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mw690/40a1e788tda65b7ab92d2&690
《终风》出自《诗经·国风·邶风》,这是写一位妇女被丈夫玩弄嘲笑后遭弃的诗,当出自民间歌谣。全诗四章,写出了一位妇女对丈夫既恨又恋的心理过程。每一章语气都有一层转折,层层递进,将一种既怨又恨又思恋,既知无望有割舍不下的矛盾心理表达得委婉尽致。
首章写欢娱,是从男女双方来写。连用四个动词来摹写男方的纵情粗暴,立意于当时的欢娱。“中心是悼”,悼,担心忧惧的意思,是女方担心将来的被弃,着意于将来的忧惧。
二章承“悼”来写女子被弃后的心情。“惠然肯来”,疑惑语气中不无女子的盼望;“莫往莫来”,肯定回答中尽是女子的绝望。“悠悠我思”转出二层情思,在结构上也转出下面二章。
三、四章表现“思”的程度之深。“寤言不寐”,是直接来写,“愿言则嚏”、“愿言则怀”则是女子设想男子是否想她,是曲折来写。而归结到男子,又与第一章写男子欢娱照应。全诗结构自然而有法度。
诗各章都采用“比”的表现手法。陈启源指出其比喻的特点:“篇中取喻非一,曰终风曰暴,曰霾曰曀,曰阴曰雷,其昏惑乱常,狂易失心之态,难与一朝居”(《毛诗稽古编》)。因比而兴,诗中展示出狂风疾走、尘土飞扬、日月无光、雷声隐隐等悚人心悸的画面,衬托出女主人公悲惨的命运,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这在古代爱情婚姻题材的诗歌中是别具一格的。(百度百科)
方玉润认为“四章宜分两面解,《终风》诸句作兴不作比,诗意仍长,诗境乃宽,即诗笔亦曲而不直。”(《诗经原始)
【原诗】:终风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
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
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
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注】
1.终:既。暴:迅疾。终……且:既……且。诗人以疾风兴丈夫的狂暴。
2.则:而。
3.谑浪笑敖:戏谑。谑,调戏。浪,放荡。敖,放纵。
4.中心:心中。悼(dào):伤心害怕。
5.霾(mái):阴霾,大风刮得尘土飞扬;空气中悬浮着的大量烟尘所形成的混浊现象。古人称为“雨土”,诗人以此兴丈夫心理阴暗,爱情转移。
6.惠:顺。然:语助词。
7.莫往莫来:不往来。
8.曀(yī):阴云密布有风。
9.不日:不到一天;不见太阳。有,同“又”。
10.寤:醒着。言:助词,无义。寐:睡着。不寐:难以入睡。
11.嚏(tì):打喷嚏。民间有“打喷嚏,有人想”的谚语。
12.曀曀:天阴暗貌。
13.虺虺(huǐ):形容雷声。
14.怀:思念。
【译诗】
狂风迅疾猛吹到,见我他就嘻嘻笑。
调戏放肆真胡闹,心中惊惧好烦恼。
狂风席卷扬尘埃,是否他肯顺心来。
别后不来难相聚,思绪悠悠令我哀。
狂风遮天又蔽地,不见太阳黑漆漆。
长夜醒着难入睡,想他不住打喷嚏。
天色阴沉黯无光,雷声轰隆开始响。
长夜醒着难入睡,但愿他能将我想。
加载中,请稍候......