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域风光】拉卜楞寺酥油花栩栩如生

标签: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拉卜楞寺酥油花旅游 |
分类: 行走四方 |
酥油花是藏传佛教艺术的瑰宝,在拉卜楞寺文物陈列馆不仅看到了漂亮的酥油花,还意外的准许拍照(很多寺院是不允许拍照的)。
酥油花是藏族特有的古老手工艺术品,它以藏区特产酥油为原料,制作出各种佛像、人物、山水、亭台楼阁、飞禽走兽、花卉树木等栩栩如生的艺术精品,与唐卡、壁画并称为藏传佛教艺术的“三绝”。
酥油花最早产生于西藏的苯教。相传公元641年,唐蕃联姻,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时,将佛祖释迦牟尼的塑像从唐朝的都城带到了西藏小昭寺。文成公主抑制不住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苦痛时,就来到佛祖的像前,焚香跪拜,遥寄情思。后来,金城公主进藏后,将佛祖的塑像转移到金碧辉煌的大昭寺供奉。这一年的正月十五,信徒们向佛祖敬献供品时,排来排去,六色供品中独缺鲜花。而青藏高原时值隆冬,草枯花谢,无花可采,没有鲜花是万万不能表达全体信徒对佛祖的缅怀和崇敬的,于是僧人们苦思良策,以酥油为原料,制作出了色彩鲜艳的奶油花,酥油花由此而产生。
酥油,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黄白色油脂,酥油花,就是用牛奶油制作的花。其制作工序复杂:首先是“扎骨架”,即所塑造的基本模型;其次是“做胚胎”,近似面塑或泥塑;然后是“敷塑”,酥油调和成五颜六色的油塑原料,完成各色形象的塑造;最后是“装盘”,将塑好的酥油花按设计的总图要求,用铁丝安装到位,固定在几块大木板上或特制的盆内,高低错落有致,件件立体悬空,观赏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赏(酥油花相关资料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