生物体中脂肪酸氧化是以β-氧化的方式进行的。
2、试述三种主要的RNA的生物功能。
3、试述FADH2呼吸链的组成及电子传递的方式。
4、为什么说TCA是糖、脂、和某些氨基酸分解代谢最后阶段的共同途径。
5、简述化学渗透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