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失之牡丹  收之芍药

(2016-05-25 11:33:09)
标签:

芍药

花相

牡丹

花王

分类: 摄影习作

失之牡丹 <wbr> <wbr>收之芍药

【图一】芍药



失之牡丹 <wbr> <wbr>收之芍药

【图二】芍药



失之牡丹  收之芍药

/  荷塘月色



连着几年想去拍牡丹,都错过了花期,却与芍药有缘。牡丹号称花王,芍药成为花相,芍药少了一些牡丹的霸气,更多了一些妩媚多姿、楚楚动人,无论牡丹还是芍药都是深受欢迎的花卉。拍芍药,今天我们就科普一下芍药。

 

芍药,别名将离、离草,是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花卉。

 

芍药(sháo yào)名字的由来——据《本草》记载:“芍药犹绰约也,美好貌。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芍药的别名甚多,在中国花卉绚丽的百花园中,古人将芍药推为“花相”(花中宰相),又因芍药为草本,故又称为草芍药。芍药花大色艳,妩媚多姿,故名为“娇容”、“余容”。古老的中国,芍药一直是爱情的情花,喻示“楚楚动人”、难舍难分”。古代男女交往,别离时,赠送芍药花,以示惜别之情,所以又名“将离草”。

 

芍药典故——说的是牡丹芍药都不是凡花种,是某年人间瘟疫,玉女为救世人盗了王母仙丹撒下人间,结果一些变成木本的牡丹,另一些变成草本的芍药,至今芍药还带着个“药”字。牡丹、芍药的花叶根茎可以入药,杭白芍更是滋阴补血的上品,因此芍药也名“女科之花”。

(资料参考网络)



失之牡丹 <wbr> <wbr>收之芍药
【图三】芍药



失之牡丹 <wbr> <wbr>收之芍药
【图四】芍药



失之牡丹 <wbr> <wbr>收之芍药
【图五】芍药



失之牡丹 <wbr> <wbr>收之芍药
图六】芍药



失之牡丹 <wbr> <wbr>收之芍药
图七】芍药



失之牡丹 <wbr> <wbr>收之芍药
图八】芍药



失之牡丹 <wbr> <wbr>收之芍药
图九】芍药



失之牡丹 <wbr> <wbr>收之芍药
图十】芍药



失之牡丹 <wbr> <wbr>收之芍药
图十一】芍药



失之牡丹 <wbr> <wbr>收之芍药
图十二】芍药



失之牡丹 <wbr> <wbr>收之芍药
图十三】芍药



失之牡丹 <wbr> <wbr>收之芍药
图十四】芍药



失之牡丹 <wbr> <wbr>收之芍药
图十五】芍药



失之牡丹 <wbr> <wbr>收之芍药
图十六】芍药



失之牡丹 <wbr> <wbr>收之芍药
图十七】芍药



失之牡丹 <wbr> <wbr>收之芍药
图十八】芍药



失之牡丹 <wbr> <wbr>收之芍药
图十九】芍药



失之牡丹 <wbr> <wbr>收之芍药
图二十】芍药



失之牡丹 <wbr> <wbr>收之芍药
图二十一】芍药



失之牡丹 <wbr> <wbr>收之芍药
图二十二】芍药



失之牡丹 <wbr> <wbr>收之芍药
图二十三】芍药



失之牡丹 <wbr> <wbr>收之芍药
图二十四】芍药



失之牡丹 <wbr> <wbr>收之芍药
图二十五】芍药



失之牡丹 <wbr> <wbr>收之芍药

【图二十六】牡丹


失之牡丹 <wbr> <wbr>收之芍药
【图二十七】牡丹


拍花过程中,发现很多人分不清牡丹和芍药,这里给朋友们分享一下芍药和牡丹的区别:

一是牡丹、芍药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科。牡丹是木本,芍药是草本。

二是叶子区别很直观。我们都不是园林行家,一般看两种花花型不好区别,直观上两种花叶子形状有很大区别。牡丹叶片宽,像手掌型多边分开,叶面略呈黄绿色,详见【图二十七】牡丹。而芍药叶片细长狭窄,叶子正反面均为墨绿色,详见图二十五】芍药

三是牡丹比芍药花期早。牡丹一般在4月中下旬开花,而芍药则在5月上中旬开花,二者花期相差大约15天左右。



                                                     


感谢新浪博乐 剑兰园老师 推荐博文至新浪博客【精彩影像】栏目

失之牡丹 <wbr> <wbr>收之芍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